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3|回复: 1

[考试辅导]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 12: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导论
+ P" a8 W2 o% @7 E* O伦理性原则:例:社会心理学中的“模拟监狱实验”因违反这一原则而受到广泛批评。 (02年单选)0 A, B0 F2 A: p- I5 l; s
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教育性原则;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其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
+ s* ]2 }4 a1 l' E第二章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 r  ~4 L  \/ t+ m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04 年简答)4 a# |$ y' X/ {3 x  R( {
(1)明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2)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3)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4)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5)制定研究程序与选择研究环境。(6)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7 \9 c- I& v" ^; Q3 f( P) x
外部效度: (02 年论述题)
5 e$ b; f7 u7 q+ C* J5 n$ t①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其他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 r# l; S4 U: \( [6 `! e②外部效度可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种。总体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适用于被试所来自的总体的程度与能力。要使研究结果适用于总体,就必须从总体中随机选取样本,使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生态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概括化和适用于其他研究条件和情景的程度和能力,提高生态效度必须考虑如何使进行某一特定研究的条件与情景对其他条件、情景有一定的代表性。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02 年论述题)
" v8 r% P8 t! Q+ U- X①研究被试的代表性差。②研究变量的操作定义不明确,测量方式、信度、效度差,致使研究可重复性减小。③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④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⑤多重处理的干扰。当被试多次接受实验处理或同时参加多个实验时就会因参加研究经验增多、各项处理的相互影响等发生各项处理之间的干扰。⑥实验者效应。⑦研究与实际情景相差较大。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q# m' h; h9 z+ P/ c3 I4 m
取样的原则: (01 年论述题)% E; w9 ?6 F3 q
取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随机性原则和代表性原则。& o8 X, q) [& [" d. a
①随机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使总体中每一个体被抽选的概率是完全均等的原则。②取样还应遵循代表性原则。代表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有效的代表总体的一种原则。% D2 L- Y2 a. V2 \6 h4 @9 k# Y
取样的基本方法:
1 b" K7 E5 Z  i5 P% B( S① 简单随机取样法(01,05 年单选) ②系统随机取样法③分层随机取样法④整群随机取样法⑤多段随机取样法。
  a) Q1 y: q3 M% k# u; B自变量:即在研究中有意加以改变、操纵的事物,条件或特征,如某些外在刺激、环境条件、被试及其暂时的特征等。 (08 年名词)' _$ P2 E( Z# N8 [; R" i
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统计法(07 年单选) 。" L" \- _% ?7 j
实验设计时设立对照组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控制无关变量。(02 年单选)
/ w8 z5 e! Y& J操作定义及其特征作用(04 年论述题)
6 _! i+ ^3 o$ P(1)操作定义的含义:操作定义指对于一种现象用测量它的程序作为它的定义,即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2)操作定义的作用: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操作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①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②它有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③它有利于提高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 ④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⑤有利于研究的评价、结果的检验和重复。(3)特征:可观测性。
& q% @% i1 N; \: {" X- b操作定义常用的设计方法(04年论述题)! Z& s7 r4 m- g6 u% ?
①方法与程序描述法: 是通过特定的方法或操作程序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②动态特征描述法: 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动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 ③静态特征描述法: 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静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研究的信度;研究的效度;构思效度;内部效度;统计结论效度;研究变量;因变量;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对称性原则;独特性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12: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

第三章 搜集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
1 h: W- R$ t) c. Z1 I2 M& k$ d访谈法的评价: (08年简答)
8 F  }, d' g; D优点:灵活性较强、针对性较强、可靠性较高、适用范围较广、能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 t) G& F6 [' b6 j% D0 M) ?5 F6 F4 I
缺点:研究结果易受访谈者素质的影响,难以量化处理,比较费时费力,某些问题不宜进行访谈。/ E% v. \' w/ `2 E% z
被试间设计:即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不同的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01 年名词)。8 F, V3 y& b& ~+ f
被试内设计: 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 又称 “重复测量设计” 。 (08年单选)& J3 p( h7 ?5 K9 q% i0 A
社会测量法的具体形式:①提名法:即让被试根据某种标准(如“喜欢与否” )从同伴团体中选出若干成员,又分为照片提名法和现场提名法两种。 (06年单选)②猜人测验③社会距离量表④关系分析法:用于研究社会知觉,即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知觉。
4 ?8 H$ b% j+ ?% t问卷法的类型;问卷法的评价;测验的分类;测验法的评价;实验法的分类;前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观察法的主要类型;观察法的评价;访谈法的主要类型;随机组设计;配对组设计;混合设计;时间序列设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的分类;实验法的评价;现场实验;现场实验研究法的适用范围;现场实验研究法的评价;语 义分析法;语义分析法的评价;内容分析法;内容分研究的信度;研究的效度;构思效度;内部效度;统计结论效度;研究变量;因变量;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对称性原则;独特性原则;析法的评价;口语报告法;口语报告法的评价;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的评价: b( |3 U; Y# _
第四章 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 G7 r1 O$ L/ b+ w5 o9 |; W4 V, k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指对研究结果的"质"的分析。它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析、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研究所获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心理与教育科学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的
0 Y/ Y2 e, r4 u7 F; G% g本质,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考试大)为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理论的建构提供依据。一般来说,可将定性分析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研究结果本身就是定性的描述材料, 数量化的水平较, W# k# r5 X1 {6 K3 P1 m, ?
低甚至没有数量化。另一种是作为研究结果的分析手段的定性分析,它是与定量分析密切结合的定性分析。 (06年简答)* Y! }, K  O0 e# n6 ^# K) N
定性分析的特点:(06 年简答)
+ G: y  d% O, h: c. Y①定性分析是建立在描述基础上的逻辑分析或推断。②定性分析侧重揭示心理现象背后的"意义"。③定性分析倾向于对研究结果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④定性分析不仅注意对结果和产品的分析,更重视对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分析。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定量分析;统计分析的作用与地位;
. i% f1 Y+ a; K- `+ @. [. A第五章 研究结果的呈现与评价% Z8 q- c1 W: f- C# D8 k! z
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研究结果解释的方法;结果解释与研究结论的概括性;外部维度的概括性;内部维度的概括性;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类型:①正交关系 ②相关关系③因果关系;确定因果关系的途径;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07 年简答)(1)标题;(2)摘要;(3)前言;(4)方法;(5)结果;(6)讨论与分;(7)结论; (8)参考文献和附录。  X, j$ @. D: f  u
推荐阅读:% t) f6 x  H  ?1 M
2012同等学力申硕经济综合考前辅导
. e3 ], l4 J7 J% U. F6 }/ P, ?同等学力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大纲
" R( A& [( \+ a; P2012同等学力心理学综合考试大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9 10:04 , Processed in 0.2081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