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回复: 0

[申论] 申论热点:“猝死年轻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21: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链接】
  猝死,一个听起来恐惧的词,离我们究竟有多远?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猝死现象越来越频繁,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少青壮年正值风华正茂,突然之间香销玉殒。
  【解析】
  猝死,一个悲伤的词语,古已有之,原因是多方面,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猝死呈上升的趋势,呈现年轻化趋势,生命加速“折旧”,更是一个让社会泪流成河的现实,很容易让人生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的感慨。压力、不良生活方式是猝死的“元凶”,不良生活方式为何泛滥?巨大的压力何来又将何去?怎样让我们自觉远离猝死的威胁?我们不能不从社会的角度对此进行反思和检讨。
  “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虽早已列入中小学的课程标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为何不良生活方式依然成为年轻人的杀手呢?其中固然有教育不够的原因,有个体的原因,但是社会学研究的结论是,相当多数的不良生活方式是年轻人宣泄自己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一种途径。因此,在呼吁珍爱生命、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我们还得思考年轻人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还得从社会层面寻找化解不良情绪的办法。
  年轻人猝死,还有一个代名词叫“过劳死”。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指出:“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过劳”,75.1%的中青年人对拼命工作甚至“过劳死”的人表示理解,只有18%的人认为“这种健康风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有的这一切,来源主要是生存方面的经济压力,82%的人选择了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惟一条件是“奖金如果足够高”。
  生于中国当代的年轻人,除了选择“过劳”,几乎已经没有了选择。美国一个产业工人的劳动收入可以供养4.8人,德英法是1:6.8,韩日是1:3.8,我国劳动供养率为可怜的1:1.1,不“过劳”,养活自己就可能是个问题,更不用说养家糊口了。低收入是一个重要原因,失业的压力又无处不在,加上人所固有的对成功的渴望,不仅想获得更好的生活,更害怕失去已获得的一切,所以除了“前半辈子以命换钱,后半辈子拿钱换命”之外,没有退路。
  加上社会转型期,公民价值的迷失,不知道工作除了赚钱、升迁之外的价值所在,不断发生的集体辞退事件、“罢工”事件都反映了一个问题,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找不到自己的价值,都太功利主义和短期效应了,大家没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每天都在盯着利益,彼此都缺乏信任与安全感。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仅损害了单位的长远发展,也透支了宝贵的青春与人生。
  年轻人是社会的中坚,年轻人被推上了猝死的生命疯狂列车,这不是年轻人自己的疯狂,而是整个社会的疯狂。社会病需要社会的集体关注和重视,当由社会来治。在一个法治社会,在宣传引导教育的同时,我们唯一的呼唤,就是通过立法和执法,建设一个充满人性的单位、企业和社会,尽可能地减少年轻人猝死悲剧的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5 12:03 , Processed in 0.5020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