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5|回复: 0

[心理咨询师] 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第六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7: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心理咨询师考试,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询师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0 c& k$ A. f: B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 ]/ G3 U& K2 n+ a6 e1 l7 t  复习提要
, L5 z; ~2 L/ X0 @  本章主要介绍了知识学习的基本概念、知识的获得以及知识的保持。
3 V1 w& S7 d) l3 g8 w( o0 Z  知识点梳理
+ o8 [/ X' r/ ^' y9 {, h! H. ^  1.知识的类型$ H5 N6 ~  y% _% s6 j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 O% y! U5 k3 B  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V8 g; E0 _/ D$ d- K" A$ L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
! N) @( U& q5 P. L: O' j4 {  2.知识学习的类型
! o' H8 \" d7 a5 ^% P2 ?! x: d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4 @# h5 X- y* N( I" Z) s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 r* L* M/ b& Y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指学>-7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j. e" Y% N0 `* A" M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 z$ I: P; k2 T' r* c7 h; `, V  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 f- e: B4 r9 I& A) C% j  n2 H' f$ u, P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 S4 r* n) n2 V1 P2 o  3.知识学习的过程; ?, C4 ~" S) j3 \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 K" R( @8 Z. j
  4.知识学习的作用3 }4 _4 c) O) N7 ~1 x( i( w
  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3 Y6 ]3 R# a6 P; ?
  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 _, e* M$ O6 l9 Y' H! @- S
  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 k. e* k$ _: U0 F- b; r% s7 d+ Q* z- w  5.知识直观
$ o- o4 m1 S0 ]; z- {& F  (1)知识直观的类型( y& Y* e" R( M+ a! P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H: k, w" k/ v1 g- s
  ①实物直观
4 a) j4 p9 t* a1 c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 |& d) ~; M/ y# d: K( T% s  ②模象直观
) i- q" f' `/ m3 {' }/ ^: m& v  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B3 u( I5 u4 T3 G3 M7 J
  ③言语直观7 H/ B5 L% U. q: Z# u6 U) U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0 l; I2 g& P/ h5 C  _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7 p3 u" H9 S% l. J' s  L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 J$ {2 L+ Z0 j; O5 E! |  ②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与模象直观)的配合% O; s& w3 g$ r6 J% u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H5 c+ o" H2 J  O9 r6 r" J
  感知规律有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g, }, J: y" k1 q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 N$ }+ K, l' @0 S) V$ |3 v) p8 ~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I, u" w( _  ^! t
  6.知识的概括0 T/ V* T; M! o0 y! b0 p# B
  (1)知识概括的类型
) ]8 P, ^; @: x) U, a! T) W5 L" j  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9 G* D& F- E4 C& j  (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2 Q7 g& {6 u3 @0 j9 E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6 c- r  l8 ^, f5 n) a
  ②正确运用变式
/ N0 G& \2 P5 Q  ~' \: ^5 l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G  x5 H0 l! g2 q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d7 o( Y( X3 Q, K3 a0 @4 n% K4 @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i+ q4 s1 d9 N, c4 U3 S* j( `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T0 D% K9 K7 _4 O8 b
  7.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 v* n' D5 D, z; ~7 V- H' k  (1)瞬时记忆
# ^/ J4 i: p- \6 v2 D2 n  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7 v2 R+ d' w1 @. f: T
  (2)短时记忆
; J- _; A5 R4 [0 ?) b+ j6 p7 E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2.5到20秒,一般不超过1分钟。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 W+ ^, C2 e) d! W! o
  (3)长时记忆+ q9 L" V( Q2 z- p# P' i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4 w2 l7 m# ]- ^' Q2 D3 ^- m4 K* D  8.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1 b: s8 ^0 F" x! E5 p6 v# k! u3 A
  (1)遗忘的进程
. n) I2 ~6 P0 V' V  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被 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n& n$ h2 v4 e. I! e1 l/ A6 Y9 @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6 q# A- M- B* n$ _2 A' g3 h
  (2)遗忘的理论解释
. T% [( s! T. o( a  ①痕迹衰退说
/ C. i3 g+ l8 E" P. ^" N2 c5 e) b; @6 m  ②干扰说, N, {3 t2 }+ @
  ③同化说
; W; T: I5 |; D9 ?! z. ]3 |9 e* e  ④动机说0 C7 ~1 p5 {- A$ [) H
  9.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C0 q4 ^4 Y+ \" P# K  (1)深度加工材料
7 n& z9 l! U4 L  (2)有效运用记忆术
9 J& o0 U+ A% [' m  (3)进行组块化编码+ Q0 R+ x; J5 Q6 l
  (4)适当过度学习6 ?% f/ d" p# G
  (5)合理进行复习
  n7 K$ t0 z9 r$ `7 A  ①及时复习, s) O+ [9 n  D2 c# @  c
  ②分散复习
! v7 J* ]: l- b8 X) Y' v  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 k& ?5 ?% \  W* C5 @! V
  重点难点提示$ a# k% ^8 L+ H2 r) m. k/ D% n
  重点:知识学习的类型、记忆系统及其特点、遗忘进程特点及遗忘原因、记忆规律的运用。; Z8 E$ X5 q% N, A# R% l, a* H/ c
  难点:遗忘原因的理论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1 14:09 , Processed in 0.2843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