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回复: 0

[中级社会工作者] 2012年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法规与政策辅导资料1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20: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六章  我国人民调解、信访工作、社区矫正与禁毒法律法规与政策' c! O- [* G8 b5 V( j
【本章知识重点】(13点). J- }- G  y5 E6 P
-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
  t+ Z7 ]& n  e8 @-人民调解工作应当遵守的原则
; @, s& g8 U$ H! O! ^0 G-人民调解的程序( L. d/ _% E" i- o7 h) b
-人民调解必须遵守的纪律
  B4 q6 b+ K8 Q7 {4 q8 y-信访工作的机构0 ~& C$ ?  }1 r' K" f; R
-信访事项的提出、受理、办理和督办
3 S2 H6 i. ]' F5 {  S-信访的法律责任% r) z  J7 L9 x7 B1 j+ h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 \# p+ F0 U4 }1 T# c7 e+ p& m-社区矫正的任务与内容- ]- e) L" ?# Z* v0 n% H  m! N+ \
-社区矫正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3 E6 J7 ?5 V! \
-禁毒的目的、方针及机制1 L/ i# l4 k/ _0 ]
-戒毒措施
+ m& k1 e7 O1 n-禁毒的法律责任
6 _' p2 w9 q& I  J) P第一节  人民调解法规与政策
; j# `+ z$ w/ ~9 E0 T6 h0 J一、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体制
& v& E6 q" [* X1 r+ z; v  r6 p% ~1、概念: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服务的一项民主制度,也是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支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户两户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此而已,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
0 C; F! }  d1 n+ {※2、基本体制:人民调解制度在1954年《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正式确立;1982年宪法规定起作用和地位;1991年《诉讼法》作出规定;主要依据是1989年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 t2 z, K9 Z3 `1 D
(1)三级调解网络--镇街调解委员会->村居调解委员会->调解小组(每十户设一名调解员)。5 U. I" w7 [2 q. ~
(2)性质: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并受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
3 @1 j2 z- o+ m" K7 T(3)任务是调解;宣传;教育和尊重社会公德。
- x% F) |6 L5 j1 f1 L$ J(4)目的是调解纠纷、增进团结、维护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6 10:16 , Processed in 0.1846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