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回复: 0

[临床护理] 2012年执业护士外科护理学指导:外科感染病人护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10: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护理定义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性检查、治疗后的感染,临床较多见。
  二、护理分类
  1、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类
  (1)非特异性感染:又称化脓性或一般性感染。手术后感染多属此类。表现为化脓性炎症的共同特征,即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特异性感染:是指由一种特定的致病菌引起一种特定性的感染,具有比较独特的病理变化过程,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按病变进程分类:急性感染病程多在3周以内,慢性感染病程持续2个月以上,亚急性感染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
  三、病理生理
  1、感染后的炎症反应局部组织的破损成为致病菌入侵的门户。同时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的特征性表现。还可以进入血流,引起体温升高、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的全身反应。
  2、感染的转归
  (1)炎症局限:当人体抵抗力占优势、治疗及时或有效,炎症即被局限、吸收或局部化脓。
  (2)炎症扩散:致病菌毒性大、数量多或(和)宿主抵抗力低下时,感染难以控制并向感染灶周围或经淋巴、血液途径迅速扩散,导致全身感染,如脓毒血症或菌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3)转为慢性感染:当人体抵抗力与致病菌毒性处于相持状态,形成慢性感染。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可再次繁殖,慢性感染又重新变为急性过程。
  四、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是非特异性感染的五大典型症状。
  2、全身症状较重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头痛、腰背痛、精神不振、焦虑不安、乏力、食欲缺乏、出汗、心悸等一系列全身不适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甚至并发感染性休克等。
  3、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感染直接侵及某一器官时,该器官功能可发生异常或障碍。严重感染导致器官的功能障碍。
  4、特异性表现特异性感染的病人可因致病菌不同而出现各自特殊的症状和体征。
  五、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生化检查
  (3)细菌培养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波检查
  (2)X线检查
  (3)CT和MRI
  (4)对严重脓毒血症、菌血症或并发休克者,需连续监测重要脏器或系统的功能。
  六、治疗原则
  1、局部处理
  (1)非手术治疗
  1)患部制动:肢体感染者,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避免局部受压,有利于炎症局限和消退。
  2)局部用药:浅表的急性感染在未形成脓肿阶段可选用中西药进行积极治疗。
  3)物理治疗
  (2)手术治疗:包括脓肿切开引流和严重感染器官的切除。
  2、全身治疗
  (1)支持治疗:保证休息,提供含丰富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状况。
  (2)抗生素: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药物毒性。
  (3)中医药治疗:可服用清热解毒类中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9 20:56 , Processed in 0.2107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