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7|回复: 0

[政策规划] 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精讲班第4讲(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7 11: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基础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运行表现,包括整个国家的产出、就业和价格;微观经济学是关注单个产品的价格、数量和市场。宏观经济学重点关注整个经济的短期波动(经济周期)和长期变动趋势(经济增长),其目的是帮助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减少短期波动的影响,保持经济稳定,以及推动长期的经济增长。
一、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U][/U][/B]
(一)产出的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一国产出最全面的指标。
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以上)的经济单位,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也包括住户。非常住单位则是作为国外来处理。
从价值形态看——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即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l从收入形态看——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l从产品形态看——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1)名义GDP、实际GDP和潜在GDP
名义GDP是用实际市场价格衡量的GDP。
实际GDP是用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来计算,被广泛用来监测一国的增长情况。由于消费模式、经济周期以及经济政策等变化出现较大变动。
潜在GDP是指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是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国经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它由可获得的资本、劳动、土地等投入和技术效率决定,呈现缓慢而稳定的增长。
(2)GDP的3种核算方法
1)生产法:对经济中所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值进行加总。
GDP=第一产业(企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企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企业)增加值
其中:增加值是企业产出价值减去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价值。
2)收入法:统计一定经济时期内所有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加上折旧和政府间接税收入。
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旧+间接税
间接税是指可直接向消费者转嫁的税种,如关税、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等。
3)支出法: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和。
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
2.国民生产总值(GNP)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
GNP与GDP的区别:www.ExamW.CoM
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人等形式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上述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区别,即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可以简单地认为,只要是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都记入国内生产总值;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5 12:06 , Processed in 0.28720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