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回复: 0

[初级护师辅导]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21: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细菌、病毒、衣原体等都可引起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体的侵入可发生在宫内、出生时及出生后。
   1.宫内感染:胎儿在宫内吸入污染的羊水而致病,或胎膜早破时孕母阴道细菌上行导致感染,或母孕期受病毒、细菌等感染,病原体通过胎盘达胎儿血循环至肺部引起感染。以病毒为主。如巨细胞病毒、风疹,水痘、肠道病毒。胎儿通过羊水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为主,还可有B族链球菌、衣原体。
   2.出生时感染:因分娩过程中吸入污染的产道分泌物或断脐不洁发生血行感染。
   3.出生后感染:由上呼吸道下行感染肺部或病原体通过血循环直接引起肺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亦可有病毒和真菌。医源性感染以绿脓杆菌多见。
  (二)临床表现
   1.宫内感染的患儿出生时常有窒息史,症状出现较早,多在12~24小时之内发生;呻吟、点头呼吸、面色苍白、发绀,甚至呼吸衰竭、抽搐、肌张力低等。
   2.产时感染性肺炎要经过一定潜伏期,如细菌感染多在生后3~5天发病,Ⅱ型疱疹病毒感染则在生后5~10天出现症状。
   3.产后感染性肺炎则多在生后5~7天发病。患儿一般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反应差、哭声弱、拒奶、吐奶、口吐白沫、呼吸浅促、发绀、呼吸不规则、体温不稳定,可有发热或体温不升,病情严重者出现点头呼吸或呼吸暂停;肺部体征不明显,有的仅表现双肺呼吸音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易并发气胸、脓胸、脓气胸等,病情较严重。
   (三)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升高;病毒感染者、体弱儿及早产儿白细胞总数多降低。
   2.X线检查:胸片可显示肺纹理增粗,有点状、片状阴影,有的融合成片;以双下肺改变多见,可有肺不张,肺气肿。
   3.病原学检查:取血液、脓液、气管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免疫学的方法监测细菌抗原、血清检测病毒抗体及衣原体特异性的IgM等有助诊断。
  (四)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针对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B族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选用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选用头孢菌素;大肠杆菌肺炎可选用阿米卡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衣原体肺炎可选用红霉素。
   2.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定时翻身、拍背及时吸净口鼻分泌物。
   3.合理氧疗: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或CPAP给氧。
   4.支持疗法:合理喂养,注意保暖。
   (五)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
  (1)胎头娩出后立即吸净口、咽、鼻黏液,无呼吸及疑有分泌物堵塞气道者,立即用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并通过气管内导管将黏液吸出,再吸氧或人工呼吸。
  (2)分泌物黏稠者可行超声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促进分泌物排出。雾化吸入每次不超过20分钟,以免引起肺水肿。吸入后协助排痰或吸痰。
  (3)经常更换体位,预防肺内分泌物堆积并改善受压部位的肺扩张。呼吸道分泌物多者轻轻拍击患儿胸、背部促其排出。
  (4)对痰液过多、无力排出者及时吸痰,但应注意勿损伤黏膜及引起小儿疲劳。
   2.合理用氧,改善呼吸功能
  (1)有低氧血症者,根据病情和血氧监测情况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等方法给氧,使其PO2维持在7.9~10.6kPa(60~80mmHg)。重症并发呼吸衰竭者,正压通气。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经常翻身,减少肺部瘀血。
  (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作用。
  (4)胸部理疗,以促使肺部炎症的吸收。
   3.维持正常体温:体温过高时松开包被,体温过低时给予保暖。
   4.供给足够的能量及水分,少量多餐,细心喂养,喂哺时防止窒息。重者予以鼻饲或由静脉补充营养物质与液体。
   5.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患儿的反应、呼吸、心率等的变化,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肝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时,提示可能合并心力衰竭,应立即吸氧,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物,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如患儿突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青紫明显加重时,提示可能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应立即作好胸腔穿刺及胸腔闭式引流。
   6.健康教育:家长讲述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及时让家长了解患儿的病情,指导家长阅读有关育儿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8 23:40 , Processed in 0.5672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