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回复: 0

[申论] 时事评论:面对港校竞争,内地高校该进行怎样的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21: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2004年至2011年,北京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共有19人。其中,文科第一名10人,理科第一名9人。(新京报6月25日)
  大约去年这个时候,媒体也报道了香港大学在内地抢走“状元”的新闻。说的是2011年中,港大录取内地省级高考头名11人,包括北京3名文科头名、上海和湖南文理头名等,相比2010年人数增加近一倍。
  每当这样的新闻传出,社会都会分析内地高校和港校的差距,并期望内地高校由此进行反思,提高办学质量、改善服务。可是,这样的呼声年复一年,却很难见到内地高校进行了什么反思。
  我们所见的内地高校的行动,大致有两方面。一是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出台政策限制内地考生的选择权。2006年,内地有多名“状元”放弃北大、清华,选择港校,这曾引起舆论惊呼“港校将北大打为二流大学”。第二年,教育部出台规定,要求港校自主招生必须在内地高考提前批前完成,并拿走录取学生的档案,这一规定意味着,内地考生不能再同时拿到港校和内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
  二是内地高校采取各种录取手段、推出录取优惠“抢生源”,近年来的高考录取中,一些内地祭出“预录取”手段,在集中录取阶段给部分高分考生“预录取”通知书,并要求做出报考的承诺,所谓“圈地抢生源”。而事实上,在当前的集中录取制度中,高校的自主空间极为有限,是不能给学生做出“预录取”的承诺的,这种“抢生源”严格说来是“忽悠”。
  以上两方面做法,反映出我国内地高校并没有做好应对高等教育竞争的准备,一方面,想尽办法限制考生的选择权,另一方面,心胸极为狭窄,招生追求的是当前的政绩,而不是学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在美国,哈佛大学向学生发出录取通知书,并不会限制这名学生同时申请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一名学生拿到多张大学录取书再选择确认是常态。
  这就是内地高校和港校的差距所在。总体来所,由于我国内地考生没有太多选择权,所以高校普遍不重视学生的权益,也忽视教育教学质量,这导致学校办学质量日益走低,与境外高校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因此,要让内地高校真正反思,就必须赋予考生更大的选择权,让学校面临竞争。从这一角度看,部分内地优秀考生放弃内地高校而选择港校,已经在实施选择,这样的选择越来越多,将有助于我国高校行程竞争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9 05:13 , Processed in 0.2944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