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回复: 0

[说课] 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大雁归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雁归来》说课稿
& A% p0 z3 R8 O% {( z  一、说教材:8 p( V1 [; K( \' W1 v
  《大雁归来》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这一单元是以人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中的“关爱自然”单元,这单元是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而这篇文章则是一篇自读课文,篇幅不算短。内容上虽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但同时又象一首抒情诗,有人把这篇文章读成了说明文,我觉得思想度不够,应该读成散文比较好一些,因为作者作为一个爱鸟者,他抒发的是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与一般的动物写作者是不同的,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鸣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和作者一起去“观察”(大雁的飞翔、声音)到“思考”(大雁世界给予我们人类的启示、作者的思想观念),由浅入深、由文字到思想、由感性到理性,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到作者看待自然万物时的多角度和大视野,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界美好和谐的画面,且能给予一种思想上的“碰撞”,改变一贯以自然的“主宰者”身份居高临下审视“自然”的视角,学得一种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我以为,这才算读透教材。
1 `6 \( @: b2 G7 ^- @+ ?  结合以上想法我设计本课如下教学目标: " s, H$ p  u% Z0 h6 i: q
  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学会运用。②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主旨,训练概括能力。
7 S" V, q% m6 `/ X3 ]; R% V  过程与方法①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②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4 o# b$ Y4 o6 o% G' M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珍爱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 [0 u2 i5 ?: m) d  重点: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而非讲授大雁的知识。# i9 D0 \+ `/ ], D! L9 }1 P/ M3 x
  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疑难句子。6 |( _0 O2 D5 Y" q8 T( s
  学时安排:一课时( t( S" p- u0 ~; t, z/ |: q! C) v
  二、说教法、学法:  d3 T0 n% q+ a5 F5 o% Q
  ①结合学校课改要求,实践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配合多媒体演示文稿与黑板的应用。整个教学借鉴“三读法”突出层次与板块、梯度与效度。
! Z5 `/ m) w1 [  [2 x- r3 C  ②以四人小组、同桌研读交流探究法为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能力,大胆冲破心理束缚,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与见解。
" e, f8 J: z3 R5 D( P) m  三、说教学过程:/ r9 {& D! n( @$ X/ ?
  ㈠、出示课题、大雁图及导入语:. `2 N/ B! e# {/ E. q  A; E
  每当萧枫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一般,行动划一。 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大雁的记忆。(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猎奇之心)2 @5 D  ]6 i6 w9 p
  ㈡、介绍作者:(理由:国外、特殊的环保情怀)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他是一位热心的观察家,敏锐的思想家,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如歌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此书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被誉为“绿色圣经”。《大雁归来》是该书中的一篇观察笔记,文章内容具体详实,描写生动细腻,情感真切动人,又包含有作者理性的思考。(出示作者画像与《沙乡年鉴》一书的封面,给学生直观感)
2 _% L3 {) f* E* t  ㈢:出示学习目标:①初读课文,感知生字词;②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大雁的特点;③重点语句读,感知文中的优美语言与作者的情感。
- d. w) u4 Q8 F4 j; s2 c/ T  ㈣:1、一读指导:快速阅读全文,注意时间,一气完成,标记出陌生的生字词。
4 E! F) E5 U9 q: @: g7 s! P5 r  2、一读检验:
8 W" ]  @+ q6 O$ L  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雾霭、窥探 缄默 狩猎 凋零 滑翔顾忌
3 S  ]2 v* r7 H2 H3 |6 N, u4 d" ?  ②解释下列词语。凋零: 迁徙:缄默: 窥探:雾霭狩猎:顾忌: 目空一切:1 J& r* |7 ?" Z+ x1 l) a. G
  提问与点拨:①迁徙(xǐ) 雾霭(ǎi) 窥(kuī)探 缄(jiān)默 狩(shòu)猎 凋(diāo)零滑翔(×iáng) 顾忌(jì)" W6 p( Q7 N1 _( U" `$ C: F
  ②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狩猎:打猎。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 i+ N# k- n" i9 i, ?8 ]. \2 Q  (关于对语文知识的检测,我想说明一点,我们现在使用的教科书几乎是从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宏观角度让学生总体把握,而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少之又少,课后“研讨与练习”几乎是清一色的理解分析题,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该教材对语文知识有忽略的感觉,新课标也提出要淡化不等于忽略。所以课堂上的双基、语法、修辞有时必须穿插一些,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
" ~& q5 U8 w5 v, }, l' i0 m- n  ㈤:二读课文指导: 同学们要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要点,把握文意。完成思考题:①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②为什么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不准翻阅资料书,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先自主思考,依据要求再小组或同桌交流). @& d+ W: M* {) W7 P: F. I
  提问归纳:' y: O( g' g: T* H' x4 j: X( e$ [
  1 、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8 t! o) J5 ~" v0 O' R
  明确:①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②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③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④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⑤爱寻食玉米粒。⑥常六只列队飞。 ⑦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闹。( f# j! Y, L9 T8 t
  2、为什么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3 K& q: Z6 _1 ]  A$ c' ~- [
  明确:课文中说明大雁知道威斯康星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而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不是偷偷摸摸的,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明大雁知道法规,在春天的白天放心地活动,觅食。
, m$ a8 \* f+ n+ _( D  ㈥三读指导,品读赏析文中语言与作者的情感。有人说这篇文章是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请同学们选择这两点中的一点进行探索,探究方式:例子+评定。(有难度,可适时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 e; ]; w1 |( T, ?; T  明确:(1)品味形象性:明确:本文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如:春雁归来时的热情低语,向水洼池塘问好,觅食前后鸣叫,似乎先有场辩论,返回后还会论述食物的价值;晚上大雁群居沼泽集会,发言,激烈的辩论,深沉的总结,稀疏的谈论,形象的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另外,衬托手法的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如主教雀、花鼠衬托大雁的坚定不移,乌鸦衬托大雁飞行路线笔直。
0 H7 U& f: }! O0 X. P  (2)感受抒情性: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N1 z- x# `* S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6 Y# z% z  ]% N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 Z( V/ j0 Z/ g7 r  3、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t  D7 a7 g3 q- @# R
  4、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8 N- ?$ m$ ^' J+ [9 ?& }  5、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g8 o2 Q2 u8 T
  交流提问明确:1.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2.古来的大雁让香蒲乃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3、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哀伤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到愤恨。4、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赞扬、钦佩、崇敬之情。5、春风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方,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她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 g7 `# A- G/ w; Q5 G3 N  ㈦当堂迁移训练:9 F/ f5 A8 t! q# n- q4 y
  1、作者对被人类猎杀了亲人和伙伴的孤雁而伤感,这表明了作者对猎杀者怎样的态度呢?又说明作者希望人们怎样做呢?2、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保护野生动物有什么意义呢?  f0 V7 J, S! _
  明确:8 [: q& A" S  y: u; B' ]
  1、 ①对猎杀者的不满、谴责和愤恨! ②希望人们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 4 }4 Q$ b3 ]' ]; a8 Q. q
  2、 ①可以保持地球上的平衡生态。 ②可以使大自然保持丰富性和多样美。③可以为我们人类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欢乐和情趣。
$ B5 M; X* t& M; v  ㈧布置课外拓展积累:古人也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在古诗词当中也经常出现,你能否说出几句?
/ S* S0 S2 g' u  提示:
% e0 |4 M5 `. h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0 l4 n) h0 ], D! \! a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 D$ i, P+ g5 t6 k4 y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 B6 I+ L" }- i% a3 f, g8 K;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6 H; s6 I$ w  i$ S, Q& Z9 K0 M/ s  ㈨课堂小结 0 i5 n9 k! X8 l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作者写这篇文章也正是呼吁人类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它们,珍爱它们,与它们平等和谐相处,才是我们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保护野生动物的小卫士,做一个环保小卫士,为建立一个和谐美丽的大自然而共同努力!
/ e9 i/ e& y; Q  f  四:说板书设计:(略)
) I& W1 o2 Y( C$ P. O  五、说设计思考: + a' }- d) U! |$ T. F! Y+ L
  我设计的这节语文课的理论思考为:①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与提高,尤其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并且充实词语积累量,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这一切都应在保证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实现教学目标。②试着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读法”“板块式、层次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渗透新课改理念,又充分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整个教学设计呈板块状,合理而有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突出基本能力培养,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又强化“双基”训练,重视知识积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重在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励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文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解,实现了他们情感的迁移、能力的提高、语言的积累、学法的指导。让我们的语文课有语文课该有的“本色”,有语文课该有的“深度”,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积极、和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有效性。③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充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5 ~/ \! c: ]+ K育路网编辑推荐:
3 m( ?4 F3 ?/ X/ W1 o3 b6 A+ K! A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数学说课稿:因数与倍数 & I7 }% c8 N' M5 y2 l
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观潮
. P$ L+ J5 s5 g8 o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我的第一本书 , o0 i$ [, i$ q/ l- T
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雷电颂
( z" a& R# t$ n! B8 K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大雁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0 04:05 , Processed in 0.3500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