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5|回复: 0

[心理咨询师] 2012心理咨询考试《心理测验学》笔记讲义(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7: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智力测验
$ ^& d/ _- A3 T+ o$ T. V! S  智力的概念及智力分数
9 f$ i% {- y8 g4 p. k  一、智力和智力的构成理论9 M- `9 l* g. X# v0 ^
  1、智力(简答题)
+ G$ I' f# J4 ]  v6 `7 g; ]2 p2 f  (1)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推孟认为,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与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法国心理学家比内把智力解释为“正确的判断、透彻的理解、适当的推理”能力% B( J- A  F8 j$ o3 [2 n
  (2)智力是学习的能力(伯金汉):“智力就是获得知识及保持知识的能力”(汉蒙)。" D( N6 Y* [. a7 @. A/ _
  (3)智力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智力是个体有意识地以思维活动来适应新环境的一种潜能”(斯特恩)
$ Z7 o6 N- D2 T. x6 L' Y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大体是学习的能力、保持知识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及应付新环境的能力。, p/ H; Z* ]' n1 K) l+ L1 S
  3、智力结构理论:(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智力主要是一种普遍而概括的能力,他称这种因素为G因素(普通因素),另外人的智力活动中还存在着S因素(特殊因素),个人的特殊能力,只在某些方面表现。(2)瑟斯顿的群因素理论:与二因素论相反,智力是由一群彼此无关的原始能力构成的,各种智力活动可以分成不同的组群,每一群中有一个基本因素是共同的(3)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智力结构应从内容、操作和产品三个维度去考虑,并用三个维度的立体模型来描述智力的结构。其设想,没一个内容都可以运用不同的操作而产生不同的产品,可以得到4*5*6=120种单独的智力因素。(4)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由两种成分构成,一种是流体智力,一种是晶体智力。①流体智力:是人的一种潜在智力,主要和神经生理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很少受社会教育影响,它与个体通过遗传获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联系。这种智力几乎可以转换到一切要求智力的练习活动中,所以称为流体智力②晶体智力:则主要是后天获得的,受文化背景影响很大,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是流体智力运用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产物。这种智力表现为来自经验的结晶,故称晶体智力。; ]& A  b& t, ^$ ?; J# i% V: E
  二、智力及计算方法
4 _; i+ e2 @' D  1、智商的提出:1904年比内与其助手西蒙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1908年第一次修订,修订后的量表首先采用了心理年龄,或称智力年龄的概念,简称心龄或智龄。心龄不能表示聪明或愚笨的程度,如果要比较不同年龄的两个小孩子哪个更聪明或愚笨,只用心龄便无法解决,这样就需要计算智力商数了
$ S/ D2 H- H# b# u& R, K' K0 Y  2、智商的计算
, k$ J- y( ?$ h  (1)比率智商: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提出,是心理年龄除以生理年龄所得商数,即为智力商数,或比率商数。! K5 C; n" A" g; x! R: V
  a优点:比率智商可使不同年龄者的智力水平相互比较,可以表示一个人的聪明程度。0 z/ q4 V4 D* J* O" a. ?% S
  b局限:认得生理年龄是与年俱增的,而心理年龄并不与年俱增,特别是到了一定年龄以后会产生稳定不前甚至下降的趋势,这样就会降低IQ分数,而不能正确地反映出实际的智力水平,故它不适用于20岁以上的成年人,现在很少使用。
# ]: ?3 l) o/ ]" U  (2)离差智商:韦克斯勒提出离差智商的概念,是采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表示被试偏离他本人这个年龄组平均成绩的量数,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1 ^9 ~2 _. h2 F
  1960年推孟在修订斯坦福-比内量表时,标准化样本得到的数值,定IQ均值为100,标准差16.
! T- s9 ~6 k- D; ]2 ]8 O7 T3 b/ V  个体智力测验6 a. `- E1 ]8 D) j; V7 l5 H
  一、比内-西蒙量表% y! E8 k( W: H# |$ L1 l8 k% O3 v- Y
  1、比内-西蒙量表的发展:是智力测验中运用广泛、影响较大的量表。最早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蒙于1905年编制而成,称比内-西蒙量表。1908年比内发表修订后的比内-西蒙量表,将测验成绩用 “智力年龄”来表示,并建立了常模,这是心理测验史上的一个创新。1916年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推孟修订的斯坦福-比内量表最负盛名,史称1916量表,并首次引入了比率智商的概念,以IQ作为比较人聪明程度的相对指标。20年后(1936年),推孟教授和助手梅里尔于1937年第一次对斯坦福-比内量表进行修订,修订后由L和M型两个等值量表构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8 14:04 , Processed in 0.4921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