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8|回复: 0

[家长] 与孩子沟通要讲求“有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0 00: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提要
# M* M) h4 y/ F家长要肯动脑筋,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变换自己的沟通方式,就不怕和孩子无话可说,亲子关系的和谐也就不是问题了。+ p) z) ]4 [: j0 m$ g8 X' h
女儿从小跟我关系很好,有什么事都愿意跟我说,我也很以这个为荣。然而女儿升入高中以后,我明显感觉到她跟我聊天的内容有了保留。具体保留了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是不像小时候那样,只要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事情回家都跟我汇报一遍。我先生就更不幸,女儿上了高中以后,他俩就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总是爸爸说一句,女儿就有十句在那里等着。搞得我先生郁闷不堪,有时候气得说自己养了只白眼狼。5 J  |* k: |8 s" W
多亏提前进行了学习,知道了青春期孩子的一大特点就是叛逆,而且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身心冲突的重要表现。我虽然表面上安慰我先生和自己想开点,过些时候孩子长大懂事了就会变的,但心里还是有一点酸楚,毕竟“小棉袄”即将脱去的感觉并不那么温暖。. j7 d. [- b; }; N2 g
后来,我们努力调整了交流方式,这种状况才有了改观,我们家的沟通重新变得流畅起来。9 E: P$ g5 Q, s4 m  `
女儿高一第二学期的一天,我先生出差了,就我和女儿在家吃晚饭,我们一边吃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长里短。吃过后,我没有去收拾碗筷,女儿坐在我的对面,继续跟我说着最近发生在周围的一些事情,我们从家里的事情谈到爸爸妈妈的工作,还谈到了同学之间谈恋爱的问题,等等,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多小时。这次谈话是女儿上高中以来跟我聊天聊得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聊得最深入的一次。
% e; ?$ [9 a$ S- n后来我发现,要想跟女儿深入交流,只有我和她两个人的时候才能进行得很好,我先生在场效果便不好。开始我还纳闷,试了几次后我就明白了,原来三个人一起的时候,其中两个人的谈话总被第三方插入,而且第三方的观点又往往跟另外两个人或者一个人的不同,容易引起争执。争执发生后,家长一方又往往出于习惯维护自己的立场。于是,“战争”升级,结果也总是不欢而散。
( S+ u0 ~7 ~: y2 q, e$ d: \5 m( s问题的症结找到后,我就和我先生达成共识,遇到需要跟女儿沟通的事情,就由我做代表跟女儿交涉,他回家就做个开心果,只要讲讲笑话、开开玩笑,逗女儿开心就好了。" W1 n: E8 y: o" u( a% s
我总结了一下,我之所以能跟女儿沟通得比较好而且有效一些,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1 c  \2 S- t  }0 x2 x  o+ ^一是 “大耳朵,小嘴巴”。
3 e# C1 X/ r& l4 ^7 x4 {别人家的妈妈都是家里的说话主力,我这个做妈妈的在家里却说得不多。在这个年轻人的信息和词语日新月异的时代,我总觉得自己的脑子反应慢半拍。所以每次女儿跟我说话的时候,我总要非常耐心地听她说,并跟着她说的内容应和一些简单的词汇,如“哦”、“然后呢”、“下面呢”,等等,而很少对她所讲的问题发表评论,更不去批评她。如果听到兴奋处,我还会激动地抱着女儿又亲又笑。我想,大概是我这个忠实的听众极大地满足了女儿的演讲欲和倾诉欲吧,所以她有什么事都喜欢跟我说。
4 e( g/ J2 `  X  A其实,要一个家长从指导者的角色转换到听众的角色,确实有点困难,因为这是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先不说别人,我先生就是这样的。每次一跟孩子谈到什么问题,他总是争着表达他的看法,并尖锐地跟孩子进行争辩,然而,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内心又十分渴望认同和接纳,于是父女二人往往话不投机,说不了几句便崩了。% {8 i. O; U- b3 |6 |* g
如果我们反复用无效的方法与孩子沟通,孩子的逆反心理会越来越强,严重的还会影响亲子关系,导致日后孩子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障碍。与其这样,不如家长换个方式跟孩子相处,真的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m$ X7 [" x0 u! D
二是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开放式提问。. u1 N- w3 T# n6 i1 v" K
这是我在心理课上学到的一招,就是看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先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问她怎么看。
4 k8 N2 |/ B4 s一次我看到女儿回家后情绪很低,就试探着问:“宝贝,妈妈觉得你今天情绪不高,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r8 [$ u' T2 P: _
“张静跟她男朋友分手了!”
; s3 h7 p% _/ q“哦,我没有听你说过,到底是怎么回事?”
, |# ~2 |* c5 b8 N5 E女儿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跟我唠叨了半天好朋友失恋的事情。唠叨完,心情也舒畅了,进屋去写作业了。: o# L4 @* O! w1 r9 O* i
表达我的感受,表明妈妈细心地关注到了她的低落情绪,并且非常关心她,这对孩子的心理首先就是一个安慰。而且我问的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而不是“你怎么了”,这是对事不对人的一种表示,孩子会感觉舒服一些,所以才愿意敞开心扉。' G' c7 k" j1 D" N( F1 L2 W4 s0 r
第三是在融洽的氛围里,跟女儿随意地交谈。. S' x: D2 y: C& c4 x
女儿自从晚上跟我分房睡觉以来,每周末都要跟我睡两个晚上。小的时候总是我给她讲故事,会读书以后,我们喜欢双双靠在床头,两人各看一本书,或者我躺在那里听她给我念书。0 |3 q+ v$ R3 U2 M! N4 \4 w; s
上了高中以后,女儿自动把两个晚上缩减为一个晚上。每次我俩躺下,我都会在关灯以后跟女儿聊一会天。因为人在躺下后,身心都很放松,交流起来也非常畅通。女儿的好多小秘密都是在周五的晚上跟我一起睡觉的时候被我“套”出来的。
5 ]. P: b) ^& {; x我也会偶尔在接女儿或者饭后散步的时候跟她聊聊天,不聊正经的话题,但是从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就可以了解到孩子的许多想法和做法。7 f3 f' n( f6 V* U- |
第四是和女儿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2 u9 E2 G" I- o
女儿上高中以后,数学成绩有很长一段时间怎么也赶不上去。一次考完试回来,眼睛红红的,我刚刚搂着她的肩膀,还没有说话,她就放声大哭,跟我说她对自己的数学已经彻底绝望了。
5 T$ j* f8 M- ~3 O: z/ n+ B我找出一张皱巴巴的成绩单递给她,她看了马上破涕为笑。那是我高二时候的一张成绩单,是我几年前在父母家里收拾东西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上面语文、英语、地理、历史等成绩都在90分以上,唯独数学只有可怜兮兮的70分。) y* W2 ^* m5 z  Q$ b  _8 V
看她笑了,我就给她讲了我高中时候学数学的一些情况。我这个70分还不是最差的,高一时候我最低考过45分,当时我的心情跟女儿也差不多。后来参加高考(微博),虽然我的数学成绩依然不是很好,但我别的科目的成绩不错,所以还是考上了大学。
; H1 D) Z9 _5 [: }$ q+ P. O' O听完我的经历,女儿对她的数学成绩总算释然了。
! Z: N% T. A6 [0 [虽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但是孩子的心路历程哪个家长没有经过?孩子的困惑我们也曾有过,孩子的喜悦我们也曾体验过。只要把自己的那些经历和感受与孩子分享,孩子是乐意听家长讲的。
0 l9 h$ v& w  P2 p: v在我家,还有一个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书信。
  A  n+ n4 i& P1 U说起来,这还是女儿的一个小小的创举呢。女儿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奶奶从老家到北京来看病。我和我先生每天要上班,还要来回跑医院照顾奶奶,女儿觉得受到了冷落,很不高兴。5 B# l& f( ?1 Q$ _( o4 k
一天,我和我先生回家后,发现卧室的床上放着一张折叠好的纸条,打开一看,是女儿写的,纸条上写着:“为什么奶奶来了以后,你们就不管我了呢?”这句话的后面还画了一个哭得非常伤心的小女孩。# U) r, Y" B: h8 E
我先生受到启发,就在家里的墙上挂了一个有三个口袋的收纳袋,然后在每个袋子外分别贴上“爸爸信箱”、“妈妈信箱”、“女儿信箱”的标签。并宣布,以后谁有什么心里话要对某个人说,就写好信放到对方的信箱里。女儿非常喜欢,刚开始的时候频频给我们写信,我们也很诚恳地回信。后来女儿功课日益繁重,家庭信箱里的信就越来越少,到最后索性就没有了。
$ |5 m* a" u" W* U# W女儿升入高中以后,父女间的交流出现了障碍,我先生就又想起了这个方法,虽然没有再专门建立信箱,但是爸爸和女儿之间又有了书信来往。有的时候,爸爸会把想说的话写成信放到女儿的写字桌上,女儿回到家看到便会给爸爸回信;有的时候吵完架,女儿会有厚厚的一封信丢到爸爸的枕头下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7 15:22 , Processed in 0.7295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