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 V& t$ V( ^/ v! j! i3 |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2 u- ~( h% Z/ L0 V# h& _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b o/ f1 N1 P# {6 M4 g( f6 h 1、社会历史观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 J9 o7 q* W3 m2 C6 W5 O" d0 j$ K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9 }2 ~! M. X) |( Y7 f 3、区分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标准: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
6 B! Q$ q* ~* U' y5 {. y( Z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历史观2 w. p9 s* G* R( q; p& i1 R
1、神学历史观:把人类社会的本质神化。
$ ~% B* a, P$ L i2 A8 |9 J% | 2、哲学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类社会的本质精神化。0 s. \3 P$ i! i; v' U; _" c
根本缺陷:第一,夸大了精神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0 S( b6 |: I% l( o/ Y/ F 第二,夸大少数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 d! D3 T' }0 o, T 3、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把人类社会自然化。9 n& H) Z) s/ Z5 G
其一,把人类社会的本质、根据和动力归之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主张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面貌。- {; z& e# \0 [7 B: q; o5 o! i6 l
其二,把人类社会的本质、根据和动力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
, ^& a0 @; n# H( s7 X$ _# a7 |# ^ 4、唯心史观会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根源
; M- b# E; \5 C! J+ G- i" u (1)社会历史根源: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E) a( Z! W! c. \
(2)阶级根源:剥削阶级及其思想家的偏见。
& X% H, d: }# u, y( K (3)思想认识根源:认识方法的片面性、表面性、非历史性。1 j* Y, U) o; g K
(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 R$ K1 p; a& Z+ Z1 \% Z+ T) o 1、意义
7 j' Q+ v8 ? w. R; Y (四)人类社会的本质——实践
3 F9 Y+ e0 r8 _ 第一,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形成和存在的基础。, C5 W" D9 e/ R4 j4 L6 v2 Z
第二,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并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和社会的基本结构。) @2 l/ v! T9 }( U* q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
9 v& u9 ^: R: ?& \' M (五)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5 j* T7 d( D' T2 m. R( h
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4 i0 R+ O7 O# d/ d, g8 h. m4 R
(一)经济、政治、文化; q7 p' k4 ]3 N! c% {6 g0 |
1、生产力
9 a. G& p" D1 @) [5 I (1)生产力的构成
+ v( @7 K" a8 O 第一,实体性要素
4 y5 L; ]6 O$ t9 b+ _ 第二,非实体性要素; o! C9 C' h1 \; d5 }
第三,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的关系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 }7 b4 v0 G, d+ q6 K; W (2)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7 D4 ~0 H- I# X2 o% @ 2、生产关系
* z0 Q b/ }8 ^4 m: E1 g (1)生产关系的构成% ^4 |. }% }& u/ l1 ~9 O# [, x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 ~, g* o0 T# V; ]3 _+ o! p 第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o7 y2 V& H+ h, n
第三,产品分配关系(形式)
1 ~# V3 r7 M3 ~ (2)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 u7 j$ j' r( E' b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 k" g/ ~7 x l9 O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0 g+ ^( w \+ F
(3)生产关系具有物质性和社会性
4 P9 j9 k' h+ B" @$ D; ? (4)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
5 E# P: k8 A" z) I; ] A, C (5)社会经济结构与阶级
: p2 S" O4 K8 m+ N 阶级:历史范畴;经济范畴' B- |4 \$ G5 B3 u0 `
(二)政治与社会政治结构——政治上层建筑
4 c8 z! p% R- N) ^3 d7 R; _ 1、政治结构的构成
6 B% E/ S+ a' N: h1 b2 _ (1)政治法律制度
( i4 ?/ x6 i" z4 e0 w (2)政治法律设施和组织3 W. D. r1 [& d' H3 b" L/ T
(3)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制度的关系
' n- E1 Z/ P6 c 2、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政权) m) f* ^6 S, A% ? z% d, b2 h
(1)国家和国家政权
9 l0 g; b H1 M3 r: {& C (2)国家政权与阶级统治的关系
1 |: S" r( c1 w- m, c" q3 ~ 3、国家的本质与国体、政体
, H! W" ]3 k! B6 Q3 D6 Z0 } (三)社会文化结构
: x0 `; G" r8 A, k 1、文化及社会文化结构4 r- p3 p5 L6 K4 z+ S- A
2、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x' Z: o( b7 y, j
(1)社会心理
5 p$ g6 a; v( P& y (2)社会意识形式* D' ~2 y) @- f' d7 {8 A
其一,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
" M6 P* h; n$ l" V, s/ J 其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不是经济基础的产物。也不具有阶级性)% d6 O; n4 v$ \: E, t3 R$ ^
3、社会存在和及其辩证关系, K% N1 c* q) U0 L; q' P) S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 J' d6 R+ T3 F% O
第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 y& h( N8 } W
第二,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 ^; @7 g$ a9 B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 | `& i* J& J3 t9 n" J2 c- a% d# }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不同步性。4 e* `" l; i l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v& h! t$ v4 H; U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 y* W$ h# O2 g5 F0 s
第四,各种社会意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 g$ K. H/ p0 [8 f5 R; _1 h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J' X, f9 @! `% h8 k; w( R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
- P. Q( l; \+ X" `) { 4、中国先进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