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4|回复: 0

[心理咨询师] 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重难点辅导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7: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心理咨询师考试,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询师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w( ]& _5 J" N* O7 j9 m! G3 X
      二、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 \% A! v0 F( \! k      (一)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7 L$ G$ X6 T) h& W5 Y, e      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学观
7 I9 M+ S0 K7 F9 J  ?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g9 p' A- [, P+ ]7 Q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 P, J1 S: H; ~8 B7 k' T& N4 A7 x' s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R2 R2 C3 G7 _& O3 j# i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是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也是最强有力的部分,个体的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X9 Y) o" u4 {) [
      自我,由于作为无意识结构中的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F' `! B; h  o) |5 V( Q7 H
      超我,分为两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其中良心是批判的,消极的,惩罚性的,他告诉个体不要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构成的,希望个体为之奋斗;超我和自我是人格的控制系统,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盲目的激情,超我则是使自我延迟满足甚至完全得不到满足;$ K" |+ I7 u* M  }2 s; z! x4 z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根据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7 _# F% T% s6 F- Q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出现恋母情结,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起);
1 ]$ c# n) _! j9 X4 V' [      (2)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 J/ {; B1 \# S& e7 w* v5 f      婴儿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 |( T9 L: U1 ?) l6 |  k      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b" V. D9 p  T1 ^& m
      学前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b* r) a/ r4 Y; |
      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u( s' _/ h8 {3 A% \
      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1 P6 B& e2 l8 v% q. M1 ~4 c
      成年初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B7 O, D6 v- a
      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6 D  Y: ], {2 W  h0 E5 E      成年晚期(50——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厌倦关,体验的智慧的实现;5 q* K6 R8 w1 t5 {# G8 N$ j
      2)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 Z4 z; m6 `5 x2 G7 v$ K* p
      (1) 华生的心理发展学理论2 s; c( M/ f& o, _9 H
      ①否认遗传的作用
5 Y3 N: y# c8 \6 m" V, k7 g      a.认为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 W' q- g/ h1 Q4 D% \5 [& d- D: |
      b.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7 o" g; q' }' L- G7 ^. F
      c.心理学应以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而遗传不能控制;) D! w; U$ J' ^8 @6 V: C4 z
      ②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1 j0 Z' q8 Y3 A; X2 p! q
      a.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个体行为上的差异# j! p; u* h# K; J& M' r* M
      b.教育万能论,"给我十个正常婴儿,我能把它们培养成医生、律师、人妻、蓝鲸、寺庙、化肥、奇点、童话、高压电、反物质"
( T6 U& ^* e# ]9 o) \: s      c.学习发生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I5 I( m; S% H  {
      (2)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斯金纳箱,行为矫正,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等领域)8 ^7 X% `  M+ W0 K
      a. 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 \+ z6 e- Q. b: r5 k1 A      b. 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为不被强化就会消退;
* q& s8 y8 l( N5 v- C/ a* d7 o1 N& {      c. 强调及时强化,强化不及时不利于行为的发展;3 e) u6 q' S% M7 A( d5 h
      (3)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 X9 a/ r* `9 ?4 F9 U, a5 o# S3 Y0 f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又称为社会学习理论,其中观察学习,模仿,直接强化,替代强化等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6 h' x9 l  N0 W
      a.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观察学习中,个体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而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其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8 K9 j0 {- E* p# I6 }, v* O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 e/ d5 {2 c; T/ Q
      班杜拉区分的三种强化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 l3 m6 h1 T! @( m1 @      b.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的作用;自我强化;" E, A$ R0 Q  p; s& l- W' L5 C4 B
      3)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8 C! l( x6 u6 w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具有了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就不像动物那样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工具的生产过程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是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物质生产工具本并不属于心理的领域,但它导致了精神生产工具的产生,即言语符号的产生,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外部世界,引起客体的变化,而言语符号指向内部世界,影响人的行为;2 {, j! U0 u* o% f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就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z/ H9 n2 b& ]7 Z% Q7 K4 I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心理活动的抽象和概括技能;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不同心理机能之间的不断变化,组合;- ?* J4 D. G$ H; a+ W
      心理活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社会历史文化——受社会规律的制约;通过与成人的交往掌握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言语和符号;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 {2 M$ Y6 k: a' _2 R, R
      同时维果斯基还提出了:a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儿童在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叫做最近发展区;4 h( _2 u: H& d- L2 a
      b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在内容、水平、特点和速度上决定着智力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 [$ n/ R2 r% @! G$ G4 [1 i+ O: N- D! e
      c学习最佳期限:是在最近发展取得基础上提出来的,学习任何知识或机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教学作用而不造成发展障碍,要让儿童在最佳年龄学习对应的知识。8 ^) w% o* X& R0 q
      d"内化"学说:教学激起并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而把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内部的财富。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心理活动首先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形成,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默默在头脑中进行。掌握语言和符号是内化的关键。( j" [) n3 p  v( @
      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w% s7 }+ H8 t; j' \+ ]1 g& v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知论"." b8 z4 a2 d! I/ O9 v
      (1)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而适应则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完成:其中,同化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机体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这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并不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
5 G- }  t$ ?  T; r, s3 c      顺应是指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个体创立新图式和调整原有图式;
- P/ g- n6 J( O* x      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平衡化,自然经验,社会经验;(成熟、物理条件、社会环境、平衡。)2 F. p4 D% O! A. s
      儿童的认知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点;, l6 v/ t( d8 N: g, U7 T" T. B
      (2)心理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形成客体永久性;表象思维开始阶段(19——24个月):a.有时不用明显的动作就能解决问题 b.延迟模仿能力的出现;
6 w7 J6 B- V6 M6 _2 V! d      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思维表现出符号性的特点;自我中心性,不能完成守恒任务;
! o1 Y8 I0 v% T$ i      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去自我中心化和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 W+ {; l: x" ?7 o. F% n' w4 G( W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思维的特点是抽象性;
+ a, \& h9 H& z9 p1 [      (3)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u; [+ H+ q( n' T% S
      a.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从而表现出各个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0 v' m8 e4 [3 C
      b.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
) Y4 I4 o5 b, O8 [+ q" V' D8 L      c.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交叉的;- I2 X4 v* A6 u* f$ z$ J
      d.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8 u4 c6 d9 n7 i# a% A! Z      e.在同一发展阶段内的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平衡的;
0 [" O* G$ Z& p8 T  U" f7 K      (二)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 `9 h: g6 u- v9 c* D3 J  }      1)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P7 E# ]- a7 a
      先天-教养争议(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发展是在出生之前就由遗传和生物因素预先决定的,还受后天经验和环境因素决定的?关于这个问题形成了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等不同结论。然而到了现代,通过深入研究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更多优秀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遗传与环境互相作用和影响,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发展,对于不同的心理因素,它们所起作用的比例不同。6 F/ C3 Q2 F( ~  ~" u
      主张遗传决定论的人物有: 高尔顿,霍尔;* i* a& E1 K9 G1 Z# N
      主张环境决定论的人物:华生5 T! a0 c1 J0 T6 e( `/ G
      2) 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k: O2 G( N$ D- Z: Y9 V
      连续发展理论:随着技能的发展和经验的获得,儿童以平稳推进的方式发展
: m1 ], M7 y9 f      只要给与教育和机会,年幼的儿童也能像成人一样行动和思维。2 \5 r! k7 S2 Z/ ~: q+ a
      阶段发展理论:儿童的成长必须经过一系列可预测但不可变更的发展阶段,发展到新阶段的变化是突然发生的
4 Y0 F+ f& M2 v7 W+ S      每个阶段儿童的能力有质的差异,环境和教育只能适当改变发展的速度,但发展的性质和顺序固定。! P: m6 m" G) }6 z, m+ C! X2 a. X
      3) 儿童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 r& B1 M! g0 G; m3 j      主动性与被动性的问题,实际上是儿童发展的内外因关系的问题。, m7 F! z1 G0 W" d
      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性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起作用。这里的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与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8 {/ s& }1 Z+ {' |$ }+ d0 g* ^      4)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1 i  C5 y2 J1 Y. {
      类似于维果斯基的"最佳学习期限".洛仑茨的印刻现象- ]% D0 t& L3 ~6 d( F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有某种心理倾向使儿童对特定事物或活动产生积极性和兴趣并能有效地对其认识和掌握,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会消失且不复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9 14:54 , Processed in 0.1829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