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回复: 0

[辅导] 上海卷《考试手册》:六个高考考点变化须注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0 0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简称“考试手册”),俗称“考试大纲”,它指引高考(微博)学科的考试方向,明确高考的内容、题型和相关细则,历来是当年高考的“指南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3 D5 I6 k! T9 f2 A, z7 E& G
2012年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部分,强调语文基础,突出能力主线,在前几年的基础上,表述逐步明确,不断完善,日益规范。其考点对比去年略有变化,考生主要注意六个变化:) x4 k5 n2 W1 P* [4 B: H* p5 X# `
一、适时增加了考点
# j6 k! r% a) u6 D. l% T在“鉴赏与评价”能力中增加了“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考点,以往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鉴赏中都涉及到此考点和相关题型,事实上,在历年考题中已经存在,今年只不过是让其名正言顺罢了。
* B) [5 O% a+ a6 W二、减少了有些内容/ Z  g: o" D& f) {$ S" Z
一是在“分析与综合”能力中,将去年“根据作品内容,通过推断和想象,作适当拓展”改为“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把以往“适当拓展”删掉了,说明今年“适当拓展”不是目的,“推断和想象”才是考查的重点;二是在“鉴赏与评价”能力中,将“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等”改为“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等”,说明“艺术形象”的鉴赏不限于文学作品,范围扩大了;三是在“考试结构与分值”中,将“现代文约占38分左右,文言诗文约占42分左右”的说明删去了,说明现代文和古诗文的出题比例将不受此限制,显得更加灵活。# L; w" _1 X8 l, U
三、合并了相关考点" ]/ |& j& _( e/ |( s
在“识记与理解”能力中,将去年“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并入到现代汉语语法,一同表述为“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意味着古诗文中不再涉及修辞知识的识别与理解。: O; u  Q' P9 Q/ s8 h
四、调整了表达术语
4 v+ E( i" ?! M0 s6 p7 F. K% ^调整后的术语显得更简洁、更明确、更规范,在阅读的考点中,如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将“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改为“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将“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特点”改为“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在“表达应用”的能力中,考点的说明作了比较明显的调整,如将“审题立意”三点说明变成了四点,突出了文章“力求有新意”;将“主旨明确”调整到“思想内容”中,显得更准确。在“结构布局”中增加了“布局合理”,说明结构除了“完整”之外,还要“合理”,显得更合乎逻辑;在“语言表达”中,将“语言通顺、准确、生动、得体”调整到首位,说明“语言”评分的重要,将原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改为“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更显得合理等。$ |& y/ }7 e$ [" W1 g% W
五、更换了个别实词4 b" r" O8 ], l/ c
在去年提供30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基础上,更换了几个实词,其中高中文言文160个中,将原来“诸”换成了“速”;初中文言文140个中,将“为”换成了“中”;此外,30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排列顺序也做了一些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8 18:20 , Processed in 0.2900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