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5|回复: 0

[资讯] 官员称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将促进教育公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0 00: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教育报报道:最近,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五部门联合发文,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从2012年开始,“十二五”期间,国家每年安排1万名一本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即国务院确定的21个省份680 个贫困县)实施定向招生。
( B8 O9 Q9 {& P! e) b, a4 g: t" S为什么要实施、如何实施这一专项计划?就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 v0 F! m. G7 k8 D4 F' c
近10年农村和中西部考生上大学比例持续上升
. G3 g2 X/ `" T4 w3 |8 W问:为缩小区域入学机会差距,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教育部这些年来采取了哪些措施?
- }9 V5 N0 L! a; a答: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增加全国考生高考(微博)入学机会,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区域差距。在稳步扩大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同时,加大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根据发展变化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Q" ~- a1 E/ @% c# i5 D
一是实行定向就业招生。为支持农林水、地矿油等行业重点建设和西藏、新疆等边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定向就业招生政策。近年来,国家又相继实施了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定向生等项目。3 g5 ~6 I8 c5 U5 M3 O
二是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组织东部省份公办普通高校安排招生计划面向中西部升学压力大的省份实行对口招生。由2008年开始的3.5万名增至2011年的15万名。
3 s. V, J1 V, S. N三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调整生源计划,5年来在属地招生比例平均降低了7个百分点,调出计划主要投向中西部生源大省。
+ _/ c' N3 ^0 ]据对2001年至2011年有关数据分析,近10年来,农村和中西部考生上大学的比例持续上升,高校录取学生中农村籍学生比例已由10年前的 48%,上升到2011年的61%;中西部考生平均录取率升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录取率升幅。这些都是促进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取得的成就,也为落实好中央新阶段扶贫攻坚战略部署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 B' h6 l* o. s3 T* l" }进一步增加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4 ^- F$ f2 ]3 Q/ C6 N3 H2 R
问: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G5 A, W+ ^1 u0 d& P4 l
答:实施专项计划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央扶贫战略部署,促进教育公平并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虽然近年来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有较大幅度提升,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区域之间特别是当前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贫困地区考生上本科一批录取学校的比例上升相对缓慢,去年全国考生一本平均录取率为8.5%,680个贫困县为5.7%。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指示,要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提升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因此,实施专项计划,加强宏观调控,汇聚力量,进一步增加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需要。同时,专项计划对于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以及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7 F- }+ l$ R7 M! [+ Q0 _6 ^, u/ j: U此外,实施专项计划也是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深化改革和不断完善的重要内容。国家基本招生考试制度,既要有各类人才选拔机制,也要有对特殊困难群体一定程度上的补偿机制,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做法值得借鉴,如美国的“QUESTBRIDGE计划”,台湾地区的“繁星计划”,都是一批顶尖级大学拿出一定招生比例招收边远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这有利于学校生源结构多元化,也体现了大学的社会责任。
6 G% \% o# ]6 ~$ B1 [: c% ~' U5 a3 q" O问:据了解,专项计划起草经历了一个多方反复论证的过程,请您介绍一下起草情况。; e) W$ r) M/ [& e7 L
答:专项计划起草经历了调研、论证、评估等多个环节,体现了求实、科学、民主、集中的决策要求。首先是对贫困县基本情况开展调研。针对云、贵、川、陕、宁等省所辖部分贫困县的教育、就业等情况我们组织召开了现场座谈会,进行了实地考察。教育部负责同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以多种方式听取了省级教育部门和拟招生高校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充分讨论,形成共识。我们还组织部分专家学者针对国家实施专项计划对现实和长远、对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等多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反复比较、评估。在此基础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 H8 v! \: y/ M7 }' d
贫困地区130多万考生上一本高校人数增加约10%# Z1 V' O% p$ f& y
问:实施这一专项计划,是否意味着贫困地区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有较大幅度提高?
1 j: R: @' g. O9 P: {6 r# G答:2012年,贫困地区考生有近130多万人,实施专项计划后,上一本录取高校的人数预计增加约10%,贫困地区考生一本录取率与中西部平均录取率差距将有较明显缩小,由2011年相差1.4个百分点,减少至相差0.7个百分点。此外,我们也鼓励自主招生高校采取措施,为贫困地区考生提供更加公平的考试录取机会。国家和高校的这些政策措施,都会有效地提高贫困地区考生在中央部门高校和本科一批地方高校的录取机会。( u& y+ M) t. [; d' C4 |
问:“十二五”期间,国家每年安排1万名优质教育资源招生计划,请问是否会使非贫困地区学生上一本机会减少?
! Z4 a$ n! b; r答:不会。国家主要通过做增量的方式,即在原有计划安排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增加1万名用作专项计划,既保障增加贫困地区学生的考试录取机会,又保障非贫困地区考生录取机会不受影响。同时,对贫困地区学生在报录程序设计上,按增加一次录取机会安排,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单设批次,提前单独录取,使他们多一次选择,并不影响他们的正常高考录取。  A: Z5 F% c9 a0 |' l3 Y; Y1 T1 I
问:防范考生资格造假是社会十分关心的问题,请问专项计划采取了怎样的政策设计?
! N5 [8 G- W8 E: q; }( T答:专项计划是针对贫困地区考生的一项优惠性招生政策。为此,在政策设计中作出考生须具有贫困地区户籍和当地高中三年学籍的严格规定,并将考生资格信息公开公示,加强相关人员之间和社会的有效监督,确保考生户籍、学籍真实可信。对造假者严厉处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0 15:18 , Processed in 0.1544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