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回复: 0

[复习指导] 2012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心肺初期复苏(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17: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立人工循环
  人工循环建立的迟早与效果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主要方法是按压心脏,维持心脏的充盈和搏动,有效时可诱发心脏的自律搏动.
  (1)胸外心脏按压(ECC):是于胸骨上施加压力使心脏(或胸腔)的容积改变,从而推动血液循环的方法。正确的胸外按压可产生相当可靠的效果,动脉压可达10.7一13.lkPa(80—100㎜Hg),可以防止脑细胞的不可逆性损害.中?华 考?试 网
  1)体位:患者仰卧在硬板上或将患者移至地面;去枕以使头部不要高于心脏平面,否则因重力因素会使脑血流减少;抬高双下肢150.
  2)按压部位:按压部位位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手掌与患者胸骨纵轴平行以避免直接按压肋骨,另一手平行按在该手背上。
  3)按压力度及频率:肘关节伸直,上身前倾,操作者借自身重力和双手臂及手掌垂直下压的力使胸骨下降3—5cm,然后立即放松,使胸骨自行回复原位,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为1:1,按压频率一般成人为80—100次/分,对儿童可用单手按压,按压胸骨的幅度为2.5—4cm。婴儿因心脏位置高、胸廓小,只宜用两指指尖按压胸骨中部,按压幅度为1—2cm,频率为100—120次/分。
  4)与人工呼吸配合: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合为一体,被视为“标准CPR”。
  单人CPR:每按压15次,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15:2),频率为80—100次/分;每间隔2—3分钟观察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动作1次,以判断心跳、呼吸是否恢复。
  双人CPR:一人做胸外按压,另一人做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并监测颈动脉搏动,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比为5:1,即每5次按压停顿1—1.5秒后做人工呼吸1次。
  5)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指征
  ①能触摸到颈动脉及其他大动脉搏动。
  ②可测到血压。
  ③皮肤、口唇颜色转为红润。
  ④自主呼吸恢复。
  ⑤瞳孔逐渐缩小。
  ⑥眼睑反射恢复。
  ⑦下颌、四肢肌张力恢复。
          
  6)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并发症
  ①肋骨骨折、胸骨骨折以及由此损伤内脏致肝破裂、脾破裂、气胸、心包积血等。
  ②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老年人和婴幼儿更易发生,应予以注意。
  此外还可采用心前区叩击法,即用拳头的小鱼际部在患者的胸骨中点上方2—3cm处迅速有力地捶击,可连续叩击3—5次,这种叩击可使心脏产生一个小的电刺激,使因传导阻滞引起的心室停搏恢复心跳。
 (2)胸内按压术:指开胸后直接用手挤压心脏,重建血液循环,其CPR效果明显优于ECC。但由于它对场所、技术的特殊要求以及难以避免的损伤和极易发生感染等不利因素,不适合现场复苏,因此应慎重选择。
  适应证有:
  ①胸廓严重畸形或伴心脏移位。
  ②胸外伤引起的肋骨骨折、胸部穿透伤、胸部挤压伤、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等.
  ③ECC持续10分钟而CPR效果不佳。
  ④术中发生心跳骤停,特别是已开胸者。
  操作方法:
  ①快速消毒皮肤,同时立即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②自胸骨旁左侧2.5cm至左腋前线,沿第四或者第五肋间隙作弧形切口。如若出血,应立即停止开胸,因该现象提示可能循环未停。
  ③进入胸腔后,切开心包膜,右手挤捏心脏,拇指及大鱼际在前,余四指在后,将心脏托于手心,有节律地向室间隔挤压心室。也可用双手,一手在前,一手在后。小儿由于切口小,宜用单手,四指合拢置于心脏后壁向胸骨挤压心脏,拇指放在胸骨前。
  ④挤压频率为60一80次/分,挤压用力应均匀,切忌指尖用力,以免损伤心肌。
  ⑤注意观察心肌的颜色、张力。必要时可经无血管区直接心内注药,或行电除颤。
  ⑥心脏复搏后要仔细止血,观察心肌,待心律、血压稳定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胸腔内置抗生素,关闭胸腔,并予闭式胸腔引流。
  ⑦打开心包时应避免损伤膈神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 12:10 , Processed in 0.1913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