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回复: 0

[儿科学] 儿科学指导:幼儿骨骼,牙齿的发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12: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骨龄骨龄可衡量儿童的发育状况。骨龄延迟意味着该儿童达到成人的高度比原来应达到的身高要矮。
甲状腺素、生长激素、雄激素均可明显加速骨的发育;食物中钙、磷的摄入量与比例,维生素D3的供应是否充足,也是影响骨骼发育的重要原因。
正常小儿的成骨中心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变异和接合称为骨龄,通常用腕骨来说明发育情况。
正常婴儿出生六个月后出现头骨和钩骨,到2~3岁出现三角骨,4~6岁出现月骨和大、小多角骨。
小儿在一岁时腕骨已有2~3个骨化中心,三岁时有4个,六岁时有7个,八岁时有9个,十岁时全部出现,共十个。由此可见,骨龄即正常儿童出现此数目骨化中心的年龄。
(2)脊柱的生长脊柱的增长代表扁骨的发育,一岁内的增长最为迅速。
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三个月能抬头使脊柱出现第一个生理弯曲,六个月会坐时则出现第二个生理弯曲,一岁时能行走使脊柱出现第三个生理变曲。
骨骼发育不良、坐姿不正、背部负担过重,均会影响儿童脊柱的正常发育。
幼儿期除了在饮食上注意增加钙、磷及维生素D3的摄入,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坐立习惯,无论在进餐或在看电视时,都应保持背部的挺直,否则不利于脊柱的正常发育。
(3)牙齿的发育牙齿的发育也是标志骨骼发育的一个指标。
牙齿在胎龄五个月时开始钙化,出生后仍继续这一过程,直至一岁以后。
最先萌出的牙齿为乳牙,约二十颗。出牙时间4~10个月不等,有时甚至更晚,全部出齐约在两个月左右。
六岁以后乳牙脱换以恒牙。幼儿期正处在乳牙的不断萌出时期,牙齿的萌出时间、牙齿的质地、牙齿的发育状况等都与机体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在营养的摄入方面,尤其与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及维生素C的关系更为密切;同时也与甲状腺水平、水中氟的含量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 12:39 , Processed in 0.2979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