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1|回复: 0

[考试辅导] EMBA听课记(一):企业竞争战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1 09: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戏称,EMBA的E是“容易”(easy)或“昂贵”expensive的意思。企业的老总们不必削尖脑袋参加入学考试,然而当他们重回课堂时,就会感受到做学生不易。厦大的EMBA每门课学生会收到一个白色的纸箱子,第一门课“企业竞争战略”的所有课程讲义、书籍和阅读材料都放进去,大概有5公斤左右,如果全部修完课程,16个箱子摞在一起将近4米高。   听课前言
% |9 D/ ~: e: Z$ B  EMBA全称为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是专门为在职人士设计的“精英教育”。按照教育部的规定,EMBA班的学生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工作经历8年以上,其中在管理部门任职至少5年的管理人员。而对这些“金领”们,有资格办EMBA的高校纷纷开出高价,国内的几个EMBA一般在20万人民币左右。
' ^, W6 Y: g. G  时间、精力、资金的高投入、参与者来自财经界工商界的精英,这一切使EMBA披上了光环和面纱。究竟中国EMBA的生源和师资来自于哪里?他们会学些什么?他们怎样上课?他们交流什么?EMBA究竟有什么魅力使他们仍不辞劳苦地在公司和学校间奔波?投资20万学习EMBA他们的感受是什么?( e) H8 M; S& y5 m/ N+ t& D
  为了揭开EMBA的神秘面纱,记者特意做了一次四天的全程跟踪采访,亲历了EMBA教学中的每一个理论的分析,每一次案例的讨论,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感性的角度认识和理解EMBA。
  `4 S4 X2 L* y4 W5 W  刚刚上课时,老师刘持金就提醒同学“谁不和我的目光对视,就提问谁”,并玩笑似的“建议”老总们,在上眼皮上画上眼睛,在这样的掩护下打盹儿会比较安全。什么是企业竞争战略?刘老师用“猴子和狮子”的故事做了开场白。8 x# f/ z7 N3 Y+ F0 Q9 z
  猴子和狮子同在一个岛上。狮子想把猴子吃掉,于是猴子爬到树上不下来。过了两天,树上的猴子也饿得不行了,于是猴子说:“与其我们两个都饿着,不如你游到对岸去,那个岛上有很多东西吃。”狮子认为有道理,于是来到了海边,但它发现海水很深,非常危险。于是狮子又回来找到猴子问:“我怎么过去呢?”这时猴子大笑着说:“游到对岸是一个战略问题,而如何游过去是一个战术问题。”
4 r, N0 h' }$ {# z  故事的目的是要说明“企业竞争战略”应该是在中长期的目标下的具体的行动方案。而战略和战术是两回事。* m7 A1 {8 \7 J
  那么竞争战略对于企业到底有多重要?刘老师用“瑞士表反击日本电子表”和“日本汽车进入美国高端汽车市场”两个案例解释制定战略对于企业的意义。
9 |. u  @" X; |# n  案例一:瑞士以出产高档机械表而闻名,像劳力士、欧米茄等品牌的手表历来都是身份、地位的标志。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研制出了石英电子表,每块手表的价格只有5美元,精确度甚至超过了瑞士表。于是,有百年传统的手工作坊的瑞士表突然间丧失了市场竞争力,无论是在价格方面还是从计时角度看,瑞士表都难以和日本的电子表竞争。
/ F* M# r1 p- U& T. g" b  于是,瑞士表企业坐在一起商量如何进行企业战略决策。争论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瑞士表靠机械表起家,销售目标锁定的是高端用户,瑞士表卖的不仅是计时器,更是品牌,所以只要坚守高端用户,没必要进入低端市场;另一派人认为,低价的石英电子表正在欧洲市场迅速流行起来,如果不生产电子表,这不是无视市场变化吗?喜欢电子表的都是年轻人,他们是未来高档表的消费者,电子表必然会挤占高端手表市场。2 [# c% N3 h9 G4 f- p# D% i
  EMBA教室的座位是半弧形的,中间有通道,讲课时老师部分时间是站在学生中间的,课堂上师生交流的频率非常高。刘老师讲着,忽然停下来,问身边的同学,“你是哪个行业的?如果你是瑞士表的生产者,如何决策?”问下来,几个同学的看法也并不一致。7 B. g" x) @4 i, }, B- w7 u
  最后瑞士表的企业还是决定进入电子表竞争市场,否则大量“日本制造”的手表将狂涌进欧洲市场,卡西欧、西铁城等日本品牌会深入人心,然后很有可能推出手表市场的高端产品,威胁到瑞士手表的生存。事实证明,瑞士表的这一策略是正确的,通过推出SWATCH品牌的电子表,迎合青年人时尚、前卫的消费观念,同时以限量生产的销售模式,有效地塑造了电子表市场里的高端品牌形象;在高端机械表市场,通过品牌经营守住了市场,有效地抵御了日本表的竞争。& U* {# K2 L/ R
  紧接着,刘老师又讲了一个截然相反的案例:
% [: {3 e  c4 K- {! M  案例二:日本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竞争对手没有积极地应对,在“石油危机”的帮助下日本汽车“长驱直入”,最终进入高端汽车市场。
8 B9 @: {, a0 n' D/ S9 E' q  20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开始进入美国低档轿车市场,当时这并没有引起美国汽车行业的重视。美国人认为,日本汽车不可能成为主流产品,因为日本车的设计不符合美国人的性格。在当时,只有没有经济能力的大学生才买日本车。
( O. V5 N, Z- u6 a& k! v  然而,汽车市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有一个东西从此改变了这种观念!' e  d+ S# d7 }- U
  刘老师突然问:“知道这是什么吗?”
0 }; ?7 p5 y/ X- c# C( w# A, D  “石油危机。”& v: l0 f/ q5 t- S" }6 \+ T
  “对,能源危机!”
/ j$ y5 z; L- M% m* ~. ^2 @$ M  这场石油危机使美国人每次加油几乎要多两倍的价钱。这迫使美国消费者关注起日本车,美国人发现,日本车不仅省油,而且维修的次数比美国车少,服务也做得很好。于是,日本车开始在美国市场走俏。日本车的品牌开始深入人心。+ s, m# Y5 B, I- J
  “李总,接下来,日本车面临一个问题,你觉得是什么?”
! v. Q, q/ z4 d! [  “……降低成本,扩大生产。”% y, E6 H* x7 z5 R1 L7 R
  ……
: x! @6 ~9 ^$ S. \  EMBA的课桌前面插着每一个学生名字的牌子,字很大、很清楚。老师提问时一定是先直呼其名,同学回答问题时也都要使用麦克风,以便教室里的所有人都能够听清楚。对于在课堂上这样暴露身份,并在所有同学注视下大声讲话,老总们开始不太适应,被老师点到名字时总有些紧张。
  T2 @5 G5 v& t来源:-EMBA考试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1 14:00 , Processed in 0.3191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