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回复: 0

[复习指导] 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颊间隙感染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20: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颊间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颊间隙系指位于颊部皮肤与颊黏膜之间、颊肌周围的间隙。其上界为颧骨下缘;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前界从颧骨下缘至鼻唇沟经口角至下颌下缘的连线;后界浅面相当于咬肌前缘;深面为翼下颌韧带。间隙内除含蜂窝组织、脂肪组织及颊脂垫外,尚有面神经分支、腮腺导管、面动静脉通过,颊淋巴结、颌上淋巴结等位于其中。狭义的颊间隙系指咬肌与颊肌之间存在的一个狭小的筋膜间隙,颊脂垫正位丁。其中。此间隙亦称为咬颊间隙。
  颊间隙借血管、颊脂垫突及脂肪结缔组织与颞下间隙、颞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和眶下间隙相通,成为感染相互扩散的通道。
  1.感染来源:常见源于上、下颌磨牙的根尖周脓肿或牙槽脓肿穿破骨膜,侵人颊间隙;也可因颊部皮肤损伤、颊黏膜溃疡继发感染,或颊、颌上淋巴结的炎症扩散所致。
  2.临床特点:由于脓肿形成部位不同,在颊部皮下或黏膜下的脓肿,病程进展缓慢,肿胀及脓肿的范围较为局限。但感染波及颊脂垫时,病情发展迅速,肿胀范围波及整个颊部,并可向相邻间隙扩散,形成多间隙感染。
  3.治疗:脓肿形成后,应按脓肿部位决定由口内或从面部做切开引流,口内切口应在下颌龈颊沟之上切开。颊部皮下脓肿可在脓肿浅表处,沿皮肤皱褶线切开。广泛的颊间隙感染则应该从下颌骨下缘以下1~2cm处做半行于下颌骨下缘的切口,从切开的皮下向上潜行钝分离进人颊部脓腔。应注意避免损伤面神经的下颌缘支及面动静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6 12:38 , Processed in 0.2190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