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8|回复: 0

[导游辅导] 2011年导游基础知识要点:土家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集中居住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丛山之中。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但是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仅有少数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 q$ s, g  }& ~9 D' x  相信鬼神,崇拜土王(整个土家族的祖先)。
+ d6 t, t! j) p6 q2 _3 O9 Z2 d  多食包谷、稻米,习惯做包谷饭、豆饭、团馓和糍粑等。! Q4 r, }" E4 O# z6 w1 X
  土家族恋爱“以山歌为媒”自由择偶,婚礼中有“哭嫁”的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 X, c1 U3 _- _; _9 ?
  房屋依山而建,成虎坐形。其中土司或土官居住的木架屋,雕梁画柱,房顶盖瓦,俗称吊脚楼。, \7 c; l6 V% W5 A; Q
  服饰与当地汉人的服饰差不多。但是在高山地区的土家老人穿着或保存的衣饰,则与汉族、侗族和苗族的服饰不同:布料多为自纺自织的土布(史称溪布或峒布)。男装为对襟短衫,扣子很多,下着长裤;无论年老年轻,爱用青布包头。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花边,原着八幅罗裙,后改镶边筒裤;头缠墨青丝帕或布帕。! u1 U7 O/ \  S$ f2 m- W
  摆手舞是最著名的一种古老舞蹈,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行“摆手舞”会;土家锦(土家语称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是土家族妇女独特的织锦工艺品,仅织锦团案就多达数百种,它跟“摆手舞”并称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
, ^' B4 D& f. s, `  S5 c3 k4 T  传统节日主要是赶年、六月六。赶年就是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相传跟土家族祖先为了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出发迎战有关系。
' D4 D4 U& `2 w/ s0 ^, c3 r  禁忌:禁食狗肉;忌用脚踩灶或把脏物放在灶上;客人不能与少妇坐在一起;忌在家里吹口哨或随意敲锣打鼓。
" W) ]' h  b2 v" T* ]  小结:
& A( K: B: e- G# X  1、分布:湘、鄂、川、黔丛山之中/ M" L1 h& _" n! o1 o& G
  2、宗教:崇拜祖先、相信鬼神
9 w2 B; t7 i! H7 c6 J& ?+ `  3、节庆:赶年(提前1~2天过年)、六月六+ P  ^8 V* Q- I& i
  4、饮食:酸辣,糯米和高粱制的甜酒、咂酒1 c$ M. m. F* G) V) W+ }3 W! k4 O
  5、民居:吊脚楼5 S. I( Z+ ^# Q% a
  6、服饰:
8 }4 w2 b3 t! t" E5 i  7、习俗:“以山歌为媒”,婚礼中有“哭嫁”
( |: I/ [) T) j' E! `  8、禁忌:禁食狗肉+ l/ V# J0 p4 z+ ?; C4 r" J
  忌踩灶、赃物放置在灶上
3 k: k- q4 k. N8 [4 O' ?3 I  忌客人与少妇坐在一起8 t+ t/ W# O6 t$ O& m3 W
  忌在家中吹口哨或随意敲锣打鼓7 ~' z& v' b9 E" ?& D
  9、文化:语言属汉藏语系缅语族,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的少数民族
! m" ~7 ^" K8 \" d5 E/ G  土家织锦称“西兰卡普”+ b# ~% G; R/ ~; O" n
  “摆手舞”、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o: v1 s1 I! k! H  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8 09:20 , Processed in 0.4882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