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回复: 0

[政治] 2012年南京大学企业管理备考成功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0 22: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介绍一下自己,我考过两年,今年是二战了,第一年考的是浙江大学企业管理系,今年考的是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系,去年考了379分,没考上。今年考了393分,已经被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系录取。我的经验大家可以参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0 O/ M( G& L# x% n: t1 T   5 n/ ?; N8 m* i% H# K+ i
   一、心理准备
6 O6 w  p( @* ?1 o, O2 o; R
0 ^- R- m: V: c# l, t! z   你要明白你为什么要考研:记得当初刚大二的时候家人使劲劝我考研,但是我坚持不考,我始终相信,学历不能代表能力,所以我一直多看书,增广知识面,后来追了一个很优秀的女生,结果冒冒失失地把人家吓跑了,再后来是第一次考四级前的纠结,加上大学英语连续挂了4个学期,下定决心考研,这是直接原因。
6 P& U. d* _  f: b5 V2 q9 s! A# X3 M& V
   我一直不喜欢学英语,虽然知道很简单,但是就是不肯学,不敢挑战自己的弱项,所以很偏科,数学很好但英语一塌糊涂,人就是这样,喜欢逃避。木桶原理大家都很清楚,考研也是这样,每门课都不能太差。 & D* J3 J6 r6 \% v
$ i+ X4 X4 a" A( `* p
   说白了,我考研一方面是为了一块跳板,一个进入最优秀的企业的跳板,一方面利用考研期间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英语能力),另一个就是一个名校的文凭,加上我的名校情结(高中玩的太凶,现在后悔了,不甘心输给别人),所以我坚定了考研的决心,而且非名校不考。正是因为我很清楚我考研的目的,所以我能一直坚持下来。那些酱油党往往都是不知道自己考研是为了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然就不足为奇了。
; C7 |+ t: W9 Q1 {$ ]
5 A9 `6 J- I+ `2 l0 ~9 u   所以,大家在决定考研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我为什么要考研,考研是为了什么?她是一种手段和过程,或者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或者是为了进行学术研究,不管如何要弄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只有坚定了考研的目的和信心,背水一战,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2 D- b$ a. \" L* p+ \0 L  _' s2 _
   千万别学某些人,一边想着考研,一边准备着考公务员,又想拿奖学金又想考研考个高分,什么都想得到,结果什么都得不到。
8 P7 D) O5 d* |7 e' n  H: ~& W4 b7 ?
. u$ x5 o  x3 z7 Y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早做准备!不要听有些人说的,说什么准备的过早会战线拉得太长,坚持不下来,纯属扯淡!如果一个人考研人只把考研视作一项很艰苦的任务,那么这个人估计也考不了多好;每个考研人到了最后一个月都会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看书,否则时间不会那么紧张。要明白,考研刚开始的时候是比较累,但坚持一两个月就好多了,成了习惯,你也会慢慢发现:学习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 G, S( D) _9 L
1 a+ t; E2 k3 e! l) N0 H
   二、选择学校和专业 ; H" t5 u, ]1 V3 g

, k9 d" j4 {$ H/ |# }   你要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2 L- {3 T. d& {  ?; f) R1 j
  B/ D0 o- s& R* q; p; o# y   首先是选择专业,要么考本专业(更保险),要么跨专业(很多老师喜欢跨专业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分析,英语系和数学系的同学尤其适合跨专业,很有优势。如果你本科的专业你不喜欢,或者就业很差,除非你打算读博搞学术,我还是推荐你跨专业的。跨专业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尤其是理工科跨文科,经管类,大多数学校的初试的书都是比较容易上手的,或者提供了可以选择的专业课(鼓励跨专业考生报考),文科跨理工科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你敢,没有不行的。有些学校也鼓励文科生报考理工科专业,例如浙江大学的机械系和工业工程系,他们的专业课可以选择862管理学,指定的是罗宾斯的《管理学》,很容易上手,复试的时候也只考你本科的专业知识,所以说,今年我临时换学校就差点准备报工业工程系了。就业比较好的专业有金融,经济管理类,很多工科专业,计算机等等(就业好的专业远不止这些,大家多搜集信息,具体对待)。当然一些看似很冷门的专业就业也很好,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金融,经管类是比较容易上手的,但更热门,尤其是金融,当然,也更难考。1 g  x$ m3 y8 T9 Z; Q' s. E

1 x* z2 \1 `+ z- z   选择专业,我觉得兴趣第一,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或者专长,那么就务实点,选择就业更好的吧。
' ^- T; ]4 |: R# k- S+ L
3 X4 k1 i* q2 f5 F' \   其次是学校,要考虑以下因素(大家要注意,对于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不要仅仅看他们发布的学校的复试分数线,有些专业的实际分数线远远不止发布的那么低,就像清华管理类10年复试分数线才360,实际上肯定不止这么多的,据我了解清华经管复试线一般在390左右;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浙大管院,360就360,只要达线就能复试——所以说浙大管院复试很残酷,要刷一大半):
- S2 D7 `+ x: o( P: x9 {. ^
" S( T- h& d8 H2 R) z" x8 v2 |+ f   1.学校知名度和排名。虽然网络上排名很多,也不完全一致,但大致是差不多了,当然越好的学校就越难考,但一般就业也更好(不是绝对的,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考名校,大家要首先明白自己考研的目的和自己的具体的基础情况);( G$ N: c/ Z1 P# I

' D& Z: `$ F: G" \   2.地区。如果你想留在北京,当然北京的学校是优先考虑的,想去上海那么上海的学校就更好,除了北大清华,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其周边地区的就业相对更好。最明显的情况,是一些不太出名的学校,比如说一些很富裕的城市,例如苏州,苏州大学虽然不怎么样,也很好考,但在当地就业应该也是相当不错了,性价比很高。
5 k. E. K# f. M+ K, D+ ?  ^0 J4 }  c" W4 e9 @
   3.学校专业实力。选学校不如说是选专业,因为好的专业意味着有牛导,专业的师资力量强,对以后的就业或者学术研究都是很重要的,这个可以参考专业排名、导师名气或者国家重点学科与否。8 m! i0 z+ d2 ~- o# H  H2 N% `
+ z/ S: t# |6 N+ J
   4.学校复试是否公平。有不少学校的复试时很不公平的,严重偏袒本校生,典型的以南京的一些学校为例,我知道的,有南航的电气,南理工的金融,很黑。这些学校如果你没有关系最好不要考虑。一般来说,越好的学校复试越公平,北大经院就十分公平,复试直接没有面试,纯笔试。总之,优先考虑自己能找到关系的学校,如果没有,就多搜集小道消息,了解想报考的学校公平与否。现在的大学早已不是象牙塔了,淡定淡定,(大家也不要太担心,因为能进复试又能找到关系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分数为王,专心准备初试,考了高分不怕没有老师要你。)
+ P% e7 k/ u. f- h5 \$ P- h$ Q) W) E- h! z
   5.关于学校的分类。主要包括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还有一些研究所,以及非自主划线的高校,还有国家线分一区二区,一区的分数线比二区高,这个说来话长,大家可以上研招网等网站搜集相关资料。2 H+ m# J3 a  G" j0 I

* D7 T# `/ |3 i3 {' p   6.其他。学校招生人数,录取比例,参考书和考试科目,保送名额,复试类型,奖学金公费情况等等,相关的信息太多了,不甚枚举,靠大家自己搜集了,可以通过各个学校的研究生院网或者考研论坛等等。 3 N. S) k) K5 |$ Z( n

5 ^+ ^8 o* Z7 I# d5 ^) I  I   7.另外还提一点,大家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要有信心,对于考研而言,不同于高考,她考验的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毅力和信心,还有方法,不要说自己不如别人聪明,没有别人的底子好,都是借口。我一直坚信,除了个别人之外,北大清华的本科生的智商不见得比我好到哪里去,大家都差不多,就看谁更用功了。不要不敢报名校,34所也不是每所都像北大清华的热门专业那么难考,要多收集资料,分析难度,你会发现有很多很好的大学并不是那么难考,更何况还有很多实力不亚于名牌大学的研究所呢。坚定信心,用心准备,坚持不懈,没有考不上的学校(如果你觉得考一所普通的学校就能实现你的人生目标了,就没必要考名校,毕竟,考研是手段和途径,而不是目的)。 ! o* ~2 @8 z* L& Y6 k
# p! h2 V3 n5 n9 W2 }7 E& f% _6 V
   8.对于一些想考名校的同学,但又有些害怕风险,可以考虑报那些偏理工科学校的文科专业,或者偏文科学校的理工科专业,相对来说分数不高,例如科大、人大、东南等。另外注意一些研究所,虽然不显眼,但就业也不错。像财政部科学研究所等等。
6 y9 N' E, Y. |# p* E4 D/ M6 g. Q& ~1 ?4 z
   9.专业课类型和难度,即使是同一个专业,专业课和公共课考试的内容和重点往往也是大不相同的,大家要提前上各个学校的研究生院网站了解真题,指定参考书等情况。最好能联系到考上的那个学校的学长学姐,能给你提供很大帮助的。历年真题和专业课笔记很有用,大家可以上淘宝看看能不能买到,利用真题分析考试重点和方向。真题也可以网上搜到,但是一般比较麻烦、不全或者没有答案。。如果嫌麻烦,那就上网买吧,最好当面买或者用支付宝,小心诈骗(我朋友买20块钱的历年真题,还被骗过,汗)。及时雨,青辣椒等开的店,资料蛮多的,可以去看看。 ! r  E- o4 R, {) n3 t4 K

$ J- U9 F+ M% L* R0 W   三、外在条件的准备 ' s9 ]" }+ q8 V
* K! m% a* Z0 X1 V1 f9 F5 h. I
   1.家人的支持。因为考研要花不少钱,考研期间可不能出现经济困难,营养也要保证,还有家人心理上的鼓励,这些这些都很重要。即使家人不支持,也不要担心,努力说服他们,做好自己的事。
# w; ~3 X: X3 {& H6 M8 x2 j- h9 D8 t: l5 w
   2.同学的支持。尤其是你的室友,如果他们都考研当然最好,如果不是,请他们协调好和你的作息。考虑到潜在的不考研的人的冷嘲热讽加上宿舍里三天两头的聚会,我建议大家还是搬出去住,唯一的缺点是就是花钱,还有孤独,但是别忘了,搬出去住也会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合租对象也很重要,千万别和酱油党合租。7 `9 F6 a# ?) E) o
& v7 W8 K% U3 X) N/ B! D$ P
   3.男女朋友的支持。如果你是光棍,那么祝贺你,在考研上你比别人多了很多优势。如果你不是,那么你要慎重考虑考研的决定了,两个人要商量好,最好都考研,而且一起努力,考至少是比较近的两所学校,但切记不能同居或者坐在一起看书。如果一方不考研,或者两个人考的学校很远,最终很有可能是考不上,或者一方考上或者都考上后最终分手。这个一定要想清楚,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 W! y' f% \* `* Y* |

" _$ A* f* i. t. m$ Z: D( l8 W   4.老师的支持,这包括辅导员批准校外居住,或者逃课免听方面等等。本科课程和考研复习一定要偏向考研,本科的学习力求不挂科即可。- v; h- C# ]( ~

- o. R2 m1 e0 t2 L& {   5.大量搜集资料,包括各个学校的资料,参考书等。可以通过各个学校的研究生院网站或研招网、考研论坛、考研经验,或者自己亲自去书店淘宝~多与考研的同学交流经验。
! G2 P- V, P4 k# o' {* b% a& E8 {5 v0 ^
2 X8 r2 W) z+ k, J   四、关于辅导班
4 ], S' s( G' T6 T$ i# {: h8 v' W  B# C6 Y! M3 [( @3 C
   我第一年考的时候,报了辅导班,结果就听了一节课我就转手卖掉了,因为我觉得辅导班的老师说的废话太多,没有效率,而且辅导班课程主要安排在暑假,而这正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除非你准备的很早,否则辅导班会大大打乱你的复习节奏,我记得暑假的时候教室里白天晚上人都很少,很多同学白天听了一天的课,晚上就累得不想来教室了,更不用说复习白天听的课。
  G/ T4 ?+ `/ q8 }8 m0 Q
: ?7 j1 ^) Y0 s# t( J; p) g   另外辅导班对于某些课程不是很重要,尤其是数学和英语,这是要自己真枪实弹地做题背诵的,不是听几节课就能提高自己的水平。说白了,辅导班就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你把英语单词天天背,阅读天天做,数学复习全书认真动笔去做去想,再听听辅导班的课还是有点价值的,但我估计,如果你能做到那些,你会觉得辅导班讲得很鸡肋。总之,有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就够了,自己好好练习理解比被动地听要好得多。千万别因为辅导班打乱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暑假的时候,我每天复习12个小时以上,7个多小时给数学,那些上辅导班的能比么?0 v  M$ I, z8 S3 r0 ?  G% e4 R" v% L- J& ~
& ]* j( E" Q  o1 e2 w0 Q
   另外,辅导班里比较有价值的是政治,如果你不喜欢看红宝书上密密麻麻的字,或者是理工科零基础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班,但注意要安排好时间,别因为辅导班打乱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 V: h9 k+ `5 U6 [2 N4 q, K/ R' T  t9 e: O6 X
   至于专业课辅导班,有些学校比较黑,一些辅导班的内部情报还是很准的,我就知道有个考东南电气的,暑假去东南上了辅导班,结果专业课考了149,正常么?所以说,多了解学校和专业的小道消息,可以考虑报个,或者上网买相关专业课资料。
- F- T; {4 V2 a' i4 J9 W7 U9 s! x7 ~( r- ^2 {" L
   一般来说,还是不建议报辅导班的,就算有所谓的公共课内部资料,也可以通过书店或者网络,同学之间获得,没那个必要费钱又费时间。我知道很多考高分的压根就没报过辅导班,也不支持报。不过,最终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b/ r, g2 f- T, L  ~8 P, I

3 U/ g3 Q  `/ h1 ?/ c" h8 A# z   总之,大家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要具体对待,有科学研究发现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有人喜欢像高中一样上课,有人喜欢一个人自学;有人喜欢被动地学,有人更喜欢主动地去学;有人喜欢看书,有人喜欢听课。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报班与否。对于和我一样,擅长自学和自己安排学习日程以及喜欢通过自己看书掌握知识的同学,就可以不用报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7 07:18 , Processed in 0.2244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