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9|回复: 0

[说课]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道士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士塔》说课稿
5 \" g+ N7 M: ^4 H  Q  一、教材分析  L  C' D# v- S1 @
  《道士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现当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从而实现能力迁移,完成阅读教学在高二阶段安排的“着重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任务。
6 a/ f: W0 K4 M" |: _4 D, C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3 q! \( B' b/ ^1 l1 V
  二、教学目标
* i6 y0 j) Y# [- J; [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本文特点,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4 Q3 m3 H& a. Y& j! k6 Q; n3 C  1. 了解敦煌文化的悲剧命运及其发生的原因。8 |4 N: J. V2 C- B7 R$ ]0 Y- {1 r8 A/ @
  2. 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8 z+ f0 ^5 O+ a1 x+ R2 e9 x
  3. 品味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特色。
( b* o1 Z2 ]! a9 i/ T  三、教学方法
8 `. q3 P9 d9 m. z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读”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 W; r# u( f+ m2 O7 @  i  通过文本研读,了解敦煌悲剧的历史,感受作者的悲怆之情。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N. N( f8 G- c' w
  四、说教学程序
5 V* U6 Y6 m2 Q) {2 h6 U  (一)导入新课! h9 U8 k- |4 N9 @3 z* V
  1、文化散文的教学,必须让学生有身心的投入。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意境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一组敦煌文物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情境:这么珍贵的敦煌文物,却大量流失海外,我国研究敦煌学的专家们只能凭借高价买来的影印本或缩微胶卷,在放大机前展开自己的钻研。这是一种怎样的屈辱,一种怎样的悲哀啊!在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中,作者用沉重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这一文化浩劫, 展示了那触目惊心的一个个片段。
: R5 H% v  M: m7 c. N  2、作者简介5 `  j8 w% N! U, @# |1 b
  为了让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有所理解,增加对作者的了解,我首先对作者做了介绍。余秋雨,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艺术理论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 z  W* z; n% H" e( y
  (二)研读文本,问题探究2 @2 F# Y' X5 d3 w
  1、课文共有四个章节,请速读全文,拟写标题。9 B# w: H6 Z3 b2 F  q0 M, T
  明确:(1)悲剧与小丑 (2)刷把与铁锤 (3)混蛋与强盗 (4)仇恨与奋发9 r1 n/ ^2 c* c: S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悲剧”?“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0 Z% t7 ^4 G6 a
  明确:敦煌是中国和人类灿烂的文化瑰宝,但是外国文化强盗只用极少的钱物,用欺骗的手段将它的大部分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掠夺去,以致今天,中国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院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来研究,这怎能不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x* Q4 ^7 w5 ~. Z; A4 S  k
  作者怒王道士之愚蠢、恨清政府之腐败、哀国宝之丧失的沉痛心情溢于言表。$ W0 h: v  o1 y, M7 y) W7 H" C
  3、为什么说“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3 H' W/ M. Y% M0 \% S
  明确: 一个愚昧的湖北农民,却成为莫高窟的主持,把持了中华民族最为灿烂悠远的文明。为了获取满足私欲的钱财,他用大量珍贵的文物换回了少许的钱财。这无疑是一个小丑式的人物。但敦煌文物惨遭劫掠,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8 g/ ~. y; N! l) B) w% F. Y
  4、王道士这个小丑的主要罪行是什么?
  B* `% H0 H# [  明确: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状主要有4点:
, y( N5 @. Y/ H- j/ [7 P  l  ①他往洞窟中宝贵的壁画刷上白石灰;②他毁掉珍贵的雕像,塑上天师灵官像;③他把经卷随意送给官员;④他以极低的价格把价值连城的文物卖给外国人。, Q. ~: s: P" b0 ?( `9 D
  5、读第一二部分中的有关王道士的描写,指出他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对此的态度。
# D2 b2 P8 h$ D8 n( U9 o2 O  明确:无知,愚昧,猥琐,却自鸣得意。
9 F. p% h; B. Y8 {+ a' w" j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用详细的笔触描写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愚昧的破坏行为。当时,正是西方的艺术家们风起云涌的新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地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地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作者既感到愤怒却又无计可施。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表达了自己的痛心疾首。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进行嘲讽。
' X$ y2 ?+ `/ C  e6 Y8 f/ D9 }  6、王道士固然有罪,但作者却说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为什么?" W* n( b) E* B! V  p5 I/ |
  明确:王道士只是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无知、愚昧、贪小利、畏缩,要让他来承担这巨大的文化重罪,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那么,谁是敦煌文物被掠的罪魁祸首呢?9 S8 ]4 N8 n# V; q% [. f
  在第三部分,作者的批判锋芒进而指向了整个腐朽的清政府,指向封建社会制度以及腐朽的统治阶层。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员重视的心态去努力,却一直徒劳无功。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却是风尘仆仆赶来的外国冒险家斯坦因们。在重金面前,王道士经不住诱惑成了贩卖国宝的同谋。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拥有所谓“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则表现出令人扼腕的腐败与渎职。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无论是略懂文物的道台,还是为押送犹豫不决的巡抚,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这种触目惊心的罪行,更成为作者批判的中心。* j" d4 i8 l5 S9 u2 T% H
  7、从课文找出并体味作者愤怒批判清政府及其官员的句段。
8 V$ j/ K. D% v4 x: \  明确:(1)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里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 p) n, u$ J: b' [4 S( m3 n  [9 P  (2)第三部分第3,4,6,14自然段。 (3)他们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4)偌大一个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 l* h! M  ]0 f, ~$ U1 B  8、朗读第三部分第8段,外国人骗走的文物清单。老师投影补充:外国文化强盗掠夺敦煌文物的罪行,联系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 b9 h0 W: t# q* P* x. _4 G0 w5 Z

, y/ C, O- J. S. r& I% w4 ?; J  1908 年8月3日,法国人保罗·伯希和进入藏经洞后,用整整3个星期,以每天1000卷的阅读速度,翻看了所有写本和绘画的每一张纸片,最后仅以500两白银为代价,骗走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贵文物,其中古藏文卷子2700卷,其它类3900卷,装满十辆车后偷运回法国。1 O, `. J" `9 R) j. A0 I8 R
  美国人兰登·华尔纳是最后一个成功的劫掠者。1924年,他用胶布和特殊的化学溶液剥走壁画26幅,其中就有极珍贵的323窟唐人画《张骞西域迎金佛》图,及几尊极为优美的唐代彩塑。当时,“华尔纳的心情是十分不安的,他深知自己所干的事情太有些无法无天了”。
( R. n7 ~5 w- h# Q/ h: H8 _) V  1915年,当斯坦因的45头重载骆驼满载着141箱中国文物,排成长长的一队,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车驶向西方时,其中一头骆驼背上四个古怪的大木箱,装的就是敦煌文献。
# Y7 m2 U4 Q7 M' }& v# n; x! W  9、为什么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 y) J, Y2 ]$ @# {  明确:他们化仇恨为力量,要让世界知道即使敦煌文物被外国文化强盗掠夺去,但敦煌学仍然存在中国!他们表现了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值得我们学习。/ V  g* {1 S5 ^% c4 a. R
  (三)品味语言
  V9 [% `# ^; B! ~: ]  厚重的文化内涵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而品味散文的语言,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正是本单元的训练要求。为了完成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的教学重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赏析本文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
2 s( M' H' ]) k. l. O9 R  1、细节描写的句子。如:①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看有点眼花……②当几面洞壁全部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 |! Y: h5 d8 f7 j9 O6 ~0 V
  2、含义深刻的句子。如①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只是一片惨白。②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 m% u; |% V7 h" G" @  3、直抒胸臆的句子。如①“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呀,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②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 K; Y! i& n, l. x0 J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赏析指导,学生能够较完整地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从而较好地完成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
" R4 h4 ]" B: n0 S6 q6 c* G  (四)总结3 B! ~( J( Y" h# C& W8 e. K
  作者将充满诗一般激情的语言与沉重的思考结合一起,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分析了造成这一民族的悲剧的原因,表达了极其痛苦愤怒而无奈的心情。值得我们为之反省。
, G- m" T* b4 W6 [" I7 C  道士塔是历史的遗憾,可当我们静心回忆历史的时候遗憾又何止这点,一夜化为乌有的圆明园,一夜烧成焦土的阿房宫……每当想起这些,愤怒与惋惜之情总是紧紧交织在一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失去的终究已经失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汲取教训,站立起来,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度重演!! p6 \9 Z3 G: t$ J
  (五)布置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1 00:58 , Processed in 0.6164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