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3|回复: 0

[导游辅导] 导游语言艺术讲解(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讲解的态势语艺术$ L% w; L. G1 i5 m+ ^3 t1 ^
    导游讲解并不是单靠动口就可以圆满完成的,必须用态势语言来辅助导游讲解,如果把站姿、眼神、手势、表情等处理得恰到好处,就会增加讲解的效果和魅力。凡是不注意游客视觉反应,完全凭自己的口才来进行导游讲解,是不会成功的。讲解时的态势语言艺术有站姿、目光、表情、手势等。+ \2 N* U# r% I/ @. o: g5 b2 e- ]
    1.站姿
! [! F' V& @4 Y, n$ [    站姿能显示导游员的风度。一般说来,导游人员讲解时,身体要挺胸立腰,端正庄重。所谓“ 站如松,坐如钟” 就是这个姿态。导游人员若在车内讲解,必须站立,面对客人,肩膀可适当倚靠车厢壁,也可用一只手扶着椅背或扶手栏杆。在实地导游时,一般不要边走边讲。在讲解时,应停止行走,面对客人,把全身重心平均放在脚上,上身要稳,要摆出一副安定的姿势。要注意的是,不可摇摇摆摆,焦躁不安,直立不动,或把手插在裤兜里,更不要有怪异的动作,如抽肩、缩胸、乱摇头、不停地摆手、舔嘴唇、掐胡子、摒鼻子、拧领带等等。 $ X- ^) Z4 \5 \! K% d5 u
    2.目光 ( q, i% E, f1 [7 Z& y% i
    导游讲解是导游员与游客之间的一种面对面的互动。这种面对面的互动,双方可以进行“视觉交往”。游客往往可以通过调动视觉器官一一眼睛,从导游员的一个微笑,一种眼神,一个手势中加强对讲解内容的理解。讲解时,运用目光的方法很多,介绍几种如下: $ Z0 O/ J  ]( S
    一是目光的联结。这是加强导游员与游客关系的重要因素。凡是一直低头或望着毫不相干处,以及翻着眼睛只顾口若悬河的人,是无法与游客产生沟通的。但目光不能老是盯着一个人,更不要老是盯着一个人的眼睛,尤其是异性,否则会使人反感或使人不自在。
8 L, A# ^3 n( e5 s* b. P# m% j    二是目光的移动。导游人员在讲解某一景物时,首先要用目光把游客的目光引过去,然后再及时收回目光,继续投向游客。
; ^1 I  y# a+ E0 p    三是目光的分配。目光要注意统摄全部听讲解的游客,即可把视线落点放在最后边的游客的头部,也可不时环顾周围的游客,但切忌只用目光注视面前的一些游客,不然就会冷落后边的游客,使他们产生遗弃感。
. b8 x9 v# I2 A    四是眼球的转动。当你的视线朝向哪方,你的面孔就应正对着哪方,那种只眼球滴溜溜转动,而头却不随着眼球转动的人是令人生厌的。
6 G! s  r# n* C9 k* V& C6 P5 X    五是讲解与视线的统一。当讲解内容中出现甲、乙两人对话场面时,在说甲的话时,要把视线略微移向一方,在说乙的话时,要把视线略微移向另一方,如此可使听众产生一种逼真和临场感。 , I8 P. O" q3 g+ d: ~- p) G2 f0 R% `
    3.表情 * I/ K! t0 K: R% l0 w6 H4 U
    表情是指眉、眼、鼻、耳、口及面部肌肉运动所表达的情感,有关资料载,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首先在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这么个公式:
9 {% @; B9 T4 n- p6 O    信息的总效果=7%言词十38%语调+55%面部表情
6 W5 u1 F' ]5 j% }    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导游讲解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前面谈到的“目光”是面部表情的一个方面,下面再谈谈讲解时的面部整体表情。 3 ~% w( i  M7 _+ p; b# P/ X
    讲解时的面部整体表情有助于讲解内容的情感表达。如果讲解时导游员“铁面元情”或麻木不仁,没有必要的感情流露,那么他只能是一部“ 会说话的机器” 。比如,当讲“现在,我们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我想,此刻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感到无比兴奋,无上荣光和自豪!”这段话是表达喜悦心情的,如果导游员的面部表情没有喜悦兴奋的神色,就难以使游客感到你的真情实感,就激发不起游客的感情波澜。 / b5 D  X" W/ F  l1 L! K
    但是,脸上有一定的表情,而缺乏足以表达内心丰富情感的变化,或面部表情过于做作,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不一致,不协调,同样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有的导游员在讲解时,努力做出过于夸张的各种“表情”,就像给小学生讲课或话剧演员的表情一样,就显得矫揉造作,不自然。因为导游讲解既不同于给小学生讲课, 也不同于艺术表演,面部表情要准确,又要适度。为此,面部整体表情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 A9 y1 A4 a4 i6 j  s/ f/ {! k" {- ^
第一,要有灵敏感。就是说,要比较迅速、敏捷地反映内心的情感。面部表情应该与口语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产生并同时结束,在时间上要同步,表情时间过长或过短,稍前或稍后都不好。
2 X2 l; z; E3 o( U: e* w5 a第二,要有鲜明感。导游员的面部表情要明朗化,即每一点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能让游客觉察到,那种似笑非笑,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表情是不可能给人以美感的。
" R9 ~3 q- u( ]7 W8 M第三,要有真实感。导游员的面部表情,要表里如一,即要使游客感到你的表情是真实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皮笑肉不笑或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 $ ?: q2 i2 I; R; Z1 d2 P3 I
第四,要有分寸感。运用面部表情要把握一定的“ 度”,做到不温不火,适可而止。以“ 笑” 为例,导游员可根据讲解情感的变化,有时可表现为“ 朗笑”,有时只表现为“ 莞尔一笑”,有时可表现为“ 微笑”。讲解时的表情,不可用艺术表演的“ 表情”,“ 艺术性” 太强的表情往往过于夸张,在导游讲解的情境中,会显得不自然、不真实,有损于导游讲解的现实性。 ) U1 D3 Y) O! {& i
    总之,怎样运用好讲解的表情语,全在于导游员自己的细心琢磨。 ' v! w2 P6 d$ [3 H, r1 _& `
4.手势 + ~0 M% D+ j& c* _
    讲解时的手势,不仅能强调或解释讲解的内容,而且能生动地表达讲解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内容,使讲解生动形象,为游客看得见悟得着。手势在讲解中的作用有以下三种:
, k, {. p4 F) F  w% s. R4 ]. }    第一,用来表达导游讲解的情感,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即所谓“ 情意手势”。在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会取得成功”时,可用握拳的手有力地挥动一下,既可渲染气氛,也有助于情感的表达。& m, M' a/ l5 V! [. C7 V
    第二,用来指示具体的对象,即 “指示手势”。如 “现在我们来到了王府井大街,这里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东边的(用手指东边)是东安市场,西边的(用手指西边)是百货大楼, 这是王府井大街的心脏部分。"9 f& }' N& ~# t0 V; ]5 B. o
    第三,用来模拟状物,即 “象形手势”。如:当讲“有这么大的鱼”时,就要用两手食指比一比。当讲到“五公斤重的西瓜”时,就要用于比成一个球形状。' L4 b" }7 B, w0 X% t, ]1 w
    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手势,都应视讲解的内容而定。在手势的运用上必须注意:一要简洁,易懂;二要协调合拍;三要富有变化;四要节制使用;五不要使用对方忌讳的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7 20:02 , Processed in 0.3377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