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4|回复: 0

[专业] 680万高校生将毕业 专业冷热能否决定就业前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0 00: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讯 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80万,虽然就业形势的总体向好,但难掩大学生就业难、高校专业冷热不匀等老问题。此前,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将被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上海市发布2012年度预警专业名单,18个本科专业将削减10%的招生计划。2 I" q6 p' T! e/ j2 D& g
但是,就业率挂钩专业设置,会不会加重冷热专业两极分化?专业设置与就业冷热的关系,高校如何看?本报记者就此在上海、安徽两地进行了走访。" j7 y0 X3 B9 G* ^% U) ], y
学生:热门专业,不是求职保证9 }6 B' _. G- d/ Q* e4 q
安徽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叶婷婷最近有点“压力山大”:4年前,她为了顺利就业,报考了热门专业财务管理;4年间,她目标明确,规划合理,进入了高校“拿证一族”,初级会计师、理财规划师、计算机、英语……不放过可以拿到的证书;现在,她还在为理想的工作努力。+ d9 z; K. |: c
现实总叫人无奈:门槛高的单位要求“211”、“985”高校毕业生,而一般不重视学校的单位却要求工作经验年限、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大专生和高职生,安师大这样的省属重点高校,即便是热门专业,也有点儿夹心层的感觉。叶婷婷的不少同学选择考研(微博),也是“曲线救国”,瞄准的都是“211”重点院校。0 {' Q2 ]  z& i3 n- o
上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周逸皓,前不久签约了埃克森美孚公司做销售,在同学中算是就业相当顺利和成功的。" _& y2 x: G6 c( I  ^( q
“环境工程虽然未被预警,但专业出路不宽,好几届学生就业并不乐观,很多人求职受挫,无奈转行。”周逸皓说,同届同学有100多人,除去考研、直研的20多人,其他同学的签约并不顺利。, Q  b! s+ k0 g4 W4 P* ]5 ?$ j: p
“考大学选专业时都很盲目,进大学前两年都很懵懂。”周逸皓认为,“大学里真正糊涂瞎混的并不多:就业压力大、尤其是出路窄的专业,很多同学都生活在迷茫和焦虑中,他们意识到要努力,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尝试很多事,但到毕业时才发现很多是无用功。”
# q/ s. S' _- Q4 |2 c学校:质量为先,不怕专业冷门, D7 w  w, ]% q+ b" `# p
“冷热专业只是相对而言。上海今年发布预警的18个就业率低的专业中间,有不少就是当年因为就业好而热门、大家一哄而上的。”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说。" g0 h# E2 D/ ?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牧运前说,每年新生调剂专业,95%以上的人会选择就业热的专业。翻看这几年的就业表,经济类、传媒类、音乐类等就业好的专业,学生人数明显呈正比增长。" `9 Z6 B9 k. E* t% W
但牧运前认为,对于就业热门专业,也应该冷静看待:一切都在变化,比如前几年热门的计算机,随着使用普及,计算机应用学科肯定会弱化。8 I: \/ T9 x0 [! s2 ?
而同样是冷专业,并不是每所学校就业都不好。比如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毕业生总体供大于求,但上海大学这两个专业就业率却一直较高。
! ?% `: Z; H5 H- a8 K由政府强制高校减招或停办低就业率专业,叶志明并不赞成,相比而言,上海教育部门发布预警的方式更值得提倡。
  d) g8 t# F4 @5 t0 n$ K去年,上海大学因为“师资队伍不行”关闭了公共管理专业,该校开始实施按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理学工学3个大类招生,大一结束时由学生再选择专业去向,无人选择的院系专业可能面临“终结”,叶志明称之为部分地实行“市场机制”来筛选专业、激励各院系提高教学质量。对基础学科,该校采取加大奖学金投放等经济杠杆鼓励学生选读。
' q2 W  l3 O* n. P3 U7 F东华大学教务处长吴良表示,再冷门的专业,只要办得有质量、有特色,总会有社会需求。/ s9 L1 t- V: r6 H4 n6 V1 ?
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顾家山说,高校考量就业,毫无疑问要与市场对接,但在教学中还需要把握好人才培养的尺度,要帮助学生在学习、就业时,避免过于功利化。
, g8 s" s* G9 W5 b2 s, B- f7 n专家:高校应提供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
" p% Y) c& p( F5 @1 R3 q(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微博)认为,将就业率与大学专业的“生死”挂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高校不能闭门办学,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以及规模,有助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失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0 23:41 , Processed in 0.17458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