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回复: 0

[临床护理] 2012年执业护士外科护理学指导: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护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10: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述】体外循环是将回心的静脉血从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引出体外,在人工心肺机内进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交换后,再由血泵输回体内动脉继续血循环。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支持。
  (2)戒烟、保暖、口腔卫生预防和控制感染。
  (3)饮食和营养支持:冠心病者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心功欠佳限钠摄入,心源性恶病质补充白蛋白、新鲜血浆、全血等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
  (4)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冠心病病人术前3~5天停服抗凝药、洋地黄、奎尼丁、利尿药等药物,口服氯化钾防止术中出血不止或洋地黄毒性反应、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控制血压、血脂或血糖;严重发绀型先心病术前1周间断吸氧,警惕缺氧性晕厥发生;避免头颅外伤以防止体外循环时颅内出血。
  (5)做好心导管检查及造影护理:检查后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导管拔除后按压穿刺处15-30分钟、沙袋压迫24小时,并观察肢体颜色防止血栓形成。
  (6)做好术前准备:常规准备及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表面积等。
  2.术后护理
  (1)循环系统护理
  ①动脉压监测:严格无菌,测前调零点,严防气栓,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导管有无脱落、远端皮肤颜色、温度等,拔管后局部压迫止血。
  ②心功能监测:15~30测一次生命体征,观察左房压、右房压、肺动脉压和肺动脉嵌压,要求无菌、通畅、调零点、预防导管折断或脱落和出血;在咳嗽、呕吐、躁动、抽搐及用力后安静15分钟后测压,拔管后局部压迫止血,并监测心率、心律变化。
  ③体温监测:低于35℃保暖,38℃立即物理降温,39℃以上立即报告医师并药物降温。
  ④肤色、皮温观察:指甲床苍白转红润灌注良好,发绀灌注不佳、氧合不全。
  (2)呼吸系统监护: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定时观察暴露段气管插管长度,防止气管插管脱出或移位;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及呼吸音;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机是否同步,监测血气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潮气量10~15ml/kg体重、氧浓度50%、呼吸11次/min);保持呼吸道通畅,坠积性肺炎者吸痰前将氧浓度调至70%以上;分泌物粘稠气管内滴入糜蛋白酶,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血氧饱和度下降时立即停止吸氧;每4~6小时气管导管气囊放气一次;拔除气管插管后雾化吸入,指导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
  (3)监护肾功能:尿量1/h,尿pH、尿比重1/4h;观察尿色,血红蛋白尿给予高渗利尿或静滴4%碳酸氢钠;疑为肾衰,记录出入量、限制水、电解质和高钾食物摄入,停用肾毒性药物;急性肾衰做好人工肾或透析护理。
  (4)心包纵隔引流护理:保持通畅每15~30min挤管1次,观察色性量1/h,术后4小时内,10岁以下引流量>50ml/h、成人>100ml/h、鲜红和血凝块,并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疑为活动性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一旦确诊有心包压塞、心包或胸腔内活动性出血,立即做好手术室开胸止血准备。
  (5)体位、活动与锻炼:生命体征平稳半坐卧位;术后第1天坐起和床上活动,术后2~3天视病情下床活动,拔除引流管后增加下床活动次数及活动量;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旁路术后2小时即可开始被动活动,抬高双下肢5~10次,行患侧下肢、脚掌、趾功能锻炼。
  (6)心理护理。
  (7)并发症护理: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心排综合征、急性肾衰、感染、脑功能障碍。
  (8)神经系统监护:防治脑血栓、气栓、脑血肿或硬膜外血肿。
  (9)出院指导:防止便秘;术后一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及避免外伤等意外发生;自我检测有无气促、发绀、呼吸困难、胸痛及尿量减少,冠心病人定时检查血压、血糖、血脂,防寒保暖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医师指导下应用强心药,长期服用抗凝药应定时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除非有大出血危险一般不用维生素K、阿司匹林;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9 22:44 , Processed in 0.1778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