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回复: 0

[考试辅导] 物流资料: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6 13: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什么是中国流通现代化
: T" C4 M" i, Y2 v, R& A  中国商品流通的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也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外一方面,会给中国流通现代化进程带来不良影响,阻碍其健康发展。4 E9 N1 D2 U; K: ^2 `# d. V% ~
  1.中国流通现代化的共性方面4 d* O, z# Z/ @9 D- {, b; I
  中国流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流通现代化的某些共性特征,这些特征不会因空间地域不同、制度不同而有差异。这些共性方面主要表现为:中国流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起步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一直延续至未来;中国流通现代化包含着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前期流通现代化和后期流通现代化,前期伴随着以工业化进程为主旋律的时代,后期伴随着以信息化进程为主旋律的时代,同时在每一期的现代化过程中都包含有起步、成长和成熟等若干阶段;中国流通现代化包含着“方面”和“层面”结构,方面结构包含批发现代化、零售现代化、仓储现代化、运输现代化,层面结构包含物质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观念现代化等。
& q9 z9 ?  C7 [: ]  2.中国流通现代化的个性方面
$ Z5 k" o2 r. B" C* R  在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模式,起步期不一,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这就导致各国流通现代化进程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中国流通现代化同样存在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由中国现代化的特征决定的。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属于外铄型的后进国家,而西方属于自发型的先进国家,所以中国现代化过程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盲目照搬西方发达的流通现代化模式不可能取得成功。同时,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与亚非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因为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习俗、习惯等方面的传统,有着自己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个性特征:二元经济结构、两期现代化交织和两种经济体制并存。
0 N( S; r' m7 [! I$ f  (1)二元经济结构
+ w( }) p5 q) e* P" b" f' x+ L& ]  二元经济结构,通常是指传统经济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这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要实现由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中国现代化进程始于19世纪中叶,直至1949年被称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直到21世纪中叶,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仍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前期发展阶段,是追赶型而非领先型的现代化国家。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中,流通的现代化过程也有其明显的特征,一方面是流通部门作为现代经济部门的不断发展与扩张,传统经济部门的物力和人力将部分地转移至流通经济部门,推动传统经济部门比重的缩小和现代经济部门比重的扩大;另一方面是传统流通部门向现代流通部门的转变,为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过渡做出贡献。
9 c; L5 \2 Z; e, R: Q/ H  (2)两期现代化交织" w, v, [; \2 s5 T2 _
  中国在没有完全实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前期现代化时,世界发达国家又开始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知识)社会转变”的后期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既不能跳跃工业社会这一阶段,又不能等到完全实现工业社会后再开始后期现代化的过程,这样就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有明显的两期现代化相交织的特征。正像有的学者所言:“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二元性特征,即同时肩负完成工业时代目标和信息时代目标的双重任务。由于工业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对于小国或地区,可以跨越工业化阶段直接实现现代化,但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工业化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二元性特征客观上还要求我们必须用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以加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注:王梦奎等:《新阶段的中国经济》,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6页,第20页,第268-269页。)这种两期现代化相交织的状态必然影响着流通现代化的进程。如果说中国现代化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着流通现代化过程并存着与手工生产力相适应的传统流通形式和与机器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流通形式,那么,中国现代化的两期现代化交织,就决定着流通现代化过程并存着与工业化(机器生产力)相适应的前期现代化流通形式和与知识化(信息生产力)相适应的后期现代化流通形式。与手工生产力相适应的传统流通形式典型形态是个体商人、露天市场、偶然交换;与机器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流通形式典型形态是批发代理制、新型零售业态、连锁经营等;与信息生产力相适应的后期现代流通形式典型形态是网上销售、自动售货机、虚拟分销商等。在流通现代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各种流通形式的典型形态所占据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并存是必然的,并存的时间、程度将大大强化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6 n7 [1 u. _! h4 K1 w7 Y7 c  (3)两种经济体制并存
% n% \( Q8 _7 C1 j0 p/ V+ W  从1997年开始,伴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济体制开始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目前仍处于转型的过程中。据国内学者的多数测算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超过50%.可见,两种经济体制并存的状态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问。这必然影响中国流通现代化的进程和内容:将国家所有的流通企业占主导的状态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按照“流通业是竞争性行业”的特性,国有中小流通企业退出国有经济,并向公司化发展;由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直接控制商品流通过程转变为间接控制,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引导商品流通发展的方向;由过去行政指令约束企业和市场行为转变为通过法律、法规限制企业流通行为,通过法制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将过去政府直接管理行业和企业的部分职能转移至相关的行业协会。这是中国流通现代化过程特有的内容,它不像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那样是由传统自然经济状态下流通体制向市场经济流通体制转化,而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流通体制转型。0 `$ q% o% h8 y! o. L1 ]( j1 C
  总之,中国流通现代化的过程,首先是“现代化”的过程,其次是“中国化”的过程,前者要求我们探索世界流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后者要求我们研究中国流通现代化的个性特征,二者综合分析,才能提出中国流通现代化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8 14:56 , Processed in 0.3187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