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回复: 0

[临床护理] 儿科临床护理指导:新生儿颅内出血观察及护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10: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多由于缺氧或产伤引起。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死亡率较高,存活者也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临床资料
本组14例,早产8例,足月产2例,过期产4例。出生后3天内发病者占多数,呼吸衰竭2例,治愈11例,死亡1例。
二、病情观察
(一)意识和精神的观察:注意有无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嗜睡或昏迷现象。患儿出血量少或小脑幕出血为主者,早期常出现兴奋状态,不易入睡,哭闹不安,脑性尖叫。如病情继续发展,则出现抑制状态、嗜睡、反应低下甚至昏迷。14例中,兴奋者11例,抑制者3例。我们均做动态观察,及时发现意识的细微变化,报告医生,并做详细记录,给予相应的处理,使患儿转危为安。
(二)观察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规则则表示颅内压增高;双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应和各种反射均消失,表示病情危重。
(三)囟门的观察:前囟饱满紧张提示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量大,应及时报告医生应用脱水剂,以免引起脑疝。
(四)生命体征的观察:应密切观察体温、呼吸等变化,及时给予心脑监护,观察呼吸节律、频率变化。呼吸不规则、屏气、暂停均表示病情危重。如呼吸不规则。中华考试网(www.Examw。com)意有无皮肤苍白、青紫、黄染等,如颜面皮肤苍白或青紫,提示颅内出血量较大,病情较严重。皮肤青紫可随出血量多少、窒息时间长短成正比关系。皮肤黄染则会增加治愈的难度,早期发现可协助治疗。
注意体温变化,如有体温不升或高热,表示病情危重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五)患儿恶心、呕吐提示颅内压增高,注意观察患儿的吃奶情况。因患儿常有呕吐及拒食,甚至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消失。故应观察患儿热量及液体摄入情况,以保证机体生理需要。脱水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囟门皮肤弹性、尿量及颜色变化,以防脱水过度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三、护理
(一)一般护理:室内保持清洁卫生,定时通风,温度保持在18~24℃,湿度50~65%.体位适宜,抬高肩部,头偏向健侧,避免分泌物及呕吐物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和吸入性肺炎。保持皮肤、口腔清洁,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尿布、脏衣服及时更换。应与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开护理,避免交叉感染。静脉输液时速度宜慢,以防快速扩容而加重出血。
(二)防止噪声:保持患儿绝对安静,换尿布、喂奶等动作要轻,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尽量少搬动患儿头部,避免引起患儿烦躁加重出血,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镇静剂。
(三)镇静:患儿有抽搐或持续性惊厥时,应给予镇静剂。最常用的药物有安定、鲁米那纳、水合氯醛等。用药的同时认真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及效果。若用药半小时候后效果不佳,可重复用药或交替作用,以达到镇静的目的。
(四)降低颅内压:降颅压只适用较危重的患儿,经治疗抽搐不改善而病情进行性加重者,应给予20%甘露醇静脉输入,效果较满意。
(五)保暖及给氧:注意保温,以免发生硬肿及上呼吸道感染。早产儿放手提前预热的暖箱中,足月或过期产儿可用热水袋保温,但不要离患儿过近,最好放在患儿褥很近的外边,并用被子盖好,达到保温的目的。缺氧可加重脑出血,故应随时根据病情给予氧吸入。因新生儿鼻粘膜柔嫩,易激动,为避免鼻导管对鼻粘膜的刺激,最好使用头罩吸氧。
(六)饮食:出血早期禁止直接喂奶,以防因吸奶用力或呕吐加重出血,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再开始喂奶,出血轻者可用滴管滴喂,出血较重而出现拒奶、吸吮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者或病危、病程长的患儿可给予鼻饲,以保证营养供给。停喂奶时应少量多次给奶,同时速度要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8 02:21 , Processed in 0.4409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