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3|回复: 0

[司法考试辅导] 2012司法考试刑法学辅导:正当防卫的条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7 15: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法考试冲刺阶段重点、难点汇编——《刑法学》辅导:正当防卫的条件; `7 q, ^: s* S2 A. v: E! Z
  成立正当防卫需要具备五个条件:  S' p7 g8 N) z
  (一)前提条件——发生了现实的不法侵害, i( j; @" E8 a" D, P* @
  1.不法侵害,既可以是犯罪行为,也可以是其他不法行为。但可以对其进行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通常带有一定的紧迫性。
! y( a, Q' `0 Y2 {6 ?  2.不法侵害是指人的不法侵害行为。对于动物的侵袭能否进行正当防卫区别两种情况:利用动物侵害他人的,对之可以实行正当防卫(如,在饲养人唆使其饲养的动物侵害他人的情况下,动物是饲养人进行不法侵害的工具,将该动物打死打伤的,事实上属于使用给不法侵害人的财产造成损害的方法进行正当防卫);对动物的自发侵袭行动,不存在正当防卫的问题,但可以对之实行紧急避险行为。+ I- @4 w" _" n4 d8 L
  3.对于没有责任能力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或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侵害行为,同样可以实行正当防卫。) A! M: d) H7 C! s
  (此情况也包括有人的利用精神病人、儿童侵害他人,被侵害者对没有责任的人可实行正当防卫。)
) k" H) C; Y+ g0 A3 E( H  (二)时间性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 o3 k' `+ J3 m: K/ ?* o7 j( m# J
  “防卫不适时”(包括“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不能成立正当防卫。, J& y3 |; l6 }9 I3 J7 f2 U/ ^
  事先防卫:即在不法侵害行为开始前先下手为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 r3 D; C9 }! t  不法侵害行为开始的界定,不能等同于“着手实行”。(如埋伏等候)8 E  T( T' ^. ]" a
  事先设置防卫装置性质的认定。如:把一个小偷弄伤,属于正当防卫。; \* ]; d% X) H( e7 V" p2 z
  如果事先设置的装置本身法律所禁止,最后所造成后果的不是正当防卫行为。如私设电网,为了防盗,这种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私设电网。
5 M1 i, V1 c9 q' Z# P: r  事后防卫:即在不法侵害行为停止后的加害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r% l- f1 w& A. ?% a! P! g  不法侵害行为停止,不能等同于违法犯罪行为的既遂。  G$ s2 @! ]! n
  不法侵害行为停止的情况:- U) |) e+ w5 }7 u: i1 l% f
  l.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0 U7 p/ X* K. o- }7 I4 R% w8 j& p  2.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了侵害能力;
# `1 [1 T# v5 T/ q) I  如:抢奸妇女,妇女急中生智,在炕里抓了一把灰撒在了那个人的眼上,此时,那个人丧失了侵害能力。; i/ M) {2 Z8 n3 c& L5 s3 r8 `% d
  3.不法侵害人已自动中止了不法侵害行为;. {3 J, @! Z0 h) h+ J* e+ d) X
  问题:在一些抢劫犯中,抢劫犯得手后但没有完全逃离现场,正要逃离时被抢的人如果把他打伤夺回被抢的财物,是否是正当防卫。书中认为这种情况也是正当防卫。
5 n% E( v4 c0 a9 g% W+ p2 N  几种常见案件的分析:
7 g6 f4 c1 Y8 f9 v  1.防卫人在防卫时连续打击不法侵害人致其死亡的案件;
1 y! i" Z0 Z: b( e, ?  如,不法侵害人伤害了甲,在伤害甲的时候,甲拿刀进行反击。2 u9 C0 j# H  v: B: |& }2 b
  2.抓到小偷将其打死打伤的案件、大义灭亲的案件。
& w9 B3 H! r' T1 i( S1 F' d! P  (三)主观要件—防卫目的的正当性,即防卫人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 C- p% m% Z9 ]4 ]& E) t3 c. O# G  不以保护合法利益为目的和进行的反击行动,不能构成正当防卫。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W4 F1 K6 p; H8 ^- r- V
  1.互相斗殴。双方都有加害对方的意思,因而目的均不正当,都是非法的,都不能成立正当防卫。但是,也有例外,如在一般性的互相推打的情况下,一方突然拿出凶器,严重威胁到另一方的生命健康,使冲突升级,应当承认另一方有正当防卫的权利。此外有时虽然起因于互殴,但是一方已经退让、躲避,或者已经离开斗殴现场,而另一方穷追不舍,严重危及对方生命安全的,也应当承认对方有正当防卫的权利。/ T) l' n: [9 q) H
  2.防卫挑拨的问题。所谓防卫挑拨,是指本来就有加害对方的故意,有意挑逗、刺激对方先加害自己,然后借口遭到不法侵害而加害对方。防卫挑拨目的不正当,所以不能成立正当防卫。* t* O9 S, X, E; B  g. s
  3.偶然防卫。即行为人故意侵害他人,但正好制止了他人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偶然防卫的行为人由于不具有防卫目的的正当性,因而不属于正当防卫,而应作为故意犯罪处理。
2 J' G% a1 ?9 N# e! ^  如,甲看到乙一个人在树林中伐树,甲与乙有仇,从背后拿棍子上去,一棍子把乙****,打中了乙的头部,但是,正在此时乙在盗伐林木,正好制止了乙盗伐林木的行为,甲的行为不算正当防卫。' x! m! d' ]/ n6 k$ a
  (四)对象条件—防卫反击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 h& P2 P. F  |% u6 i- k  1.对不法侵害人的防卫,可以是针对其人身,也可以是针对其作为犯罪工具使用的财产。2 W( D" T0 Y% h/ v1 E
  2.在共同不法侵害的情况下,对任一共同不法侵害人均可实施防卫。
5 L% b& Z# q+ s  3.防卫行为不能针对无辜的第三人。故意对无辜第三人进行的防卫,是故意犯罪;误把第三人作为不法侵害人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
4 K* ]  m$ h% I' }  (五)限度条件—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6 e$ q! v6 e9 F
  涉及到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问题。. b& u: Q9 D) x* q5 b7 m2 T9 T
  对此问题主要掌握防卫过当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5 19:13 , Processed in 0.3320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