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1|回复: 0

[经济法] 2011年注会考试经济法复习商标法律制度(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2 20: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1 i& ?$ E+ E" b" n' y
8 f6 N" P# j, S3 T
  1.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 D6 d1 O" f/ q2 n6 X; i9 O( H+ V2 ~6 A: ?# s1 E6 ?. K6 n. y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9 `/ [& M. ?5 Y
5 E$ e) E; _% j; D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2 ]; K+ X1 m3 }, _0 P& |

$ X6 ?; p8 a( Z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 ]% y% M  x" o1 B! z8 r) ?7 n6 E# K# |2 u: A: U- O; S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 ^% E# _" f+ N6 E& a$ ?. h5 |/ _+ g1 D5 I4 C2 z- x% d1 ?) g0 z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6 N# s  z; x) H8 u5 ]0 m6 c  e! Q) b4 v
  下列行为属于“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商标侵权行为: + y/ e9 m9 ]$ E. E

$ E2 y  o+ Z, H1 ^  (1)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 v) f/ j# o& }& T* T
% x6 `8 ^, N8 i5 s6 l  r
  (2)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6 A, ^. \, g5 e# N, E& \$ B+ ]8 a5 v2 s! L
  (3)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 Z3 C+ w- p' F) I: @# n& |

. ~; z; U, e# k7 r+ n7 U0 f  2.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责任。
4 D  ~- |/ Q! v; @( B. G- X0 Q1 i- L5 s/ c8 R0 I4 Q- L+ B
  (1)民事责任 & d, H( E1 n2 y  |( w

+ T7 K0 s% ?/ c  (2)行政责任
3 J  l" O8 p: Y9 V$ V- H; |! L  F& z( C: b8 M9 f( t$ I
  (3)刑事责任: ) d* U# b( h7 l, ]

" J: t3 b- m1 d* @  ①假冒注册商标罪 0 Z: J5 W/ Q$ _8 U

6 f5 V  [0 g! W- j( m1 o: ~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6 n9 J) Q5 t5 B% e! `  e8 ]3 j1 p
' t6 e7 B4 A% T' d( k* m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 : p9 t; C4 I1 w# a

  K/ K0 a6 @8 h  a.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
4 ~: g) M7 z$ ?+ E0 [% B3 G; }+ X, ^) ?+ X5 p# h- T
  b.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3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
7 |" p( R9 j; H8 I( q7 x3 [1 q8 [3 E8 i4 c! _- e+ n2 C: N" _' g6 r
  c.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e1 q' S( }2 A& r/ l% ]" C3 Q4 b9 D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 u9 j; |3 K3 n; m' D5 R
7 Q7 s: ?9 w4 ?, \  u0 r2 y/ a+ ]  a.非法经营数额在2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5万元以上的; / N; t5 i" y' q# {* u, U( a

* m% m9 t; {' S% [* K0 a) L2 f. \  b.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1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8 y+ C& b5 H" Y& M3 P4 ]
4 R% T# P9 J. Z% O
  c.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7 y" m+ R1 ~7 v# q2 L* |9 E$ _( I' T# `& }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使用”,是指将注册商标或者假冒的注册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产品说明书、商品交易文书,或者将注册商标或者假冒的注册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等行为。 & H0 G9 f! u: n6 k! g3 y& t
3 x1 k2 i$ Y( @6 S% V
  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 q+ [  ^1 m% N. Q. Q8 D; O

/ K& F- I  o& K1 O: [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0 s- `+ a1 P$ w0 t

+ H& g- Q4 K8 z& x- l8 ~% L) _- B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销售金额在25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数额巨大”。 ; w3 W, N6 Q3 o. y, A& ], Y5 g
2 m. c( t3 w9 W+ H: h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属于《刑法》规定的“明知”: 0 t# B! t, s: S# G

4 _, f/ [3 k2 y  ~3 A) s  a.知道自己销售的商品上的注册商标被涂改、调换或者覆盖的;
- K/ ^7 b% _6 d" P3 R7 x2 d4 a5 h9 x0 I6 H, e. K- P: i1 z
  b.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受到过行政处罚或者承担过民事责任、又销售同一种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
# R0 e; T6 ]: T' \1 C& h8 w9 v, L3 l4 `: D" [
  c.伪造、涂改商标注册人授权文件或者知道该文件被伪造、涂改的; 1 m8 \% w  p5 s" k6 P, E* S+ p
' l& t- K3 g2 a6 f( s
  d.其他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情形。 9 c5 Z" Q3 D; l% z, t5 d
$ M/ ]- A9 {* o# y. z. \5 U3 }

# I- \: o  [6 z, D; o7 R$ Z  推荐阅读:2011年注会考试经济法复习商标法律制度(5)
& w) M3 |/ |5 i       2011年注会考试经济法复习商标法律制度(4)
, W+ U* f5 h8 k" |7 m& X       2011年注会考试经济法复习商标法律制度(3); r1 V! F( D( Q7 J# N8 I* P' p

3 o* O. M. x1 y7 t1 H
! u' _$ X/ s" C+ b+ g) V6 j) e " K  m8 z" z3 H1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0 10:04 , Processed in 0.2900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