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0|回复: 0

[综合] 2012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辅导:社会工作的发展(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2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理论派别形成。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从最早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理论,注重实务的操作,到逐步对工作进行总结、提炼理论观点,发展出自己的实践理论和一般理论等理论体系,对社会工作实践给予解释,并对其发挥指导作用。
, ]" J3 w+ q/ g& n) [; ~  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中,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形成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特点。
8 Q8 \7 e0 z$ S# I/ {) p" m, S  (2)中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哪些特点?
+ V, F7 W" P0 }6 V  ①我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虽然我国历史上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但是却没有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人们的需要和问题主要靠家庭、家族、亲朋来解决。
' Y1 {& o8 `2 t6 p* t  ②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首先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社会服务,并在中国的大学讲授社会服务等课程,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其中,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另外一些上层人士、知识分子也开始开展社会工作实践活动,20世纪40年代,当时政府将社会工作引入中国。这些都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 y& ^! w7 v$ |  G8 p& @  ③1949年以后中国的社会工作。出于对社会学、社会工作的错误理解,1952年政府决定在大学里取消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科和相关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国家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在城市,普遍实行“单位体制”,并力图通过正式组织的力量来1解决人们遇到的生活方面的问题。在农村,除了对“五保户”的救助和救灾,政府没有其他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农民基本上靠家庭和村集体来解决困难。这样,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即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U4 S5 {1 @4 _- Z
  ④改革开放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恢复发展。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1988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部分高等学校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制度上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进程。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推进了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进程。民政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讲授社会工作内容,在社会工作职业化方面做了不懈努力;高等学校则用国际社会工作的框架开办专业教育,并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道路。从而形成了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5 20:57 , Processed in 0.3759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