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7|回复: 0

[教育学]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理论与实践7 I# O  x: U2 v8 f% G( H' @! L" q* h

4 |- b& y% X3 f" u7 j7 W. A[要求]5 }, {! ~( u: n6 s6 S1 g/ m

5 ]' a7 I7 m9 Z6 h& G. F1.识记教学、课程、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班级授课制、课的类型和结构等概念。( R' L2 B+ P5 K1 f
: W  Y9 B& E0 M8 ]9 \, f3 b
2.理解和掌握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学方法及其改革、教学基本环节等内容。" u5 a7 w% q+ Y1 b& [

7 C: Q5 U4 A- _4 u4 o: X: z3.能运用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原则解释说明有关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
' {: k' Q6 D3 ?' J* }- @4 G9 R7 s/ G  v2 x  |* j- [
(一)  教学概述
5 ~: P+ W# }3 `# Q' H, `: ?- m( F: E1 k- C: i9 v
1.教学的概念
( y6 |. `: I) d% t5 J" n
6 r$ k9 N2 [8 }$ U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P: [' ?& k; f9 S4 X/ X

3 i( |. q7 ~* `7 f; q/ c2.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 Y( H- E2 Z4 G. ?5 }: q: f
0 ?/ K6 @/ C! g# d5 m" f" d
(1)    教学的作用1 N1 g1 g& f) E8 B
- ?1 \0 q! x4 ?5 Z0 X: y& J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
$ {( Z/ ^: \, W# k2 Z/ B& ?' g" x" P* ~7 l4 D
(2)    教学的地位) g' {% O, r; ~4 D+ g

" B# C% w# O- m3 W-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v( }8 |7 J% N; @

% T* |2 V9 p! ?- J0 n0 ?! N( i& E4. 教学的任务, s* q% q* {: r6 h8 ~1 I$ H
6 y# W) q  }- }- K+ f' {, G+ i2 o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8 I8 H6 d# t$ H; {4 B

1 m0 c3 [. P& K" m( _% j: [! P(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 G9 A: |8 e$ C" r7 \: ^6 j
) H  z5 y, O4 M7 S& I* J; f(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 v$ t3 ?0 W' T9 B8 P- O) N7 F& b; m3 |, x0 a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 z5 c2 O' i' C& A) k+ V9 S! {$ h5 f  \: j
(二)  课程与教材
% {- T" ]* Z/ {2 S* J. U& A+ U! o- y3 g- A. n
1.课程的意义5 E1 b, O& j& h! {) G5 c* {

2 H" |0 n, R0 O( s0 U) z(1)课程的概念0 e/ R( r' q' ]

! w5 o4 u/ W+ {; y  K- |, B, }; o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 E3 @, z  V8 p4 f1 j
- S2 u8 S- N9 v* L3 M7 O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 O7 {1 C9 H  o8 s
: ^% P2 a, F( {! K2 \- E9 ~* j(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L; L4 G1 X, E! ?4 [+ G
0 m+ ~" I) G$ z) T7 a4 p4 f6 C8 {(3)课程的意义
8 h2 Q/ E# ]8 M2 G
& a+ a: b9 ]( N, C2.课程内容+ ]; [3 ~( F$ `  |5 d

: v' Y+ s7 D8 j5 A5 o! {* D(1)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p0 ^4 U; G$ M6 ^) u

5 S$ W$ G- r) G4 o(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
1 ?: M8 B3 L' n  ~1 V0 j  P: O6 H* I: m$ ]# w
(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8 x, ?% ?# P- W) n  f0 Q0 V- M( |

# r& c& R/ k5 l6 a3.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 b0 E, p+ G0 w3 \& R3 |  n" c1 c9 L  X- {$ X0 l
在我国,课程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9 a" T9 y8 p: z3 c) @$ j" x) ~1 Q( i1 o0 P- _
(1)课程计划
5 M7 C( k9 n' P7 G2 B
% _. j8 ]; {  X( O①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何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课程设置,课程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③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教学为主,全面安排;互相衔接,相对完整;突出重点,注意联系;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1 ^1 v6 I% D2 o  ?: j. X: J" m& B4 a2 a6 w# o% y; F( ^
(2)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u8 V2 Q( X4 Z5 @; f" _  f
, j& p& L) U4 j* o
①学科课程标准: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一般包括说明、正文两部分;②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声像制品(包括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象带、磁盘、光盘等);③编写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同意;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④教科书的编排形式。
" O, E- J1 Z- c# ~- ^! {; P
" X$ v$ i- M! T1 U4 k4.国外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1 o$ V7 P5 q- i1 C4 ]- D

/ p; t/ e8 }( ]: H+ Z! U. f5.我国当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t+ s! F: [( a# P

0 `  Y$ @$ V5 f( k9 k' }9 o(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z8 T+ `' P: s) C7 G& E  v3 y

$ P& @9 Y4 q, B: L' `4 F①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②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③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④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⑤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⑥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
( l3 l  x* d; r$ \1 }/ ]. I+ E( Y/ p+ r9 ~- ^
(2)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T4 Z! T, b/ J, u

  L" J6 r. z7 ^6 N9 b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②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③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住。+ w  l( u+ c; K2 M$ h; O& t

  {& d; j1 P5 M! b2 f3 M# c# ]3 d$ s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h% g& a, U6 W1 W( v  |# N# e
! p$ A9 O' Z0 K+ ~4 _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Y6 P3 g- V$ q2 {7 A% M- L7 W( c
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了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一些新的要求。
$ O6 ?! \* j, A' X
1 h  k0 V  o* f1 ?' }(三)  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
1 M9 h; c* e6 A- b! ?, f1 Z' s% G  @
1.教学过程的概念
% I& @& D& Y6 V! b0 {; L/ }& G% k( H# v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 u( R& k9 x; @# p2 w6 J4 _) a
( I4 H! O! k) k! [2.教学过程的本质& r1 Z9 k: k6 S8 W
/ O( ?/ d1 e7 B2 M6 L# D6 I0 v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o, C! W  e. f0 _$ d+ _* B  Z7 _
- s4 D9 L7 l1 s1 ~5 F/ y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8 J$ E- ?% g/ A! {$ n) ?

1 ?6 ^4 ^( {! |) W+ u' n$ N1 V, i(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8 l& s, T# Q) [& H/ T) F# `: v, ?) u3 _' K8 k" G4 D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5 Y; g# a! I: m; b2 n
0 Z( y% j# v1 [$ A" k(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 \. Z; `/ `% y% b# d/ D  c* L& J
/ }, H: i( x( m& I$ I/ |2 g(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H5 d' j# Q( g. n+ k
6 G! b  |4 ]- v6 V3 d7 `* o8 ?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d+ X* T, y+ K$ N: N

: s2 d5 C4 c4 {; y' ^3 }- j- ^(1)激发学习动机$ K, P' u+ v. j) C( l: U

2 g# s2 ]+ i2 w(2)感知教材' T. L8 m. c3 D) W0 n$ o0 C

2 X. |( l4 Z% ](3)理解教材: H; g) y3 ~* [+ ~2 c
# x* d  ~: i: K* n. s# E( |; h( }
(4)巩固知识0 I2 n1 X) q- H
, B5 l- s5 G' I7 l; T
(5)运用知识) X8 p$ Q& C2 ^+ U# }4 w
2 h3 P& A: j0 `
(四)  教学原则1 S0 Y% }! C4 U. t4 S& [* ^9 t

- o& q* u0 t$ l2 ]* ]1.教学原则的概念% o  A) Z6 [* K9 O

- O4 c2 Y/ M! H/ u$ D1 x0 o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5 s  T9 H' q1 }2 J
7 b; Q. F& L5 ^9 p6 g, F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s! y6 `( q/ q; k5 N

' t* w+ N& X5 f% f5 h' I0 j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是人们制定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同的教学体系有不同的教学原则。
, K- I- o: L1 z/ j) k! k* ^/ k6 l6 c' b; ^* T3 V
3.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D1 \6 h% M2 v% x: s1 m6 d

: P& r$ C  H5 s) s(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8 O/ H, d; @3 d: G$ D8 D) G: Q5 ?
①基本涵义;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 ~* a1 D' R& m! j2 u5 F
/ Z- I/ y8 M2 A8 ^8 R2 N2 i(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 k) e& p& J4 `. l+ w8 q

' K& {, n3 ?! m①基本涵义;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r2 q+ K# \2 X3 i0 u2 T

$ ~  ^& T. F. _, Z9 k. t(3)直观性原则  T) t) |! r0 \( ?
; I0 ^  j) C" u. ~+ W8 \$ G" ^  z- J& {
①基本涵义;②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③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 i8 E) H6 B! t# U
$ P; `( g" J: y$ X(4)启发性原则
1 r' K* _7 i8 y5 G
' g; Y! W! W, M- W3 b2 Z! ~①基本涵义;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 t4 V# z! G1 N. V# Z8 @- D  t
- ?6 O& j! i  Z" W$ T/ L5 ?(5)循序渐进原则1 F  e" C  H( Q+ u" ]

& ?" u1 c0 V3 e3 g8 v! a$ }     ①基本涵义;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C, M/ @9 {# N# v8 m

' T& [# q4 F9 m' O* P6 Q; F0 A(6)巩固性原则
3 @6 f: M+ R" h
! C/ o" V8 \- C" k5 l①基本涵义;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7 J( c; }/ }" m) T* _/ ]

3 ~$ N, G; \0 N5 E. U, K(7)因材施教原则2 @! O- G7 T4 M" O) A
0 ^1 S2 A* K+ S" o* ?
    ①基本涵义;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3 01:44 , Processed in 0.1962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