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1|回复: 0

[辅导]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之:“我看作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0 0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备考2012年高考(微博)热点作文之:“我看作弊”写作指导及其例文3 ]9 l" n" B/ W9 @; V4 k) O9 E; Z
(417600)湖南新化一中 高星云! ^+ i* y: m, M: W5 x
【文题】
5 S1 u$ |4 V" z) o4 I* s: L作弊是校园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之一,它的产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任何原因都不是正当的理由。然而,作弊现象却一直不能“斩草除根”,反而愈演愈烈:其突出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作弊形式多样化;二是作弊手段科技化;三是作弊人员团伙化;四是作弊范围扩大化;五是作弊目的金钱化。
4 Q1 ^9 `( ~# j校园作弊为何屡禁不止?有识之士认为,考场从来是社会的缩影。考场有问题,其实并不是考场的问题。腐败才是考试舞弊的源头,遏制考场舞弊本质是反腐败。既然反腐败要从源头抓起,那么治理考场舞弊也只能从反腐败抓起。
- }8 G* c" ]/ Y4 Z# B: Z  w以“我看作弊”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5 m+ d' ~5 D! N& {% h  y【题目解读】
/ Y+ ~) u: D: V9 v0 z; w作弊是一种欺骗或欺诈的行为,可使作弊者不公平地获得优势以达致利己的目的;作弊通常也会牺牲他人的利益。作弊包含对规则的逾越,可被视为一种以小博大的基本经济手段。
, j/ {+ E% ]  ]2 N/ A# B写作本话题,你可以倡导诚信、反对作弊,呼唤建立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为总主题行文:揭露抨击作弊行为,讲述自己的遭遇及经历,分析作弊的手法,阐述自己的论点,提出杜绝作弊的建议……从不同角度表达远离作弊,倡导保护公平、公正性的游戏环境的呼声。也可以求异,讲作弊的有利一面,通过父母、老师的作弊,表现其拳拳的爱心,但要慎重处理。
! M0 E+ {# L0 \9 T9 _; o精彩构思3 w$ H! C$ o' f! L+ i+ U5 u( F' z
1.文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W) k" B* a5 t# x
编一则故事,通过学生作弊失败的事说明“道高 一尺,魔高一丈”的道理。
+ P: O1 M, |2 \5 Z又要语文测验了。王强又向张伟“奉献”上一张答题卡,那是他以前故意向老师多要的。考 试结束时,王强拿回答题卡交给老师。这招他用了很多次了。但第二天语文老师宣布王强作弊,成绩零分。王强大喊冤枉,语文老师说你把你的答题卡的背面和其他同学的对照一下。 王强拿过同桌的答题卡,发现上面一个鲜红的“语文”字样的红印……
% e; G6 d" I( U$ G0 C, E- O, ~. V2. 文题:为时已晚
1 ~  G+ Y; l$ T' B9 ?' _0 d写一篇小小说,通过S厂在销售产品时以假充好造成损失的 故事说明作弊的危害性。) Y) i; W& s% S
S厂是生产各种香肠的厂家,近来因订单较多,产品供不应求,厂长便让人把一些过期的香 肠拿来充数。顾客甲吃了香肠后上吐下泻,便拿剩下的到质检处检验,发现是过期产品后把 S厂告上法庭,法庭判顾客甲胜诉,让S厂赔款并停产整顿。厂长后悔不迭,但为时已晚。1 V9 J" y! u; e% B; D/ d+ n
3. 文题:戒指! v/ E3 h3 G, [, Y( b" E: N
反向思考,讲述一爱情故事,说明善意的作弊不是欺骗,而是爱 。+ J0 p6 X! ~" j. M- e6 z4 K/ z2 Z
农村青年王红和张军要结婚了,因张军家穷,王红便声明不要戒指之类的首饰。张军却不想 让王红太寒碜,便花钱买了一只镀金的戒指送给王红。结婚几年后,他们的日子过好了,张军便买了一只纯金的戒指给王红,王红才知道原来的是假的,但她并不生气,反而很开心… …& W3 k# L4 n$ e* d4 n
参考题目:
1 T$ `# M9 L# t6 S一场作弊一场梦
0 X% y: Q( H2 p. G5 s解决作弊行为之对策作弊
0 u( T" z6 _! ~3 a/ v- C7 {& E* I凋谢的罂粟花
5 D  K% h! k- X1 L3 S# X给作弊玩家让位
- f. _3 |8 i. e5 h. r3 G* }作弊、炒分之我见4 b3 V8 r$ p) x/ l1 b: D
作弊——我与考试不得不说的故事. A+ D) g0 ?: c9 K& w8 m
“弊者”自珍 ?, f* i1 d* E9 l+ g5 o
我被“作弊”撞了一下腰7 F5 @  k/ R3 ]) k3 |$ s& V
在作弊与不作弊之间徘徊
- M+ L& r3 s3 N9 Q" q8 }! J' U& ]作弊是一种说不出的痛8 C; V$ k. @! f' F
修自身而养情操——作弊行为的归因: k* d, g3 C' t
献给作弊者的话  \& J- |8 o( w* ^! c2 B
致作弊者的一封公开信
% \$ Y+ l( w) p3 G$ S% s考场舞弊与社会腐败  J; U* _5 V6 \8 m; q
谁给了“枪手”作弊的机会?, P$ `2 y& [8 U6 B+ x& }
谁教给我们舞弊
( [0 j' J% v. ~- o  g- z" n% G1 ~. h如此舞弊又何妨
/ _7 s; y( Z$ X4 N& f+ b9 i作弊的滋味" q8 E* q" [! L" a
【经典材料】  l+ B4 a5 y5 H7 w' Q
名人名言:1、作弊的猖狂不仅由于作弊者的道德意识不高,更由于各地各校对作弊的处罚规定不一,缺乏强制性和科学性。因此,惩治作弊的最有效手段是用法律抑制作弊,用法的力量来维护道德准线。——教育专家指出
4 I; K. Y+ V8 y0 [2、舞弊并不是什么难管的大事,只要下决心管是能管好的。就怕管的决心不坚决,或是不愿意管,甚至是纵容舞弊行为,那事情就难办了。——萧齐说8 s" ?' W0 j/ N
3、高考作弊牵涉到地方的政绩问题。升学率高,就说明当地的教育办得好。所以,一些地方在面对高考作弊现象时,并没有下决心去推行强有力的机制。——熊丙奇(微博)说。
. V- w' m7 t6 F2 o/ t; }4、程玉缀教授的《考场歌》这样写道:燕园学子,人中龙凤;身经百战,从从容容。笔走龙蛇,文思泉涌;寥寥数题,笑谈之中。遵守考纪,严肃校风;因小失大,徒然无功。临场赋诗,肺腑相送:瓜田李下,请君自重!春华秋实,来自劳动;有限人生,无上光荣!# m5 V7 D& y, G8 v& O9 y( ~3 {
网友作弊歪诗如下:如果老师精,千万别灰心;只要技术高,高考照样抄。老师一露面,随机要灵变;一旦被发现,一定要老练。如果老师问,千万别承认;考试一考完,纸条别乱传。目的一达到,证据要毁掉;练兵需千日,用兵在一时。平时多练习,才出好成绩;方法一大堆,考场显神威。
, ]# I. w/ u( K: k) C6 e1 G5 I! I2 Z5、“手机短信够先进,取消学位够伤心”、“抄袭邻桌品行低,当场查获零分计”、“代考着实不可取,既害人来又害己”——顺口溜: Q' f5 L2 e5 D6 j
经典事例:5 r7 l* N: U2 \
1、今年参加高考的723万考生全部承诺在高考中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承诺书主要内容为须知晓和遵守的考试有关规定和各项考试纪律及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截至目前,对已发现的湖北潜江、石首、南漳利用手机舞弊,武昌一名考生代考以及新疆喀什、和田4名考生作弊等案件,当地教育部门根据新发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作弊者已作出取消高考全部科目考试成绩的处罚决定。
/ q6 u$ J6 w6 Z; i$ I8 A. K2、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考试舞弊?从现象上看,社会诚信度低落,有人甚至持假文凭进入了公务员队伍,考试作弊也不被视作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一些考场集体作弊,这不是什么新闻。这样的情况,就不是考生个人的事情了。话又说回来,如果仅仅为了对付考生作弊,本身就用不着“部颁标准”。, ~) z8 ?7 R: `* y
从历史上看,考场从来是社会的缩影。考场有问题,其实并不是考场的问题。腐败才是考试舞弊的源头,遏制考场舞弊本质是反腐败。既然反腐败要从源头抓起,那么治理考场舞弊也只能从反腐败抓起。 ——以上信息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J: m2 `: |* \5 Y, Y( D9 a) Y) I
3、重庆科技学院一次开除23名作弊学生 :为严肃考纪,重庆科技学院近日同时开除23名在今年2月新学期补考中作弊的学生。据该学院宣传部介绍,被开除的23名学生中涉及该校7个院系,一个班最多有6名学生同时作弊。学生中有一名已因作弊“背上”留校察看处分,在本学期补考中仍使用“夹带”作弊,属于“屡教不改”者。其他22名学生均因替考、请同学替考的作弊行为被开除。
, G5 p1 j2 |6 r3 ~6 H4、大学论文叫价约300元 代写者多为家教:有曾助朋友完成论文的学生透露,一篇论文平均索价200至300元,如指定24小时内完成的,索价更高。不过,这类文章的质素就无保证,更有学生因此而不及格。据一曾经帮助朋友完成学期论文的学生透露,一般“枪手“叫价,都视字数及付出时间为标准。平均来说,1,500至2,000字的论文,要价二三百元;如要”枪手“包揽一学期的4至5篇论文,价钱约需1,500元。
: Z4 H1 ]' a' Q5、明星出书“作弊”何时休# ^2 E2 N4 d) D6 c
杨澜新书《一问一世界》日前出版。出版方特别强调,这本书是《凭海临风》之后,第二本杨澜亲笔写作的作品。不过业务繁忙的杨澜坦承,部分内容由第三方合作,并在封面上署上了第三方的名字。
* \3 c  O' @8 c' W! J$ z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杨澜和朱冰两位作者的署名相当。这个处理方式规避了放大名人的现象,给予了名人和协助者同等的尊重。业内人士评价说,杨澜亲笔写作《一问一世界》,并采用与第三方合著的方式,是一种诚实坦率的态度。( k5 W+ T+ r0 V
而实际上长期以来,明星出书找人代笔是出版行业的一个不言之隐。“我说别人写、我不说别人写”的情况,在明星出版市场中是大多数。亲自下笔“我写我”的情况少见,但并不是完全没有。
' f+ G7 O7 p1 [9 V6 N7 P6 R3 c明星找枪手代笔,也已经被网友贬为“出书作弊”。一些读者认为,“代笔”和歌星“假唱”同属不良行为,应受到读者抵制。甚至有网友评价道:“沽名钓誉、粗制滥造的名人书大行其道,欺骗消费者不算,还严重损害了文字出版的纯正性。”
3 ^/ c7 E, k! a8 h& _6. 纽约现高考作弊案 6高中生找大学生当枪手被捕
4 u# A6 D* x7 g0 X( Q( \: S2011年09月30日
+ h  ]0 W) K( x) C' g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美国纽约州长岛(Long Island)爆出7名学生涉嫌在SAT考试(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俗称“美国高考(微博$ A/ j1 @6 p. u! U5 X
最新消息 2011年9月30日 17:43十一长假来临,在休闲放松的同时,别忘了顺便学习知识哦。祝大家十一快乐。更多)”)作弊,所有涉案学生已遭逮捕。
  y' o7 G& [4 S+ @/ j6 T% w纽约拿索郡(Nassau County)检察官莱斯( Kathleen Rice)表示,过去一年内,纽约州米尼阿拉( Mineola)大颈北方高中(Great Neck North High School)有6名学生以1500至2500美元不等价格,请19 岁的大学生伊沙格豪夫(Sam Eshaghoff)当枪手。
; z# E6 E, G$ \2 [2 y' L0 S伊沙格豪夫毕业于大颈北方高中,6名学生分别是他的同学或学弟妹,有些人已经进入大学就读。
2 {$ v0 x# C0 }, u; H$ i. r( ?这6名学生的钱显然花得相当值得。检察官表示,伊沙格豪夫的代考成绩都在2140至2220分之间。SAT满分是2400分,是大学行政单位决定高中生申请入学的依据。
$ ]; s# K/ `' m% C- D学生考SAT前,要先向监考人员出示有照证件和准考证。检方表示,伊沙格豪夫使用伪造证件,上面是考生名字,但照片是他本人。& u6 k8 L& Z/ F  B9 O5 F8 |
莱斯说,伊沙格豪夫还曾免费替一名女学生代考。目前不清楚他如何通过检查参加考试。
" q! G8 J/ e. P4 m1 Y, A现就读乔治亚州艾莫瑞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伊沙格豪夫以图谋诈骗、冒用身分和伪造商业纪录罪名遭起诉。他拒绝认罪,以500美元交保。! B& A2 ~; t" K+ l) s0 E
伊沙格豪夫的律师伊莫纳(Matin Emouna)今天质疑检方是否应处理这起案件。
- ?1 y1 e. s6 z; l: A伊莫纳在电访时表示:“这应交由学校行政单位处理。到底社会的标准该划在哪?我们现在要开始逮捕幼儿园小朋友了吗?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在作弊。这没什么好骄傲的,但是某种程度上我们都作弊过。”
7 e7 F7 ^8 O2 P7 s2 Y7 {$ V" a莱斯表示,目前仍在调查其它地区高中是否有类似 SAT作弊情事发生。他们也在调查伊沙格豪夫是否有替其它学生代考。
4 v3 v# f) v+ e% m5 t% Q8 e【优秀例文】6 U+ k: J: ^1 E. L
老师也“作弊”' Y" c) `0 x2 t  G: [: f2 ^* `4 R
湖南新化一中520 班 康秀文" m3 \4 K) z0 h9 l( F# G; l
片断一:考场7 @. \1 h6 S3 q
铃声张扬地响过,这意味着,我只有半小时了。看着面前的大处空白,脑子更是空空的。望着窗外,似乎浮现着妈妈的殷切期盼,我的心被揪得紧紧的。顿时生出一个可怕的想法:作弊。念头一扫而过,却在我的心里掀起了轩然之大波。怎么办?不及格,没通过?那妈妈会再次失望吗?对她的儿子……看看四周,心一横,我拿出了手机……心里竟然平静如水,是“忘我”了吗?
! i" o) c0 ~- h( v( J; ~" C/ m4 F也许是吧,真的“忘我”了,竟没看到此刻老师脸上的锐利与冰冷,以及眼底闪过的失落和忧伤。0 B, u6 |: ?$ ~+ l9 Z
片断二:办公室
+ z( d6 H! m' s3 d0 O* E三天后。办公室里。& f% J6 }; n; [  O# S
此刻真的很静,老师不言,我也不敢有语。一阵冷风吹过,使得我心弦的崩得更紧。我们相顾无言,时针滴滴有声。我该不该先开口说说?老师是在等我吗,等我道明真相,还是……我不敢想,不愿想,不能想,因为我是老师最信任的学生。时间在一秒一秒流过,我的心里,仿佛是有一棵草,风吹过,使劲地挠。% y- `0 W2 J  \
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后,我还是决定打破这寂静。于是我便怯怯地开口了,“老……师……”,但话还没能吐出口,一阵手机铃声从老师的口袋隐隐传来:“我知道你很难过,昨天……”(铃声),如此毫无征兆的一个电话再次扰乱了我的心灵湖,我该借此逃开吗? “珍珍,你等一下,先别走!”老师似乎波澜不惊,温和地说着,接着,便听到了接听键被按下的“嘀”声。
( v4 d5 w# B/ J( C“恩,我是,那就开始吧……”老师脸上划过一丝狡黠,但是不易察觉,只是一闪而过。 我呆呆地站着,好不平静,开始东瞟西瞟像在找一线希望,更多的是一个答案。可是,似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我有些恼怒,暗自想:“到底要干什么?抓没抓到我作弊,你吭一声啊!我来了又不说话,想做什么呀?”我眉头一紧,却也没有留意已经过了多久。接着,老师说让我接电话。“咦?”没来得及想,我已经反射般地伸出了手,却不料:( i! f! z5 A1 Z
“儿子,你真是妈妈的好宝贝,我就知道你会让自己妈妈失望的,对吧!听老师说,你在学校表现很好,还进了前几名,加油啊!儿子,妈妈相信你……”! W1 I1 n( I4 n' l& G* r
我愣住了:“恩,我会的,妈妈。”急忙挂上电话,眼睛里已经噙满了泪水,耷拉着老师。
% t1 U" n0 U& O& B3 P4 Y“李珍,老师相信你的成绩是真的,你不会让母亲、老师失望,是吗?”说罢,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做最真的自己,加油!” 我不敢面对老师,只重重地点了头。% h/ L( u0 t% N, ]/ X' f
从那以后,教室里便多了一位奋斗的身影,网吧内少了一只痴迷的网虫。( `1 u+ o; T$ t6 v$ j
片断三:电话亭: z' _) l5 V, u9 b' ~: Q: \! x" g
“儿子,那天你老师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叫我鼓励你,支持你,还以为你犯了什么……”妈妈疑惑问着。9 y& f! s, z: r2 g4 d3 e3 [0 v
我再一次震惊了!原来那天老师在等妈妈的电话,原来她说“李珍,老师相信你!”“做最真的自己”是为了让我……
/ R& _3 Q  t7 P) m5 B$ K我没有回答妈妈,只是暖暖的一笑。
$ B/ y8 T- r# A- m9 ~9 ^8 `* k老师,原来你也“作弊”了啊!可是,真的谢谢您!其实从那天开始,“李珍”就已经真正成了“李真”了!+ x4 ?. @& Q: `3 C" C
我笑了,窗外似乎浮现出老师狡黠的笑脸,充满着几许期望。
% f+ S1 u1 [( i: I8 T) `  H(指导老师:高星云)# R( R) v4 f; R# M7 M  ~
  【点评】本文有三个亮点。文题先声夺人。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作者深谙此道。作者采用逆向思维,发散思考的方法,自拟标题为:“老师也‘作弊’”, 这一标题不能不让每一位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起到让每一位阅卷“心动思凝一瞬间”的效果。3 `) w! b, F8 `, K; S6 F! ^
行文结构严谨。文章采用片段式谋篇。全文由“考场”“办公室”“电话亭”三个片段构成,三个片段靠时间串联,第一个写考试时的学生的作弊,第二个写考试后的老师的作弊,第三个片段写学生的改过自新。三个片段环环紧扣,逐层深入。
7 F6 D1 a3 N0 k2 `2 Y' K/ K1 \立意别开生面。文章较同类习作高出一筹,跳出了只写考生作弊的的圈子,还写了老师的作弊,使得文章自成高格:因为老师的作弊挽救了一位作弊的学生,原来作弊也美丽。(高星云)
" r$ l$ G# D3 V9 Q0 W0 @/ ]张三舞弊记
( u- K0 Z& W: j+ z湖南新化一中 516班 张作成- M! V% ]2 x5 P) u- n/ W
张三是我的同学,他的成绩很差,每次考试连语文都不及格。期中考试前,语文老师警告他说要是这次再不及格就让他每天抄一篇课文。
1 h" b- Y! K9 C“叮铃铃……”考试铃响了,张三同学正面带微笑的向考场走去。咦,不对,张三同学今天怎么那么反常呢?难道他真的有把握不成?5 \, X) |/ Z# {' G& b+ g
且看张三同学坐定,拿着试卷看了一遍又一遍,十多分钟过去了试卷仍是空白。过了半天,才写下了“张三”。俄而,张三同学轻轻地扯起衣角,不时地瞄上几眼。咦,张三同学的衣服上怎么有块黑渍?细看,哦,原来是有字的,怪不得如此自信。- v5 n* ]: |/ `- @" o* |" H
张三同学仿佛察觉有人盯着他看,他闪电般地转过头,看到有位同学直勾勾地盯着他的衣角,他凶狠地瞪了一眼那位同学。那位同学见张三如此凶恶,急忙埋下头去。张三心里好得意的!其实,这招他是刚学来的,师父李四告诉他,对于拦路的要先发制人。还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张三同学口说“听不懂”,其实已经记下了。现在张三同学默念李四教给他舞弊的方法,心一横,白一眼摄像头,将写满语文名句的草稿本拿了出来。李师父告诉他,摄像头这玩意,其实就是用来唬人的,心理战术而已,不必紧张。张三这下放心了,吃了定心丸似的,快速地抄了起来。 他真有两下子,草稿本上的字龙飞凤舞:肯定只有他一人认得!字儿全都写在一些横七竖八的竖式里边。他师父说,这叫以假乱真,让老师无把柄可抓。唉,还真厉害。
, c& i* I  c( E6 O% E' u9 n- _只见他又拿出一张纸来,这次是平日的默写试卷,他把他直接摆在考卷下面,仔细地“做”着答卷。唉,这才是真正的以假乱真嘛,只见他埋着头,静静地抄着,老师从门外走过,看见张三,不由感叹道:“张三啊,老师的激将法还灵验!”张三感觉到老师正盯着他,额头上渐渐渗出了一滴滴汗珠,一滴、二滴、三滴……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滴下来,他轻轻地挪动答卷遮住了下面的本子,悄悄地瞟了一眼老师,伴随着每分钟150次的心跳,他发现老师正在向他点头。他知道,这是老师生气的征兆,心想,这下完了,全都完了!老师你可千万别怪我呀,弟子本是良民,是你逼我的。
7 w" S. G- k. L可怜的张三哪里知道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上升。他心跳加速,双腿乏力,正当他想放弃的时候,突然他发现老师不见了!他仿佛看到了希望,喃喃道“老师没有看到的,我做的天衣无缝的。”心情还没有平静,张三同学一抹流下的汗滴,想起了师父李四的那句话“做自己的弊,让老师见鬼去吧。”7 j* z2 W' ~1 Q% }+ B- u
张三同学哪里知道,好心的老师见张三有些异常,忙去医务室拿了些中暑的药类,可是老师一走到门口,就看到张三同学竟然把课本给拿了上来,上面鲜明的俩大字——“语文”。老师呆呆的,脸色铁青。张三同学也看到了老师,大腿发抖,心跳加速,汗滴泉涌,正当张三同学纠结的时候,只听见“张三同学请拿起你的试卷来办公室”,我们的张三同学只觉得腿一软,差点跪了下去……7 s  S) V0 C3 X3 A
第二天,学校走廊上贴了公告:“××年级××班张三,考试作弊,予以零分计算,以示严惩。”看来我们的张三同学真的要抄课本了。(指导老师:高星云)
7 L% V: d1 @2 |【点评】
- _; e/ u0 R& S" o; h+ s文看似山不喜平。文章情节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始至终抓住了读者的心弦,是一篇颇有悬念感的文章。作者运用第三人称,以旁观者的口吻来叙事,直接叙述人物经历和事情始末,更容易展开叙述。文章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值得一读。(高星云)
0 Z, F- M3 A" m) d1 P: W面对心灵的拷问
' Q8 X) ^3 U, H/ X湖南新化一中514班 吴乐艳
) l0 t, N" C, Z% ?“糟糕,怎么还没发信息过来?”考室里,小刚焦急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该死,时间过去一大半了。” 小刚一边想着,一边胡乱在答题卷上涂了几下。; V) |: h3 w$ `) j
小刚抬起头来,四下张望了一下,有几位同学也正局促不安,坐在自己前排的一位同学正为“收获”自己的“果实”而忙得不可开交。而周围大多数同学正遨游于题海中,在答题卷上“唰唰”地书写着。他看到了自己的好友小明,只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小刚的目光在他身上停滞了一下,好像想起了什么,突然回过神来,目光射向了手机。: e6 K( ~# f: J' z# x
“Yeah!终于来短信了。”小刚喜出望外。欣喜之余,他不忘望了监考老师一眼。“嘿嘿,好机会,老师的目光正投在一本杂志上,天助我也啊!”机不可失,小刚急忙抄着短信中的答案。毕竟做贼心虚,小刚的心“呯呯”跳着,他的目光也不时在监考老师上。同时,他在心里暗暗祈祷:千万不要被发现。小刚又在桌上桌下忙碌着。
9 e. M' P9 ^3 l# b& i; G“Yeah!终于快抄完了!”小刚暗暗庆幸着。“同学,做人要诚实,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伎俩,告诉你,‘姜还是老的辣’,快点,把手机交上来!”老师的吼声如雷贯耳。小刚在心中祈求着:“千万不是我!”他怯怯地偷瞟了老师一眼,一刹那,小刚的脸红了,他发现老师正看着他这个方向,他突然有一种烧心的感觉,心脏也跳得突快,仿佛要从喉咙里跳出来。9 A* s' s3 E7 R; D& I0 A* b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才好?”我怎么这么倒霉,竟被老师发现了。彻底完了,手机没了,分数没了,名誉没了,什么都没了。我该以什么面目去见我的老师和父母?现在我应怎么做呢?是主动把手机交上去,还是等老师来把它揪出去?小刚此刻心里乱极了。仿佛,让人窒息的一刻到了,老师见下面没什么反应,便走了下来。小刚低着头,准备迎接致命的暴风雨。“唉,悔不当初啊!”小刚叹息着。
5 _: _$ R# t$ r7 ~! {# _4 M) a! y小刚刚入高中时是一个勤奋、有上进心的学生,成绩也还不错,他和好友小明曾立志一起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但高一下半期来,他却放弃了曾经的誓言,没有了往昔的努力,失去了往昔的动力。他也不听朋友的劝告,于是,他越来越跟不上班。时光飞逝,考试临近了,但他还只顾玩。为了不让自己丢脸,他选择作弊,这是他第一次作弊,没有想到天不帮我……
/ o9 |3 S, k' P( q9 k% `" w* k“五、四、三、二、一。”他在心里默念着世界末日来临的倒计时,他的手里紧紧地握着放在口袋里的手机,准备随时掏出来。老师渐渐走近了,小刚早已吓出了一身冷汗。就在老师离小刚一步远及小刚准备掏出手机的一瞬间,老师停住了脚步,站在了前排的一位同学旁边随后揪出了一部手机。小刚见此状,抹了一把汗,心里悲喜交加,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以后决不再作弊!1 n0 f/ P( i- t
终于,考试结束了。考后的几个晚上,面对高分和同学羡慕的目光,小刚无地自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在那几个晚上,他想了很多……
: f6 i$ Z0 c  R& H/ @一天早上,小刚早早地起了床,向班主任办公室走去。他要向老师坦白一切,请求老师的原谅,因为他要告别舞弊,诚信考试。9 B; w; R" A. u/ ]* o! o4 r; P$ y
(指导老师:高星云)
: R5 E8 h; X5 H5 v* W2 t) ~% ]6 l【点评】文章很真切的记下了小刚“第一次考试作弊”的经过,作者以时间为经,以作弊的为纬,经纬交织,条理清晰,尤其是对作弊过程及其心理的描绘,真实而又细腻:作弊前的焦急,作弊成功时的喜悦,害怕被发现时的担忧,考试后的内疚、后悔等等,既符合一位作弊初手的身份,有使文章具有积极意义。2 W$ {4 W0 |% }
文章以作弊始,以告别作弊终,情节大起大落,但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 n2 n" d+ ~) y不过文章语言还歉洗练,题材陈旧。(高星云)4 _  r4 y- P) H" i6 R. S% |' _6 J" Y: z
当你作弊的时候: n% f0 O* l# c6 b8 J" u
张艳哲0 O; @( ~3 T# @) Q2 W1 P% E7 D# R2 S
作弊就是欺骗。往小处看,是欺骗了自己;往大处看,是欺骗了老师和同学;往更远看,则可能害人一生。
+ n2 {5 X. b$ Z# e+ i) n在我念初中的时候,学校门口有个大大的看板,上面列出每个班级和导师。导师名字的下面,各写着6个名字,3个用蓝笔写的,是当月成绩前3名的同学;另外3个用红笔写的,是末3名。; I  M# q# E8 N( W) Y8 h
我班上有位同学,每个月都“列名”其上。如果那个月的监考老师很松,他的名字是蓝色的;相反地,假使监考老师特别严,他的名字则是红色的。
7 [" d8 i& a5 Z有位同学很佩服他的“功力”,特别跑去“请益”,得到了几招。但是才上场,就被抓,记了大过。全班为此窃窃私语好一阵子,觉得真该被抓的没抓,却抓了“新手”,实在不公平。
: Q9 a+ D, T8 O' p5 j但是到最后,大家获得一个结论——这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坏人有坏的天分,好人学不来,一有邪念,就会被逮。+ P+ ~7 Q0 x  G# X
“作弊”,这个词在英文里是“cheat”,也就是“欺骗”。3 X, A; r; ~8 ?7 a  u/ _9 K
我觉得英文显然比中文形容得更妥当。因为“作弊”让人觉得无关痛痒,远不如 “欺骗”来得直接。
4 i# X) m- p/ X1 R- K作弊就是欺骗。往小处看,是欺骗了自己,明明不知道,装作知道;往大处看,是欺骗了老师和同学,使原来公平的考试,变为不公平;往更远看,则可能害人一生。想想,如果参加重要的考试,你靠作弊被录取了,必然有人冤枉地被挤下去。如果因此而使那落榜的人志气消沉,不是害了人吗?
6 t2 k( j3 Y" ~3 ]1 z如果这世上有“因果报应”,会不会有一天报在你身上?就算不报,你的心又能安吗?5 g' k& \$ R, ~8 h0 E
我非常欣赏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一无所知,除了知道我一无所知这件事之外”。- b6 m% H1 v0 v& e! M  t
我也非常喜欢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F, C# }; E4 r1 F我必须承认,我在学生时代,也作过弊,甚至带过小抄。但我从没有因为作弊成绩好而得意,倒是曾经在大家都作弊时,坚持不作弊,虽然考得奇烂,却有一种悲壮的感觉。6 i; c( J9 Q" a  V% u1 p0 d
我也必须承认,我曾经认为那些没用的科目,实在不值得读,可以靠作弊过关。5 z4 ?2 h6 ?9 n+ U
只是后来发现这世上没有白做的学问。许多在学校里认为无用的科目,后来都有了大用。% M" K3 P9 X. S% o
最近在杂志上看到个笑话——8 w, D; d( f8 L4 O
一班学生考试,成绩极糟。
4 C; F" k+ B- l$ t  a, L“40个人,40种答案,没一个是对的。”老师不高兴地说。
( J( u4 @( K% {7 q7 C最起码证明我们没人作弊。”学生们回答。  ~/ k% r2 S4 u3 G
我觉得这笑话很有意思。作弊时我们不但因为欺骗而出卖了人格,且把活的知识变成死的答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4 09:49 , Processed in 0.2090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