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8|回复: 0

[导游辅导] 2010年导游考试当代北京概况第四章考点知识:定阜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三节 定阜街——护国寺大街至柳荫街
$ g# O4 G5 U; z  这条道路上的旅游设施和重要的街道有:护国寺街、梅兰芳纪念馆、庆王府、柳荫街、涛贝勒府、恭王府等。* n! b( i$ M1 c; C8 o. U
  护国寺街元代出现的街巷,当时该街有崇国寺,故叫“崇国寺街”。明宣德间,此寺改名“大隆善寺”,明成化间又改名“大隆善护国寺”。清代乾隆时此街改名“护国寺街”。民国时期改称“护国寺大街”。新中国成立后,1965年复称“护国寺街”。
+ k" s% l3 P- K) Z  定阜街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府邸设在此处,徐达原封定国公,其府为定国公府,所以,其街叫定府大街。1965年改为定阜街。
2 q+ `3 g6 d1 s  [6 c% d  庆王府位于定阜街3号,原主人为道光年问大学士琦善,因咸丰元年(1851)擅自与英国代表义律签订《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被革职外放,此宅闲置,咸丰十一年(1861)奕劻迁入此宅。庆亲王奕勖是原庆亲王永磷的嗣孙,1901年曾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后,奕勖逃往天津英租界,1918年亡故。
7 s6 j2 B* c3 i  柳荫街位于什刹海的西侧,全长560米。其所在位置原是一条小河,两岸各有一条街。1950年将小河改为暗渠,变成了一条较宽的马路,取名“柳荫街”。新中国成立以后,徐向前、叶剑英、杨尚昆、张爱萍、杨成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这里居住过。柳荫街24号院,是北京惟一的一座东西两面临街的四合院,清朝乾隆年间曾是大学士和坤的家庙。嘉庆四年(1799),和坤获罪,家产充公,这座家庙也随之数易其主。1995年这座家庙按原样设计重建。; f* E+ D7 F4 B! D$ V' |
  涛贝勒府位于柳荫街27号,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允蜗居住的愉王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诒为嗣,承袭贝勒爵,迁居于愉王府,作为贝勒府,称涛贝勒府。现为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3 17:26 , Processed in 0.2559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