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回复: 0

[考试辅导] 管理咨询师考试: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21: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用“人贵有自知之明”,用人贵在“知人善任”。如何才能做到“有自知之明”而又“知人善任”,一方面是靠感性经验的积累,而另一方面,那种理性的科学实验也是不可忽视的。1 {/ {( E; n- C( d( X3 f
怎样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
# ]2 X5 N% b# N5 ?. l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在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经济组织,还是社会组织,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社会单位,要想生存发展,要想成长状大,一个核心的竞争能力便是人才,对此勿庸置疑。因此,如何去发现人才,如何去选择人才,如何去培育人才,如何去应用人才,但成为了决定这此组织单位能否长盛不衰的关键。在上一篇拙文《用人之道[甲辰]怎样识人察任[上]如何识人》中,我着重从“感性”的角度,阐述了个人在实践中所得到的识人用人的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听来更加能打动人心,但是并不一定能够为人们所即刻理解与领悟。这种解题思路,更加的传统,有如老祖宗留下来的博大精深的国学一样,与我们今天在课堂上所学的数理化一样的非常“理性”的东西不太一样。而这或许也正是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差别,一个重于感性思维,一个重于理性思维。而今天,本人试着用这种非常理性的思维方式来阐述一下如何识人。用这种方式来阐述,自然首先要出一个理性的思考题,也可以叫做选择题,因为当你做出不同的选择,给出不同的答案的时候,这是个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岗位(工作),也就自然而然的一目了然了。所以当你知道了你所要用的人的答案以后,应该把们放到什么样的岗位才更加适合,同样可以自然而然的一目了然。; U: @! Y' z' n. W  X7 v9 K, {
在给出这道可以“知人知面”的测试题之前,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这道题并不是我的首创,而是我从课堂上听来的,(我听到的只是这来一道题,而没有分析,所以并不知道出题者对此题有着怎样的理解与分析)只不过是“拿来”之后,加以深入解剖,然后,用鄙人的观点和理论来加以分析判断。
& S. C( Z% q& ^  M+ S+ ~: x6 w5 V这个题目是这样的:$ A- ~7 J9 G, l! Z* ~
A某是个女人,她和她的相好B某隔江而居,长期不能见面(用古诗来讲就是“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所以A某就特别想要过江去看B某。C某是个渔夫,有一条船,是这条江上唯一一条船。A某找到C某,要求渡她过江。C某告诉A某,只有她能跟她睡一个晚上,他才可以渡她过去。A某犹豫不决,便去找她的朋友D某问计。D某告诉她:“无论你做什么决定都是对的,我都支持你。”A某思来想去,决定答应C某的条件,因为她太想见到B某了。9 F! }# U4 T: {" A
当C某把A某渡过江之后,A某见到了B某,并如实告诉了他所有的事情。B某听后,十分生气,决定与A某分手。这时,听到这件事情的B某的朋友E某,认为B某做的不对,对B某很生气,便将B某打了一顿。( [3 a$ K. @% [; }% c! t2 ~7 ?- A
事情就是这样,如果是作为自测,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将A、B、C、D、E这5个人按照从好到坏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写在纸上。如果是作为公测,接下来就需要受测的人将这5个人按照从好到坏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写在纸上,然后交到你的手里,而后你就可以轻松的知道受测者中那些人是你想要的,那些人适合那些岗位,之后,你便自然而然的知道了怎样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考试用书
3 B( |) [7 W0 x4 d" g2 p结果分析:
( c' X: v+ v* [+ v一、总体说明
" ]& `3 S: b) o  [: O' e把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位置,所反映出的是受测者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可以从此判断出此人的职业观念和生活观念等,而这些正是这个人的处世哲学的根本所在,它反映了此人的性格及其价值取向,从而在一定程序上也可以作为判断其能力与素质的一个依据,因为这些因素是构成能力与素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放在首位的则是判断其观念的根本依据。
8 o2 f  `; T% \  O4 Z二、具体分析
% D. p" Q$ O! I* D9 v4 H1.认为C某最好。: u0 H0 R3 _6 l
作出此选择的人,在它的意识深处,始终奉行以我中心,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从极限角度来讲,在它的心里,或许没有正义,或许没有友谊,或许没有良心,或许什么都没有除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我的利益!为了得到我的利益,它甚至可以抛弃一切,可以放弃一切,比如法律,比如道德。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交易,不人生。”然而现实是很复杂的,这算不算是自私,不可一概而论。
' m# B* q  ?1 K. T( e对于持这种信念的人,如果它的其他条件符合工作的要求,是个可用的人才,那怎样的岗位才最造合呢?如果在企业里,我想应该是营销人员。
( }+ u% {1 d2 [: d% Q2.认为B某最好。
2 r, Q. e4 v/ _/ l% s& _: k作出这一选择的人,在它的意识深处,始终相信仁义道德和理想原则,是有信念有原则的一类人。从极限角度来讲,在它的心里,相信人间有道,相信公平正义,坚持原则,并能够为理想付诸行动。当然,现实是残酷的,理想主义者的坚持,常有事与愿违的遭遇。
" J! e+ j! _- ?& ?: x9 m对于持这种信念的人,如果它的其他条件符合工作的要求,是个可用的人才,那怎样的岗位才最造合呢?如果在企业里,我想应该是组织(人事(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部门。
/ z0 `- T- o9 E8 ^. u8 S/ l# J: p1 l3.认为D某最好。$ ~9 u* Z1 q0 @  M2 D% h# h1 p
作出这一选择的人,在它的意识深处,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信念,始终相信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是自然主义的一类人。从极限角度来讲,在它的心里,相信人间自有道,所以顺其自然就好,人只是自然的一个微小部分,尽可听天由命。当然,现实是无情的,自然主义者必然为自然所淘汰,好人主义者未必在人们的心中真正的是一个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4 02:39 , Processed in 0.95077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