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回复: 0

[考试辅导] 2011年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爆发与流行调查_流行病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08: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暴发调查是指对某特定人群短时间内发生多例同一种疾病所进行的调查。暴发有传染病的暴发。传染病的暴发有集中、同时的暴发,也有连续、蔓延的暴发。前者如呼吸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的暴发;后者如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暴发等。暴发也有非传染病的。如"麻痹症"暴发,"抽搐症"暴发,出血性疾患暴发,急性皮炎暴发等,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非传染病暴发调查的思路、方法及步骤与对传染病的大同小异。
  (一)暴发类型、流行曲线及暴露时间
  1.暴发类型:暴发可根据暴露于病原体的性质和时间长短,蔓延和传播的方式以及暴发和流行的间期而分类。
  (1)同源暴发:指某易感人群中的成员同时暴露于某共同的病原体或污染源而引起的暴发。例如,一次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但是也可能是由于某媒介物受到污染,例如包装的食品、罐装的饮料或药物等。此时由于暴露(即消费)的地点和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因而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引起暴发。
  (2)连续传播性流行:致病性病原体从一个受感者转到另一个受感者。转移可通过直接接触或经中介的人、动物、节肢动物或媒介物而实现;还可以通过行为传播,如静脉内使用毒品者和同性恋者中的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播。
  (3)混合型:以上两型结合。通常是先发生一次同源暴发,而后通过人与人的传播继续流行。例如经食物传播的伤寒、甲型肝炎等。
  2.暴发终止:具有下列条件之一项或多项时,暴发或流行通常终止。
  (1)污染源或致病源消除或改变。
  (2)传递环节中断或消除。
  (3)暴露者或易感者明显减少或已没有。这种情况可通过离开传染源、发生该疾病、主动或被动免疫、预防用药等而发生。
  3.流行曲线:以横坐标为时间尺度,纵坐标为病例数,把各单位时间内(小时、日、周、月或年)发生的病例数标记在相应的位置上,可构成直方图或线图,称流行曲线。流行曲线因病原体、传递方式、每传递一代的时间、暴露的类型和时间长短的不同而异,同时还取决于潜伏期长短和暴露的易感者人数。
  4.暴露时间的推算:暴露时间的确定关系到调查范围和可疑病原的追查,所以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潜伏期可以推算暴露时间。如果病原已知,同源性暴发的暴露时间推算方法有两种:一是从位于中位数的病例的发病日期(或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即为同源暴露的近似日期。
  (二)调查方法
  1.确定问题,核实诊断:确定流行或暴发是否存在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为此目的,早期发现致病源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不仅是为了识别暴发或流行的疾病,而且还可能明确传播机制和控制手段。为了诊断病例,首先要有疾病的工作定义,以便识别和报告病例。当对传播的来源、方式或病原体了解更多以后,有时有必要修改病例的诊断标准。
  2.评价现有的资料,全面考察疫情,计算各种罹患率:应尽可能地早确定暴发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不同人群、时间和地点的发病资料、临床特点及环境的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暴发的范围。
  (2)如果可能,通过适当的实验室检查确定病因学诊断。
  (3)识别所有的处于危险的人。
  (4)识别主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的年龄、性别、种族情况,发生的日期,以及有关的血液学指标。
  (5)获得水、食物、空气等可能与病原传播来源有关的环境中样本的基础资料。
  (6)获取有暴露危险的人的名单、食堂苹果、家庭或旅馆的位置等资料。
  (7)组织调查队伍,包括流行病学家、临床医师、实验室工作者和其他卫生人员。
  (8)与当地行政部门联系以取得支持。
  3.可能的传播方式:当暴露于一个共同来源(如空气、水、牛奶、某种食品、受感染的人、动物、寄生虫等)的某些人比其他罹患率高得多时,或能找到有关的致病源时,则传播方式可能查明。
  4.注意特殊情况:暴发的调查主要是寻找与该病最高发病率有关的暴露。与此同时,调查者应特别注意,为什么某些人有暴露却未发病,而某些人无暴露却发病了。这些情况常可提供关于暴发来源及传播方式的线索。
  5.形成假设并检验假设:流行病学工作者将可利用的资料集合起来后,对暴发的来源和传播方式提出假设,就像临床医生检查病人后做出临床诊断一样。然后,对假设是否正确进行检验,包括进一步分析,实验室检查,或者针对可疑来源或可疑传播方式的某种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价。应当能证明:①所有病例、实验室资料和流行病学证据与初步假设是一致的。②没有其他假设与该资料相符。③暴露程度越大(或假设的致病原的剂量越高)疾病的发生率越高。
  6.暴发调查中应边调查、边分析、边采取控制暴发与流行的综合措施,以免延误时机。
  7.总结报告:包括暴发的经过,调查过程与主要表现,采取的措施与效果,经验教训与结论等。尽量用数字、表格、统计图来说明。报告既可供行政当局决策时参考,还可能有医疗和法律上的用途。
  由以上所述,可见暴发调查中大量的工作属于描述性研究。但是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中,常需对可疑的暴发原因进行假设检验,这必须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技术来完成。将患病的与未患病的两组暴露于某可疑致病因子的比例进行比较,看是否有显著差异;或者比较有暴露史与无暴露史的两组罹患率有无统计学上有意义的差别。从而使判断暴发的原因更可靠更有说服力。近些年来,暴发调查时,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越来越普遍。因此,暴发调查中既有描述性研究,又常包含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 05:29 , Processed in 0.15135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