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9|回复: 0

[导游辅导] 2010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第三章考点知识:古代文化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节 古代文化艺术  F1 @. ~+ w4 p( d1 j# Y
  一、典籍$ D! J! P$ V; p/ P5 K& }# \0 a; w
  (一)概述
8 X: }' u! [) h8 q' i$ A, Y  中国古代最早的典籍(书籍)产生于商代,周代以后逐渐增多。当时人们将细竹条或木条编连起来,将文字写在上面,称“简册”(一条为简,编连在一起即为册)。如将一篇文章写在一块木板上,则称“版牍”(无字为版,有字为牍)。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简册以外又出现了写在丝帛上的书,称“帛书”。但因帛书成本太高,故不及简册普及。东汉以前的典籍,基本上都是以简册、版牍和帛书的形式产生和保存的。我国最早的纸产生于西汉,特别是经过东汉对造纸技术的改进,写在纸上的书越来越普及,到晋代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竹、帛书。唐代发明雕版印刷,特别是宋代活字版印刷技术的产生,更为古代典籍的普及和流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古代典籍是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的极其丰富的文字遗产,为我们学习和研究祖国的悠久历史、继承和发扬祖国的灿烂文化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L% S1 |' a2 \3 Q
  (二)儒家经典
3 V$ e/ W, L: A# X, k+ d! w  Y. A' s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典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必读之物。儒家主要经典包括“六经”,即《诗经》、《尚书》、《礼经》、《乐经》、《易经》、《春秋》,以及《论语》、《孟子》等。《乐经》今已失传,故一般只说“五经”。南宋时朱熹将记录孔子思想言论的《论语》、记载孟子思想言论的《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编在一起,合称“四书”,并著《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成为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4 }) Z; t% b4 J3 W  `, j
  (三)史书7 W# H4 N# \# G# C3 S0 Q; g
  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修史。自商周以来,历代都设有专门的史官或史官机构,负责记录和编纂本朝的历史,有的朝代还设立专门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前朝修史。通过以上形式撰修的史书称为“官修史书”,如历朝的《会典》、《实录》等,以及著名的《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中的《宋史》、《明史》等。此外,民间也素有修史的传统,留下了大量的史书。其中有些虽属私家著述,但或是受了朝廷的委派,或于书成之后得到朝廷的认可,也被列入“正史”的范围。其他未被官方承认、只流传于民间的则统称为“野史”。再有,许多朝代还留下了大量官方的文书、档案、大臣奏议,以及民间的文集、笔记、年谱、族谱、碑铭、题记等。古代史书(正史)就体例而言,包括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撰的史书,如《春秋》、《资治通鉴》等)、纪传体(以人物纪、传为中心的史书,初创于司马迁的《史记》)、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首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与典志体(专门叙述典章制度的史书,首创于唐杜佑的《通典》)4种最主要的史书体裁。$ ]% w  t1 `, y
  (四)方志- U" j* l% g/ O4 L0 _
  也称地方志,是一种专门记载特定地域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综合性百科全书。方志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其滥觞可追溯到先秦的《尚书.禹贡》,早期方志则有东汉的《越绝书》、东晋的《华阳国志》等。隋唐以后方志数量不断增多,体例也13臻完善。明清时期形成为一种完整的制度。我国现存各类方志总共有8 700多种,主要是明清两代编纂的。方志的修撰,一般是按地方行政区域,如全国一统志、省通志、府志、州志、县志等。将一地的自然、地理、民俗、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等各方面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详细汇编于一书,素有地域百科全书之称,范围广泛,考索便捷,所记内容多为一般史书所无,可补正史之不足,是研究历史,特别是地方史的重要资料。& z% V( M! w/ K
  (五)类书
1 p  L5 C! t/ @& ]  所谓类书,就是古代的一种采集群书、分类汇编而成的工具书。由于它内容极为丰富、涉及范围极广,几乎包容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与现代的百科全书颇有相似之处。我国编纂类书的历史,距今已有1 000多年。见于记载的最早类书是曹魏的《皇览》,现存最早类书是唐代的《北堂书钞》以及其后的《艺文类聚》。
' e) G  J& u. j$ a  我国古代编纂规模最为浩繁、涉及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类书,是明永乐六年(1408)编成的《永乐大典》。全书依据《洪武正韵》,以韵统字,以字系事,共两万余卷,1万余册,37 000多万字。但该书原本在清初即已亡佚,嘉靖抄本的绝大部分也毁于清末,现仅存300余册。
7 ~# \' W+ v$ y+ l1 W' B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类书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雍正三年(1725)成书的《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编,32典,6 109部,1万余卷,5 000余册,另编目录40卷,10册,被西方学者称为“康熙百科全书”。+ ], |) P' Q- r# n* R6 R4 F
  (六)丛书
) G# P% n2 E4 }3 c+ x+ `2 h  丛书也称丛刻、汇刻书,即将若干种著作汇编在一起,冠以一个总名。我国古代最早的丛书是南宋的《儒学警悟》。其他如《十三经注疏》、《百川学海》、《诸子汇函》等为古代著名的丛书。( G9 W9 N" s0 ]: H. b

7 J0 ?+ B8 X: N8 S, q# _  中国乃至世界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编成的《四库全书》。该书分经、史、子、集4大类,收入古代至清初官私著作3 503种,分79 337卷,36 078册。另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全书编成后共抄了7部,分藏于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文津阁、沈阳文溯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北方4部中圆明园一部毁于英法联军之手,其余3部基本上完整地保存下来;南方有两部毁于战火,仅存文澜阁的一部已成残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 10:21 , Processed in 0.2460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