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2|回复: 0

[经济法] 经济法:2011年注会考试冲刺复习诉讼时效制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2 20: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诉讼时效基本理论
, p4 m3 E. S& ]0 j: F, `) T4 Q/ o
6 [: U& f9 _# a' {/ W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8 @1 P% g! J8 a/ |, y7 t5 _  g9 g9 C
8 ~$ z& J  O% Q1 T& V  诉讼时效是指债权请求权不行使,达到一定期间而失去国家强制力保护的制度。诉讼时效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是基于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律规定的一定期间内持续存在而当然发生,不为当事人的意志所决定。 6 z( ~9 X/ }/ V  w* w

$ J$ G7 n; {  o  诉讼时效具有以下特点:
) b: E1 u8 y3 S  D) ?  w
  ~; L: o  e$ d) o& D  K  1.有债权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存在,而且该状态持续了一段期间。 0 j5 q% Q) B. e! O

" |* u+ ?$ P  U! ]" P1 v) f0 A  2.诉讼时效届满不消灭实体权利。
/ s2 z! `0 W2 R# s1 x5 i9 E" j& z
9 E5 y# u) ^3 r- m0 ^  (1)诉讼时效期间的经过,不能影响债权人提起诉讼,即不丧失起诉权;
6 ?2 o- M4 R' g7 P1 p2 |
) G+ j; J" a: c" ?* C6 _: k: R  (2)债权人起诉后,法院在确认诉讼时效届满的情况下,应驳回其诉讼请求,即债权人丧失胜诉权;
" r- t) e6 V6 x6 x
" o4 U3 A, X9 S! \: r  (3)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辨,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6 {' Q# V+ c% P# n2 b
: r6 Q; y( {8 @/ B7 P9 a" N  (二)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 / J- n3 [) I/ I" G# |- `$ x" Z

& f3 v! O- r: Y  诉讼时效适用债权请求权,其他请求权(如物上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 i- M# c1 a3 ]. H: u1 k4 f% C. d
+ W$ P  j9 ?9 M; Z' h
  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4)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7 }# ?; C" G2 T  D( |( X

9 Z( m$ W6 y- Z. }  除斥期间是指法院规定某种权利预定存续的期间,债权人在此期间不行使权利,预定期间届满,便可发生该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
' t+ e' V7 L% g' \7 l: @4 ]& S, r
" B, x2 {* X' T) A8 b$ A. _" x5 v  二者有如下区别:(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债权请求权;除斥期间一般适用于形成权,如追认权、解除权、撤销权等。(2)可以援用的主体不同。诉讼时效须由当事人主张后人民法院才能审查,人民法院不能主动援用。除斥期间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人民法院均可以主动审查。(3)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届满只是导致胜诉权的消灭,实体权利不消灭;除斥期间届满,实体权利消灭。(4)期间性质不同。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可以因主客观原因中断、中止或延长: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不适用时效中断、中止和延长的规定。 , [- q+ G# P& _% p1 y& A  D/ Y& u
4 z  B/ t; [  i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 9 V/ V7 m5 [9 C  y6 t% e$ w
4 {) Q, }0 l6 J% ?/ Q% \% s" B
  (一)诉讼时效的种类 6 ]: ~* ?1 N9 _8 F5 Z! U( h
1 y6 f# u- x) ]+ L6 @
  民法的诉讼时效有以下几种: " ?1 x' _* F3 R$ y. X: w: l, c. k; C

+ e* B9 U( G* z- k$ t  k  1.普通诉讼时效。
: _$ m0 I6 }$ Q2 a
$ G  R" @3 ?, `9 w  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J* Q/ c! P8 X" `
  z% _' \0 Q6 [5 ?  2.短期诉讼时效。
7 e) o8 R5 l0 f5 G- t% h/ b
3 `& E8 L8 n1 M3 Q( z- x  下列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 M: b* R0 u+ h( j" K5 }# X$ _9 i1 C: v* L( i: Q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 h+ ]$ m! w( u$ b* o, T

8 K. I# Y0 x" b4 W3 \2 T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 n& d$ j8 V, \

. [; k3 |" ]' C. U9 Q2 Q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5 f1 i/ J) |! o" x9 I/ X4 @5 h% p/ ^* H% J8 M, M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
) r- c: O: Z6 {: k- f
8 f1 k. b7 |% x  j- M5 I: D( V! |  3.长期诉讼时效。 2 \2 D/ C8 ^2 R" x+ t% _
1 B6 H: k* }. C% a
  涉外货物买卖合同及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期限为4年。 0 j3 ]" ]8 x7 _* u. B

$ F! I! K& K8 T2 z3 l5 L5 g) I  4.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是指期间为20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 E1 U1 y! A) u$ |! q4 v! L8 z
! Y7 a5 H: w% W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 b; q) F2 f6 }- L
7 `4 z5 P  B# J0 K
  诉讼时效应从债权人能够行使请求权时起算,而债权人要能够行使请求权,原则上应当符合条件:客观上必须有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债权人必须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债权请求权被侵害。此处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包括知道侵害人和侵害事实两个方面。因此《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开始计算。 ' [$ v7 k! ~( J- W& t' N

' J6 `9 S" ?4 {, ^) d/ x  诉讼时效起算有不同的情况: / S' ^6 m5 l$ E' E1 M9 X! T& Q

5 z1 i, T2 l3 J6 V  1.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债的请求权,从条件成就或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 ^, {" s& @/ B) Z5 X3 N' D# v- D; [4 V" v; J# p
  2.定有履行期限的债的请求权,从清偿期届满之日起算。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5 E: p' B5 `7 b1 Q2 Q; ?* b) N  q  O2 f( v* o" k( l5 |
  3.未定有履行期限或者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的请求权,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 L4 D) d! {5 I3 {  }* N
# k0 ~  A4 T* u  D- r; G  4.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赔偿请求权,从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或者损害时起算。人身伤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发现,后经检查确认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对于这类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赔偿请求权,计算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时,必须要求请求权人知道侵害事实和加害人。 # i  I, w9 Q% G( M) _

, d7 b: k& X+ r7 G1 O  5.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的请求权,应当自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2 d( f# `% D3 B+ D7 ^5 n0 v# `8 v6 }$ d3 v  K5 @9 g# `7 @& x
  6.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的起算,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算。
; _5 H- m/ l  k. R* S! m  7.可撤销合同受除斥期间的限制,故一方当事人就撤销合同之诉主张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合同被撤销后,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撤销之日起计算。(新增) - r( c* N% n, ?4 y

1 i8 G& Y7 ^% \  m3 i& I# z% S  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则诉讼时效期间不开始计算。但是对此如果毫无限制,则意味着对权利人的权利保护是无期限的,因此法律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再受法律保护。 ; i3 Q- H4 A4 m' r

8 X0 v; m/ v# r# N: P4 s& x+ ^0 Z  三、诉讼时效的中止
( P8 \8 v: r+ f0 _4 a, C  u/ G2 G6 b
  (一)诉讼时效中止的概念
4 g* F2 [4 I, H& h# `
% ^0 R3 p" z( u9 E  诉讼时效的中止,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的发生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0 y1 Z% j0 s" l' W
8 W% m" B' Q3 ]- I
  (二)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
; v- H# [) g$ ~$ f3 Z+ C# T- q
5 V! I) c* Y+ @1 I2 C9 N  一是不可抗力;二是其他障碍。此处的其他障碍包括(1)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2)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3)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4)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6 J5 Q, {9 r8 M% E+ f( |
% H7 j% p3 B5 K, ]3 A& U1 N: g1 [  (三)诉讼时效中止的时间
! L9 a9 l" c6 n+ m! H# _% r. p) _5 @5 v: q1 N& i5 `6 l8 F% _- Y
  只有在诉讼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中止事由,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以前发生权利行使障碍,而到最后6个月时该障碍已经消除,则不能发生诉讼时效中止;如果该障碍在最后6个月时尚未消除,则应从最后6个月开始起中止时效期间,直至该障碍消除。
: f  U1 H% f2 j* z; C- t( x" D7 Y7 _4 y2 G( |
  (四)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律效力 8 k3 B# y' [3 X; U2 F* F
# r/ @9 D; K1 h- |) _, g  D
  在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况下,中止事由发生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限仍然有效,等到时效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前后期间合并计算。在民法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内,诉讼时效中止的持续时间没有限制。 & E% R3 C+ o1 K' j

1 q$ }5 K& u! u! i& s2 }: h  四、诉讼时效的中断 4 Z8 U; F/ q3 W

4 P# H; y* P' ]) s; j8 C  (一)诉讼时效中断的概念
, l3 L) }( x2 U
8 j' J) S0 A. v8 Z: K  诉讼时效的中断,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法定事由的发生致使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2 N* n7 Y2 f* T% l$ q: [$ k- n" P& e2 E  Y0 V) \5 b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 z1 \% @+ X: z
. T  {: v: ?* C' _3 j& \
  1.提起诉讼。提起诉讼是指通过司法程序行使请求权。 & a& z  p% m8 U% c! g+ N" k
$ \& _- z5 Q; n- t
  下列事项均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1)申请仲裁;(2)申请支付令;(3)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4)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5)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6)申请强制执行;(7)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8)在诉讼中主张抵销;(9)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 h1 B5 h/ b* e1 R% n& ^' U9 K, c6 y1 H& W6 j" X  E
  2.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 / @" f0 {) X. `) X, @- H

- X$ J$ O9 x# J1 d8 B3 z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 L. J6 F  p% g* g2 J6 J5 y* x
  ~0 \; @' M9 `2 Q1 Z2 r5 Q8 [  (1)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4 z) D" H! [! }5 R# I2 ~. s0 g0 j) e1 q5 ~$ v* P0 T
  (2)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 l" R: q* B0 S5 G$ t6 `

% P7 }3 o& R6 @; Z! w! ]4 d  (3)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 k" s  `5 z6 {  R7 d7 f( K7 d; M" \" p( W6 c
  (4)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 a3 f, X9 U! }" ~0 H  [9 V
3 z/ e1 Y% z( c4 I; Z7 Y4 j  (5)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其中第(1)项情形中,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收发信件的部门或者被授权主体;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新增)
* z3 U$ l3 j$ W5 X* C( v# A# y% w* @' ?* `# g, M
  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0 Y( O+ e- p; z1 J3 a. H

5 D9 `  l9 F" s* L7 I7 q0 L% h  义务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权利人作出愿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
- c5 m* Z+ }( J  Q5 E# i6 [3 ?6 |5 M1 g/ e3 \6 s0 u+ {0 m
  (三)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力 9 @0 k- {+ }3 ]& \4 ]
% x9 `  F8 j$ C  S$ p  B+ r/ m
  对于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新增) $ N5 x. g! n  V% P% C# I  M

4 N, j6 ~$ b+ p. [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新增)
9 K2 |) W" K: A+ c, R9 S! q; }0 C6 R$ |: i7 r) g) ~' S8 J1 n: H
  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新增)
( I3 x: y7 ]2 [: Y% g+ |
9 h) L9 c. S' o4 L  诉讼时效的中断可以数次进行,当然不得超过20年最长诉讼时效的限制。 # i& F* e& c0 `) v, f

, U4 x9 I% q2 J/ V3 s1 q" z1 v  五、诉讼时效的延长
  s9 J8 p3 k% d8 F8 H2 Z- w; g0 i" \
  权利人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没有行使权利,原则上胜诉权消灭。人民法院可以斟酌具体情况,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所有的诉讼时效期间都可以适用诉讼时效的延长。 6 z, j( C% a; N& d

+ k/ I5 y" c* m
5 F2 C2 h* n7 }+ N, ?4 d; V  推荐阅读:经济法:2011年注会考试冲刺复习代理制度
6 S* E  q8 v/ {4 s. H8 W' e. w2 c8 T& y$ r0 `1 l1 M

" @4 O( ~( k% v0 a' p( a% P+ M# p ( U' Z2 c3 u% Z' Z
( N% \' [/ \3 t# [: p7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8 18:12 , Processed in 0.2255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