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回复: 0

[政策规划] 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精讲班第5讲(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7 11: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节公共部门经济学基础
一、政府干预的逻辑依据
(一)由于市场失灵导致的效率损失
市场失灵,是指那些只靠市场机制达不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况。导致市场无法取得最优效率的领域主要有三种:
l公共产品(如国防);
l外部性(如污染);
l不完全竞争(如垄断)。
(二)公平问题中华考试网
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带来公平的收入分配。
经济学所能回答的是不同收人再分配方案的成本与收益(有效性)问题。
二、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
(一)公共物品
1.排他性与竞争性
l排他性,只有对商品支付过价格的人才可以享受,可排除他人分享;
l非排他性,指不可能排除拒绝支付费用的人共享。
l竞争性,如果某人已经消费了某种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这种商品;
l非竞争性,某个人消费物品的同时,并不排斥和妨碍其他人对其的享用。
2.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资源
根据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将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资源。
(1)私人物品是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2)公共物品是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的物品。
(3)共有资源是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3.公共物品的特点
(1)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从而私人部门不愿生产或无法生产;
(2)由于靠私人部门提供公共物品,通常会产生供给不足,从而必须由政府提供,或政府介入以鼓励公共物品的生产。
4.混合物品
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少而又少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只是程度问题。同时具有一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性的产品被称为“混合物品”。
5,共有资源
共有资源是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一个人消费公共物品时就减少了其他人的使用,但消费者往往并不考虑对他人的负面影响,因此共有资源通常会被过度使用。
(二)外部性
外部性(或溢出效应)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市场交易之外,强加给其他人的成本或利益。
正的外部性是指带给他人的利益;负的外部性是指强加给别人的成本。
需要政府的干预来控制住负外部性,包括空气和水的污染,药物、食品不安全问题等。
(三)不完全竞争
当买者或卖者能够左右一种商品的价格时,就出现了不完全竞争。极端的情况是垄断,即一家卖者漫天要价以获取暴利。此时,市场机制将失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5 05:34 , Processed in 0.33912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