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6|回复: 0

[辅导] 高考作文辅导:满分作文夺魁秘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0 0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高考(微博)阅卷现场,我们总能读到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细腻委婉,有的长于说理,有的精于记叙,有的如出水芙蓉清新自然,有的似洛阳牡丹典雅厚重……它们争奇斗艳,尽显风流,它们摇曳多姿,风格各异。下面,我们一同感受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的馥郁芬芳,揭示它们夺魁的秘诀。
9 t% E5 _8 F/ z" q0 z. l& a$ M+ m秘诀一 —— 针砭时弊,追根溯源
8 t% i2 U8 _4 x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文章,总能散发出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给人以警醒与深思。写议论文,如果能从社会现象入手,然后追根溯源,分析事物的本质原因,那么,你的文章将绽放理性光芒。. m# g6 W; w" B6 H; J" w- C3 N/ m
【佳作借鉴】
# x4 v$ i: |  Q4 a  f6 X1 L, C3 W6 D拒 绝 平 庸0 b3 ?# E3 Y' R& y# x+ o
一考生
7 I8 E( s" _+ W- P- K+ V  y众多的大智慧者,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正走向平庸。拒绝平庸,对他们而言,是如此必要,却又相当艰难。
5 r: v9 V- J4 W还记得一年前的四月,在校礼堂聆听周国平先生演讲的情景。我怀着一颗极为敬重的心,去感受一位写出澄明而深刻文字的哲学家的思想。可结果很是失望,我没触摸到他的深度思考,反而感受到了,会场中充斥着的恶俗的商业味道。: h+ R$ J% p* c4 v
没有人否认周国平先生是一位不平庸的哲学家,善从哲学的高度辨析人生和世态。不能说他已变得平庸,只是,毋庸置疑,在那个无法用哲学气息掩盖商业味道的上午,在某种程度上他正在走向平庸。他自己很清楚,他说:“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一种平庸。”但他无力拒绝。
, X+ G. H0 Z% E$ w" b( c' d* A对于有“孔雀王”之称的杨丽萍而言,现实同样如此。( M: `4 P- c; j) R- _8 v6 _8 B7 e( L
当她在自己的舞剧中加入类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的吆喝呐喊时,一位著名的舞评家说,这是中国舞蹈界一根脊梁的坍塌!& z# \4 K  Z7 F
但杨丽萍又能如何?当《云南映像》这样的精品都带动不了票房,“拒绝平庸”四个大字显得多么苍白无力,走向平庸,乃是无奈之举。( A, [* H6 y4 P, B3 x+ I8 n
是什么,让这些大智慧者拒绝平庸变得如此艰难?
" n0 `% x# P6 O4 w9 Y答案很简单,是当下文化环境与文化品位的日渐平庸化和商业化。
' N( Y# y! a2 _9 ^) n4 r在这样的文化境遇中,留给大智慧者的生存空间十分狭窄。而就在这样狭窄的空间中,还挤占着商业利益等许多相斥之物!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逼迫他们渐渐放弃自己的坚守。因为拒绝平庸,可能意味着放弃生存的机会。
8 C) j( E: L; e9 y7 u  _但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他的思想。”如果缺少了不平庸的人们的思想航标,那将会有一大批人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只是太多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大智慧者的拒绝平庸与自己无关,于是站在一旁冷眼相看,保持着集体的冷漠。- s5 X$ b9 J! B$ l  M! x
为大智慧者提供拒绝平庸的空间,是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个民族的任务。+ t0 ^0 F' Z! W, v- ^4 Q
拒绝平庸,更是每个人的任务。
% B% z' C' K2 S4 {- I' O7 V【亮点赏析】" u" s' l& k1 |- ?
这篇满分作文的亮点,大致有二。" J  i, ^3 Z5 f. n% l2 A* p
其一,目光敏锐、针砭时弊。高考作文需要作者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从现实中寻找写作素材和灵感。作者从周国平与杨丽萍的身上,隐隐约约看到了什么叫平庸。一位是受人尊重的学者、作家,一位是技艺精湛的舞蹈艺术家,他们都难以拒绝平庸,这是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作者以此切入,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n$ ?; U5 g" |3 m, p( g; o
其二,追根溯源、思想深刻。面对崇拜的对象,他不是顶礼膜拜,而是客观认识,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冷静思考,难能可贵的是,在批判之余还能客观分析,指出“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触及事物的本质,足见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冠华作文网)
6 h+ \2 K. b- P% i  W" e秘诀二——领异标新,独树一帜
% R( K. @/ l9 C2 A1 g千古文章意为高,高考作文最忌讳人云亦云,没有个性特色。“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立意不落窠臼,想别人之所未想,发别人之所未发,定能让你的作文独树一帜,赢得高分。$ b0 w* d- V9 I# {1 ?; O* c
【佳作借鉴】
# l6 w: W  W) h/ M+ d; [% I" w) i世间再无真“狂”人% Q. X8 q' j$ z. h
一考生9 c- z. S! q( A" |6 B& [- b9 {5 B
为何一位知名歌唱演员出场面对观众时说的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这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没有棱角的“圆”。
8 |; }; j& A5 }悲哀也就来了:世间再无真“狂”人。
  G8 D% Q) Z2 H有诗云: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吗?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的,而且是不得不。看看那些名人,有谁敢不低头以示谦逊?有谁敢锋芒毕露?大师是清一色的戴一副眼镜,腋下夹着书,低着头行色匆匆,显出儒家风范;大官是清一色的西装革履,笑容满面,手里提着公文包,见人就笑;还有专家、成功人士等,这些“成熟商人”无不这样,但他们以前完全不是这样的,是功利的社会改变了他们。他们为了人气,为了知名度,为了粉丝而不敢锋芒毕露。就以那知名歌唱演员来说,她因为一句“大家好,我来了”而在社会上栽了不少跟头,她人气低,红不起来,于是她变了,变得圆滑了。
' l2 b* ~5 ?- s, m! f. i因此,当整个社会都变得圆滑的时候,世间也就再无真“狂”人了。为此,我要高呼:世间曾有真“狂”人,世间需要真“狂”人!8 J$ }/ @4 d5 w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自述:“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他金榜题名谈及恩师时竟狂言:“居然是无名小辈王植!”这自然是他“亦狂亦狭亦温文”的个性的体现。当代学者钱钟书更是对老师极不满意,而戏言老师太笨、太懒、太俗。狷介之士刘文典更是狂得痛快,他狂言:“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当人们提议把沈从文升为教授时,他大怒,并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朱自清该拿四块钱,可我不给沈从文四毛钱!”当代学者李敖,也狂得洒脱。他在《传统下的独白》一书的封底写道:“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上骂我吹牛皮的,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 s: I$ j7 p3 h# M" k
这些都是“狂”人啊!他们的狂,构建了中华民族挺立的傲骨,这种真“狂”,是时代的脊梁,是真性情的流露!0 G* r( `; [$ A+ v' y3 [" }
可叹,当代社会,这种“狂”被名利吞食了,这种“真性情的流露”也被风尘淹没。于是,一切都变了。
/ {' M& ~. ?7 ?, {! E当所有的人都将“大家好,我来了”改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时,世上再无真“狂”人,这是时代的悲哀!) w( w5 H% ~& `9 R( @- @
【亮点赏析】
' K, a3 e+ j( G. b“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一般的考生看到作文题,只会想到感恩、谦卑等相关立意,而此考生能独辟蹊径,深入思考,认为“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没有棱角的‘圆’”,从而批评这种处世态度,发出世间再无真“狂”人的喟叹,立意不凡,给阅卷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 z8 o/ {* m3 F0 h
另外,文章材料丰富、新颖,极富说服力。文中龚自珍、钱钟书、刘文典、李敖等人的事例,作者信手拈来,运用恰当。综观,本文立意高远,不落俗套,文笔大气,论证严谨,亮点频出,不愧为满分之作。(冠华作文网)
1 g$ ]0 V$ d; P( K- h秘诀三——因事悟理,以小见大
: U& u. t  o% a/ d( ~% w写作来源于生活,当我们空发感慨、胡编乱造故事时,不妨把笔伸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从亲身经历的事情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因为自己亲身感受,知道其中细节,所以容易写得具体、细致、生动、感人。因事悟理,从小处感受精彩的世界,感悟非凡人生,让我们的文思如清泉般汩汩流动。% T6 `4 D- y# S9 L" N# o6 R
【佳作借鉴】
* L" ^0 G+ {( i( j& q$ |  v8 U7 u* K拒绝平庸——风沙渡
+ N4 a1 Y# d! G, z# `一考生
  ^/ n% T3 r! L3 r  z2 g7 J4 d5 X) V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邈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 F9 s+ z/ G$ |! R7 \% s/ H% |只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平庸的力量。6 V$ t1 b& {/ ~5 j* a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高考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雨吹凉了满腔热情、浇灭了心中理想,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而被丢弃在脑后,他们早忘却了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忘却了父母的期望,于是一个个变得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他们身居陋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甘于平庸甘于卑贱,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5 M# {/ }0 O' r; D) _- T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必先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 P. T. Q) m% M
拥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者与出众者的最大区别。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他的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坚定的眼神,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香如故”。
0 s# b* P/ j# p“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脚下的路,我坚信:终有一天,“蚁族”也能“扶摇而上九万里”。
3 v3 w8 {/ V4 I6 d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一定不是一个平庸世俗的商人。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满腹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透着豪情与古韵气息的招牌?
/ O2 v. f2 ?& Z/ [* z$ ~0 \" T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一笑出门而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h+ S/ B. i% ?; e% x  k
拒绝平庸,世界因你而精彩。
3 q0 e+ i) z5 ]1 |& t【亮点赏析】
- H2 q8 K+ k) x1 \+ C作者因赶考时看见一家名为“风沙渡”的小餐馆,由此生发,情思飞扬,联想到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发出“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坚定的眼神,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的感叹,事由虽小,但阐释的却是人生的大道理。生活中处处有文章,看我们是否有心而已,作者从细微处着笔,由此生发出不凡的人生哲思,让人折服。3 d( x# C6 X9 o" n$ v
另外,本文视野开阔,旁征博引,才气逼人。即便化用诗句,也饶有情趣,你看“与老板相视一笑出门而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句,潇洒之态跃然纸上。9 m8 {  c3 Z1 e7 Z9 p3 X. U
秘诀四——融情于物,意切情真- S$ K  C1 V8 G1 o8 G2 F, n
记叙文写作如果借助某一物体来反衬所描写的主体,融情于物,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行文时,若借某一物体点明中心,既可以渲染气氛又可以卒章显志。
9 K/ @: }+ N8 n【佳作借鉴】
# f) Q* J/ n0 E, Y: w向日葵没有眼泪
3 o) g* P1 I1 w8 I) L一考生0 j: h, n; r  h. t( d
从我记事起,家中院子里便有大片的向日葵,金黄向阳,是重瓣的那种,花期很长,在盛夏的阳光里常常开成一片海洋,让人分辨不清是哪一瓣在反射着阳光,只觉得耀眼眩晕。
$ |# z8 c* x/ J! k* y这是爸爸给我的礼物,在我出生时种下的,每年留种,每年播种。
) t2 Q$ R( H5 W; w4 W5 ^' o' h- S模糊的记忆里留存着那个露水沾湿衣襟的清晨。起了大早,我忽然发现花丛中蹲着再熟悉不过的身影,正在悉心清除杂草,扶正微微倾斜的花株。' g3 t5 Z! i0 T2 d( ?
“爸爸,向日葵哭了吗,这上面怎么沾满了泪珠呢?”彼时的自己总是爱强调自己的见解,以为一切都是这样。
3 \" K! s  f: b4 O# d“没有,傻姑娘,向日葵是没有眼泪的。只要太阳一照射,它们马上就坚强乐观了。”年轻的爸爸少有的耐心模样在那一刻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中,好看的眉眼,高挺的鼻子,说话时微微张合的嘴唇,还有那浅浅的微笑。  C2 u. m% S0 Z( m
于是,在我那有日记情怀的年纪,我便在日记本的扉页写下了这句话——向日葵没有眼泪。
" Z) d) e0 [& i' ?4 D0 p, I阳光普照大地,向日葵盛开又凋谢,我也渐渐长大了,但心中的倔犟与固执没有改变,一如儿时记下的那句话,心中还惦记着向日葵的眼泪。/ l$ Y9 r/ C! w: S9 x& {; n
终于走到高三,以为自己已足够完美、心灵强大,以为一切都将按着自己心中的轨迹发展,就像向日葵的生命旅程。5 t& A  I5 N3 f: c
“爸爸,你到了吗?我们下课了。”难得的休息日,我和爸爸约定吃饭谈心,在这人生的转折点我似乎与爸爸也变得亲密起来,至少没有了年少时的冲突。6 i1 _9 j4 {1 a: j0 ^
“爸爸还有些事,你在校门口等一等吧!”他似乎真的很忙,电话就这样被草草挂断。
( e% `5 d7 x) K% j9 J% W天气还有些冷,下午天一直阴沉沉的,有风吹过,让人心烦意乱。街道上甚是喧嚣,车辆、人流、尘土等搅在一起,没一会儿,雨便大滴大滴地砸了下来。慌乱中我躲进了校门口的值班室,湿湿的外套贴着后背,心里禁不住开始抱怨起来。8 \6 i  E; m1 C% S- n
当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街对面时,我竟没有叫出口,只看见雨滴拍打着他的身体。他穿过马路走过来,弯着腰,好像在护着一包红色的物品,可能是给我买的,可我心中依然不满,没有期待和惊喜。他的裤脚早已湿透,甚至还沾满了泥水。或许是我长高了,总觉得此时的他不再高大威武,也没有了儿时痛斥我时的挺拔模样。
/ @7 s5 X3 X, [  P, w我慢慢走出值班室,朝着他的方向走去。时光赋予我怀念和遗忘的力量,过去我觉得不能理解他,现在觉得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纹路错杂,将它翻转过来,叶脉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现在与过去重叠,记起若干年前的那个清晨,他告诉我说向日葵没有眼泪,此时的我,泪流满面地站在原地,等待着他潮湿而温暖的拥抱。
6 t3 M" U% C6 k- a4 x# T+ J9 `爸爸,请原谅我的自我与固执,成长中的我不能没有你,我需要你的宽容与教导,是你教会我不再自我,不再骄傲,用心感受周围的支持与爱意。
2 w) E' \! G* i$ i0 g真的,向日葵没有眼泪,因为太阳会灼干它的眼泪,而我的太阳就是父亲。9 ]2 _1 b$ b  f0 z( H) }! U
【亮点赏析】
1 t$ v' d8 r- E“向日葵没有眼泪”,好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诗情画意,引发读者的遐想,为文章营造了诗意的氛围。作者以“向日葵”为载体,叙写“父亲与我”的故事,以“向日葵没有眼泪”反衬自己的自我、脆弱,烘托父亲的高大形象。以“向日葵”贯穿全文,卒章显志,是本文最大的亮点。2 n- \* A9 v  ?$ t* s! f
“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纹路错杂,将它翻转过来,叶脉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融情于物,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另外,文中对“向日葵”的描写详略得当,记叙、议论、描写相得益彰。
+ E6 q8 B/ y6 I$ Z秘诀五—— 一字立骨,主旨凝聚( ^6 e4 r! ]8 i+ G5 @9 Q
议论性散文中,若能巧妙地运用一字或一词贯穿全文,便可以把零散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把纷繁复杂的内容集中到焦点上,从而使文章线索明晰、结构缜密、主旨凝聚。
5 T3 r* p6 y. W; |: n9 F# R* ?+ m6 y【佳作借鉴】
0 T% Z0 [% S+ V回 到 原 点
3 f8 o3 R! I1 D& R0 K/ o' H: J一考生
& |5 i0 e" C0 L* _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确实出人意料,但我确信,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因为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0 C! T* J% N# I; x: ~$ w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6 G$ q( |7 t0 ~: Y: G8 C% J  F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了自己不施粉黛的容颜,是不是已经忘却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了挤出虚伪的笑容,习惯了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当我们暗自高兴,以为能将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v0 W$ @, q+ z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 m6 \) `% D* r: G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候,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动作很规范,态度却很敷衍。& Z3 p# y5 d: I2 i) P- p- P
我想,再动人的脸庞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但让人感到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乐章中弹奏最和谐的音符,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真善美。/ p5 S. C$ z, E. c3 A: w
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且偷生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的原点。“决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的尊严。
# L" p& s" E( Q' M/ `, d6 q) y1 y' y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起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最轰轰烈烈。% p# x8 A, j5 C& A+ F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声色犬马、亦真亦幻,但一个人人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唯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本真,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5 h1 c' F" D$ g" i) \: I【亮点赏析】
) Z5 N4 l: z4 |2 e, `% q/ d3 }文章通过联想电影《让子弹飞》耐人寻味的结尾,提出自己的观点——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 C) E: H# c1 w6 T- w7 Q' `% X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一个“回”字贯穿全文,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以“一字立骨”,将毕淑敏、空乘人员、马寅初等人“回到原点”的事例连缀成篇,气势沛然,一气呵成。文章纵横捭阖、开合自如,很好地论述了观点,且结构严谨,论证有力。当然,文章过渡自然,语言隽永,整散结合,也是其赢得满分的重要原因。
1 F( }) ^2 j; X% e1 L- d6 |# p! Z秘诀六——结构严谨,叙议结合1 G+ [4 T3 K! d& k5 `( a+ c+ d
记叙文写作获得高分的必要条件,一是结构严谨,这也是其他体裁的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条件;二是记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增加文章灵动的色彩,如果还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这样的文章必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d; |. D, {" Q) Y5 k0 w
【佳作借鉴】
4 p) f( j$ x: f/ ~1 u, i总有一种期待/ m; C7 I6 A4 x, l( t+ _
一考生
  Z- n$ o' ]0 A我是个山里娃。
  e# _! {% r7 ^: J% o5 e山里娃和城里娃不一样。城里娃只管埋头读书,吃喝有家长伺候。山里娃没那福气,除了读书还得帮家长干农活。
2 N# M5 j1 s& K& V) H1 ?5 [% m# x山里娃和城里娃也有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不管是山里娃还是城里娃,大家都总有一种期待。3 |% Z, b0 }  ^; X9 w1 q$ i( U8 W
城里娃的期待很单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1 I( y& Q& Z; ^+ d6 f* S
山里娃的期待也很单纯——走出大山,变成个城里娃。
: ]8 m; Z. `" C0 B1 @* `+ G, [- H2 K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期待,城里娃孜孜不倦地努力读书,读书,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N3 @" A. \3 X2 q. b) D4 R
较之城里娃,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期待,山里娃要付出两倍的努力,因为要走出大山,要变成个城里娃,先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 Z2 {2 I$ A/ s: y0 A/ E! S很小的时候,这个期待就在我心里酝酿、发酵。4 n8 @3 G/ m' u* N) ]
往事越“十”年,“牧童”挥鞭。那时一放学,我总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挥着鞭儿,牵着绳儿,吆着牛儿,上山去了。
3 Y0 ?" n8 ~! L% I放牛的时候,牛和我都很忙。牛忙着吃草,我忙着读书。牛吃草,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我读书,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牛吃着草,不时东张西望,“哞哞”地叫几声,像在告诉它的小主人:别管我,你只管安心读书,我不会走远,我就在你身边。善解人意的牛,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我忘情地读书,读语文,读英语,读那些拗口的定义、定理……琅琅的读书声,和着满耳的天籁之音——风声、流泉、鸟鸣,在绿意盎然的山坡上回荡。7 B$ p3 G; u8 g* @( m+ Q- m
就在这平淡的牧童生活中,我幼小的心灵一天天地骚动起来:这样的生活,我是多么不甘心啊!我不甘心就这样在大山里放一辈子牛,更不甘心重走父辈的路。我要走出大山,到山外的世界闯荡,使自己变成个城里娃!
$ S9 s5 o" X3 F* ?. G2 L可是,山外的世界,是说去就能去的吗?当年,白居易初到长安,把诗作呈给著名诗人顾况,顾况却戏之:“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是,白居易凭着出类拔萃的才华,很快在繁华的长安站稳了脚跟,一时间名噪京城。是啊,走出大山,得有真本事才行。7 T, m+ a3 A1 [2 f0 f
于是,怀着这种期待,面对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我不再犯愁了,书海冲浪,不也是一种富有情趣的生活吗?听到老师严厉的批评,我不再抱怨了,逆耳忠言,不是校正航向的罗盘吗?面对考试的失利,我不再沮丧了,一次挫折,不是通往成功的一块基石吗?
% P% I! N; p2 v* K) N% q. X3 f就这样,我脚踏实地往前走,我心中的期待不仅越来越清晰,而且离我越来越近了。# F& c6 X6 o4 K# ?
城里娃,你们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和你们一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城里娃。
0 H8 Z& E) j( ~* S% L" Y. G山外的世界,你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向你走来,走进你的怀抱,融入你的血脉。- _3 f: _/ B: ~) d" r
因为,总有一种期待,会赋予你无限的生活激情;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在坎坷泥泞的路上义无反顾;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穿越重重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8 S9 p% e! t9 M. ^' @2 J' F7 w+ J【亮点赏析】. d5 @% l. h7 E1 H; g: y
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行文极美。本文行文之美,首先美在结构严谨。开篇通过山里娃和城里娃的对比,引出题旨;中间部分紧密围绕题旨展开叙事、议论;篇末与开头照应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而且使题旨得以强化和升华。9 z; {) a* q1 k9 J
其次,行文之美,还美在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有机结合,描写山里娃特有的生活,再加上“总有一种期待,会赋予你无限的生活激情;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在坎坷泥泞的路上义无反顾;总有一种期待,会让你穿越重重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这样的抒情,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的期待,生动、形象,生活气息浓厚,有较强的感染力。另外,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亮色。(冠华作文网). c7 d" \. ^1 h6 `: D0 Q. \
秘诀七——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 P- u- v" J. d$ `9 K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记叙文往往有波澜有起伏,如果作文能巧设悬念,埋下伏笔,定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引人入胜,高考考场作文不妨一用。
7 V& S3 _6 r4 F【佳作借鉴】
1 p' X& T) Q% `% y. U( u) j, `最后一座土坯房  z+ m) ~0 M# C# C, v2 `' x
一考生+ E* H- I2 Q( E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月的家。本来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所以春节后,我再没回过家。我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中,回家一趟不容易。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了两天假,让学生放松一下,以待最后一搏。同学们归心似箭,周末一放学,顿“作鸟兽散”。
5 M3 j6 ^5 o7 T; v我坐在长途班车上,恨不得汽车飞起来。一下车,便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条羊肠小路,走五六分钟,就可以看见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 \: v8 {) G; v6 g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间老屋里。三十多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剥蚀得满目疮痍。这些年,富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漂亮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把山村点缀得如同别墅区一般富丽堂皇。渐渐的,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丑陋无比,有碍观瞻。我家又位于山村的最高点,这样看起来就有点滑稽,成了“鸡立鹤群”。奇怪的是,父亲是挣钱的好把式,干活不惜力气,又有技术,但父亲就是迟迟不盖新房。乡亲们说父亲是个守财奴,舍不得花钱。听到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亲总是付之一笑,啥话也不说。我也不理解,早几年负担重,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常看病,家里经济拮据,现在日子好过了,父亲还是按兵不动,真不知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 x4 n' _4 h. q- [$ `5 r转过一道弯,奇迹出现了——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楼”,雪白的墙体,蓝色的屋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 A! x4 J( Y. \9 e  d我先是目瞪口呆,继而惊喜地往家跑,已顾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个野小子。
/ o) h* D+ {8 O" C' F5 ?三月不见,家人亲热得不行,父母姐弟围上来,这个说我胖了,那个说我瘦了,这个说我白了,那个说我黑了。我应付了几句,赶紧屋里屋外看新房。3 Z" Q$ `. c- t% i8 ?/ V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外墙贴着洁白的瓷砖,白得耀眼;室内装修简洁而美观,地板光可鉴人,天花板上悬挂着华美的灯饰,雍容典雅……母亲一边陪我参观一边说:“你爸早就想盖房了,可盖房子动静大,怕影响你学习,咱上高中图啥呢?不就是图考上大学吗!你三个月不回家,你爸就趁这个机会动工了,他不让对你说,怕你读书不安心,老想着回家帮忙。”
* i: a( Y+ y9 V- I% o# [是啊,家里大兴土木,谁都不得安宁。父亲口齿木讷却心细如发。我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弥漫全身,不由得往父亲怀里钻,脑袋在那宽厚的胸口上贴了好久,像在聆听父亲的心跳。7 l; N5 d% V* ~' }
夜晚,我躺在舒适的席梦思床上,浮想联翩。随着我家新楼的竣工,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已不存在。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我家是中国亿万农民家庭的缩影。试看今日之中国,像我家这样的农民家庭不知有多少,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与以前的农民不可同日而语……
  E, S+ \. M6 j/ _想着,想着,我的眼前出现了幻觉——" @/ |3 U+ U! Q& _# |
在学校举行的才艺选拔大赛上,我声情并茂地唱了两支歌后,主持人考了我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富强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l2 ]* Z$ D! k; P  S3 A8 |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亿万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6 X. h: C; d0 e( |+ s
顿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4 g( x" ^) D% h6 i2 k0 D. W7 D1 c
【亮点赏析】
2 i0 m8 J4 k$ b本文波澜起伏,令人叫绝,主要体现在前后的照应技巧上,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二者吻合得天衣无缝。如开篇写“三月没回家”,既是高三生活的真实写照,又为下文“土坯房”变成“小洋楼”巧埋伏笔。中间部分写父亲“迟迟不盖新房”,是设置悬念,后面母亲陪我参观时说的一番话是揭开谜底,前后有机衔接,不露痕迹。结尾颇具匠心,让题旨自然浮出水面,把理性的思考化为形象的揭示,生动地诠释了主题,使所供材料的主旨得以彰显。% Q6 `. z; H5 y) a% g$ T
此外,作者化大为小的构思,也是值得称道的,中国的发展,题目太宽泛,不好入笔,而作者从农村的土坯房说起,从小处反映中国的发展,别具匠心。/ c" t) X) B8 z9 f2 Z0 B
诀窍八——展开联想,放飞想象
" [2 A/ g$ \5 V7 ?# G+ O( j梁实秋先生曾指出,联想不快是造成文思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考考场,如何才能“文如春华,思若泉涌”呢?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联想,要“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不妨从自然万物、历史名人、现实生活等处展开你联想的翅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联想的源头,就不必为作文材料犯愁了。/ U  l$ E" W- `" a! N' Y  W" d
【佳作借鉴】
3 S8 C4 n/ d- w时间在流逝" ^' w+ }5 T* r( B' O3 Z
一考生
3 z3 z1 C: u* e9 V/ ]$ W高山幽谷中蜷缩的最后一撮雪终于绷不住身子,融化于草丛中,化成了一丝水,汇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条溪。时间与它结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阴深处……
3 B4 N7 F0 L# l# s  j是啊,还有什么能像河水那样连绵不断地诠释着时间,又有什么能像河水一样在宇宙间“三态”切换得那么自如?不可捉摸的时间,人们无法直接描述,只好借助神奇的河水来形容了。于是就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
' f* J' f# H1 i7 `北雁南飞时,我们知道了季节的更替;从青丝到白发,我们看到了时间的流逝。“少年不识愁滋味”,大多因为对时间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等弱冠不再,自然有了衣带日已缓,岁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许多憾事与时间有关,如在某个时间段,爱没说出口,他(她)却成了他人所爱;在流逝的时间中,孝未尽,亲人却已不在。5 D6 ?& d' d* `  i6 b* }* i  I
时间给予每个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可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有的人说自己的时间太多,多得整把抛撒也无所谓,于是在灯红酒绿里泡着,在纸醉金迷中躺着,在“桌上长城”边坐着,就这样时间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里消逝了,在赌桌边输尽了。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可他们哪里知道,“春去春回来,花谢花会再开”,只是季节的轮回,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 j" a3 I4 t/ {6 E% ]( E! [智者们明白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宽度可以伸展。钱学森,这位科学界泰斗,一生不题字,不参加宴请,不出席鉴定会。他说,我时间不多了,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别在于是否珍惜时间,若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也就在生命体里注入了内核。等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人们会说,他的一生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L/ F& t1 v1 E- Y
想当年辛弃疾报国无门,叹时间流逝,尽管将“栏杆拍遍”,也无人知晓其“登临意”。于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的诗句。真是英雄泪洒吴钩,岁月不堪回首。! w9 Q( ~" c7 T* m
时间在流逝。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6 N2 O8 |: S5 r# Q
时间在流逝,我们必须将爱说出口,将孝尽到位,将事做到好……抓住机遇,只争朝夕。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我们可以激起时间长河中的浪花,哪怕只一朵。
) ^$ N/ `6 A; x/ e, |& Q【亮点赏析】
# ?/ E( x6 n& T' k8 j& E本文思绪飞扬,联想迅速,亮点突出。开篇联想自然,引出光阴的飞逝,之后,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展开纵向联想,迅速联想到“逝者如斯夫”的千古长叹,随后,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时间的荒废,联想到钱学森充实的一生、辛弃疾无奈的时间悲吟,读者仿佛行走在时间的长廊中,穿越时空、纵横古今,感受着时间的无情与可贵,心灵为之振奋。不难看出,作者紧紧抓住时间飞逝这一中心不放松,展开联想的翅膀,从古至今,贯穿不同领域,有自然的感慨,有名人的长叹,有现实的遗憾……- [! @8 w9 g+ y) b4 Y+ o  d
文中,有些比喻句,颇有情趣,如“虽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这些只不过是飞逝的时间列车沿途丢下的旅客而已。因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意蕴深远,含蓄蕴藉,值得玩味。0 d+ U5 j. n6 M+ s+ m
(文章来源:冠华作文网)6 [% _( S" v: P
无标题文档                               欢迎各教育机构、高校联系合作! 内容:010—82558107   广告:010—82558598    2 _5 e6 Z" O& ~: B6 u) k
       网易高考生家长QQ群:169977054        网易高考生QQ群:1719062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0 13:48 , Processed in 0.2821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