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回复: 0

[中医儿科] 小儿常见病症——慢性胃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0 12: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述】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病变。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胃体胃炎和胃窦炎,根据形态改变则可分为浅表性、糜烂性、萎缩性、肥厚性胃炎。儿童期慢性胃炎以胃窦炎和浅表性胃炎为主。近年发现幽门螺旋杆菌胃内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原因。本病临床上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恶心、呕吐、暖气、纳差等。本病属中医“胃瘅”、“胃脘痛”范畴。  【病因病理】  导致本病发生可因寒邪犯胃,饮食不调,肝气犯胃,脾胃虚寒,瘀血内停等。由于饮食不调,长期进食油腻及坚硬不易消化食品,或暴饮暴食,饥饱无常,均能损伤脾胃,胃失和降,气滞不畅而作痛。喜食冷饮与冰冻食品,或不注意腹部保暖,日久因寒邪犯胃,胃内血凝不得散,胃之脉络挛急而疼痛。也可因七情所伤,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而作痛。  中医认为,如素体脾胃虚弱,再过食生冷,寒邪遏胃,则可发为寒性胃痛;而肝火内盛,或有湿热内蕴,又常食辛辣和热性食品,则可发为热性胃痛;而久病人络,血瘀阻滞,可使病情迁延难愈。  【诊断要点】  1.以腹痛为主要表现,隐痛、胀痛或阵发性痉挛性腹痛,可伴呕吐、恶心、暧气、纳差、消瘦。年长儿可诉上腹部疼痛,婴幼儿则以食欲不振、呕吐为主,可伴慢性腹泻及营养不良。  2.钡餐X线胃片,可见胃粘膜纹增宽,排列与走向异常,粘膜增厚,还可出现空腹胃液增多。胃蠕动亢进等X线征。  3.内窥镜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或见出血。活组织检查,粘膜固有层有广泛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4.部分患者胃粘膜病理活检可找到幽门螺旋杆菌,血清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阳性。  【辩证分型】  1.寒邪犯胃症状:胃脘作痛,得热痛减,形寒喜温,伴呕吐,纳呆,大便欠实,舌苔白,脉弦紧。  证候分析: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恣食生食,或胃部受冷,寒邪犯胃,胃络急引而作痛,故胃痛得热而减,形寒喜温。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呕吐。胃肠失调,运化失司,则纳呆、大便不实。舌苔白,脉弦紧,均为寒邪犯胃之象。  2.脾胃湿热症状:胃脘灼热胀痛,脘腹痞闷,口干口臭,烦躁易怒,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证候分析:素体肝火内盛,又食辛辣及燥热食品,导致脾胃湿热内盛,故见胃部灼热胀痛,口干口臭,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腻等。因有肝气郁结,肝火内盛,故烦躁易怒。  3.肝胃不和症状:胃脘胀痛,痛引两胁,暧气频作,嘈杂泛酸,善叹息,烦躁易怒。舌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七情所伤,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故胃胀痛,并引及两胁,暧气泛酸等。肝气郁结,故叹息,烦躁易怒。  4.脾胃虚寒症状:院腹隐痛,绵绵不断,或时作时止,遇冷则甚,得温则舒,厌食形瘦,面?s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脾胃虚寒,中阳不振,胃部失于温煦,故脘腹隐痛,绵绵不断,遇冷则甚,得温则舒。脾主肌肉,久虚则形体消瘦。脾又主四末,脾阳不足,不能温煦测四肢不暖。胃主纳,脾主运,脾胃虚寒,受纳有碍,运化失职,故见厌食。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寒之象。  5.胃阴不足症状:胃脘灼热作痛,口干咽燥,似饥而不欲食,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脉细。  证候分析:久病胃内蕴热,热可伤阴,胃阴不足,胃内干涩,腐熟失司,通降失职,气机阻滞而发为灼热作痛。胃阴虚,津不上承,故口干咽燥。舌质红少津,脉细,均为胃阴不足之象。  【分型治疗】  l.寒邪犯胃治则: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主方:良附丸合香苏散加减。  加减:纳呆食少,加神曲10克、鸡内金10克;大便欠实,加山药10克、扁豆花6克;呕吐明显,加姜半夏10克、丁香6克。  主方分析:良附丸为温中祛寒,行气止痛方剂,方中高良姜温中暖胃、散寒止痛,香附疏肝开郁、行气止痛。香苏散为疏散风寒,理气和中方剂,方中苏叶发散风寒,香附、陈皮理气消滞,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高良姜6克? 香附10克? 苏叶10克? 姜半夏10克? 陈皮6克? 吴萸6克? 丁香6克? 神曲10克? 枳壳6克? 甘草6克  2.脾胃湿热治则:清热化湿,和胃止痛。  主方:清胃散加减。  加减:大便干结,加生大黄6~10克(后下);口干口臭,加山桅10克、黄芩10克;烦躁易怒,加郁金10克、龙胆草6~10克;舌苔黄腻,加藿香10克、厚朴IO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胃凉血之剂。方中黄连、升麻清胃火,泻热毒,佐以生地、丹皮、当归凉血散瘀,可使胃内湿热之邪清除,疼痛之症消除。  处方举例:  黄连3克? 黄芩10克? 山桅10克? 丹皮10克? 生地10克? 赤芍10克? 升麻6克? 当归10克? 藿香10克? 甘草6克  3.肝胃不和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加减:暧气泛酸,加煅瓦楞15克、海嫖蛸10克;  两胁疼痛,加川??子10克、延胡索10克;胃灼热口苦,加黄连3克、山栀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疏泄肝郁,活血止痛之方。方中柴胡、枳壳、陈皮、香附疏肝理气,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柴胡6克? 枳壳6克? 陈皮6克? 川芎6克香附10克? 白芍10克? 川??子10克? 延胡索10克? 煅瓦楞15克? 甘草6克  4.脾胃虚寒治则: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主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加减:腹痛明显,加延胡索10克、木香6克;纳呆食少,加神曲10克、谷麦芽各10克;遇冷痛甚,加吴萸6克、高良姜6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补气温中,缓急止痛之方。方中黄芪补益中气;桂枝、白芍调和阴阳,温中缓急;大枣、生姜温牌和中;甘草、饴糖补中缓急。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姜2片? 大枣5枚? 木香6克? 延胡10克? 吴萸6克甘草6克? 饴糖1匙(冲)  5.胃阴不足治则:养阴益胃,缓急止痛。  主方:一贯煎加减。  加减:胃部胀痛,加佛手10克、八月札10克;日苦咽干,加黄连3克、天花粉10克;大便干结,加麻仁10克、瓜篓仁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之方。方中生地、枸杞子滋养肝肾阴血;北沙参、麦冬清肺益胃;当归补血活血;川楝子疏肝解郁,条达气机。  处方举例:  北沙参10克? 麦冬10克? 生地10克? 枸杞子10克? 石斛10克? 当归10克? 川楝子10克白芍10克? 麻仁10克? 甘草6克  实验研究表明,有30多种中药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黄芩、黄连、大黄、黄柏、桂枝、苦地丁等最明显,而厚朴、积实、香附、延胡索、川楝子、麦冬等也有一定效果。  【中成药】  1.香砂养胃丸? 每日2次,每次6克口服。适用于脾胃虚弱。  2.养胃冲剂? 每日2~3次,每次l包冲服。适用于脾胃虚弱。  3.胃复春片? 每日3次,每次2~3片口服。适用于脾胃虚弱,并有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作用。  【简便方】  1.醋炒青皮、青木香等份研末,每日2次,每次1.5~3克吞服。可理气止痛,用于肝胃不和。  2.党参10克,白芍10克,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红枣5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脾胃虚弱及肝胃不和。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调理,不食生冷、油腻、坚硬与不洁的食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和药物。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饮食定时定量,避免饥饱不节,暴饮暴食。  3.合理安排生活与学习,防止精神过度紧张及疲劳。平时注意胃院部保暖,防止受冷。积极治疗口腔及咽喉慢性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1 12:50 , Processed in 0.38831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