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1|回复: 0

[考试辅导] 黄达金融学第8讲 存款货币银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1 09: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 C* g; M8 b* V* n  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
5 W5 g1 L1 O4 N  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管理
2 r3 R9 u8 I' {2 p* e  一、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F  ^+ g* \' U! t& J. X9 i  (一)存款货币银行7 V  D! [( G- `7 A( r
  1.IMF的界定! o' L8 }) g' U
  凡是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机构,无论其具体的称谓如何,均可以将其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7 h$ k+ W1 g5 f3 P* T( P3 f
  2.中国的存款货币银行, @' b8 s8 R- c( H
  商业银行; H4 f/ i( O/ M4 K1 _6 z$ Q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k  T. M0 j! k9 D+ l& d3 Q
  信用合作社# K/ M6 N% k# \! ~' H
  财务公司
$ ?; P  P# F. l$ o  B8 {% [& b  (二)现代银行业(banking)的产生
- T9 W3 X2 T& W7 `0 a# |  1.货币保管业务转变为存款业务,标志着古老的货币经营业转变为银行业(1580年威尼斯银行)
  E1 w' \; D9 o2 |# h0 x/ ?  货币经营业主要包括:铸币的鉴定和兑换;铸币的保管;汇兑
) `" z. j* W: E5 R  货币经营业者积累了大量货币,商人出现资金短缺时,可以向货币经营者借款;货币经营者以支付利息提供服务来吸引更多存款
/ h& @; J! H# x) F+ l  2.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资本主义银行' P5 N4 X0 b0 C; Y# o+ s/ y
  改造高利贷性质的机构,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
7 n) c; C; H# q0 _6 z3 o+ L  根据资本主义原则建立股份制银行  U, j7 o0 g9 ?- d& l6 i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产生
. b. @9 y5 Q8 w# z  (三)商业银行的作用! Q$ i. \) n" |
  1.充当信用中介
! X; m% u  m# H, ^8 r  充当资金贷出者和借入者的中介人* K1 u# ~7 u4 ^& ]3 E3 C3 S
  作用:降低了直接借贷风险' i# j/ m7 w0 |7 E- r& p2 M, ~2 c* \
  2.充当支付的中介
  h) M. @2 T! _* @. x  为客户办理货币结算和货币收付业务& u# n' n0 V2 G( o7 ~& W7 k
  作用: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 q! Z7 v3 ]" X8 ]  3.收入、储蓄转化为投资
9 X( L: v) @6 P; M2 C9 `) k3 m$ X  将社会各阶层收入和积蓄提供给投资者使用
( H; v* a" C1 s7 e6 R- [  作用:扩大了社会资本总额
* N7 B! V4 o9 ]$ C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银行券和存款货币. a3 c, h' h. k
  组织支票转账基础上对存款货币的创造
5 y9 E7 a7 M3 o" o. q+ t  作用:增加货币的供给,促进信用经济发展
% M2 c# k- M/ M  (四)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
  x# {5 L- p* |; @  1.职能分工型(functionaldivision)
$ [' V1 l# O. H1 z  也称分业经营模式,指法律限定各类金融机构从事的业务具有明确的分工,各自经营专门的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只能经营短期工商信贷业务,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i  W* \; Y6 ^+ }, h4 y$ D
  职能分工型银行以日本、英国为代表# j+ w& m" E& g, @& i- U  ~
  2.全能型模式(multi-function)
: L0 A3 U3 P: F) S8 Z$ a1 Z  也称混业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
5 `/ ~" Y! o: K1 e  全能型银行以德国、奥地利、瑞士为代表
2 h% ~3 H, k6 [6 C0 i6 ^  二、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 h! M; s4 U8 {% j8 g. Q
  (一)负债业务) g  B; [. R/ ~4 E" I
  1.存款业务
- N& \" g+ ~, y7 U! |+ O$ C( H  吸收活期存款,创造派生存款9 Q+ h+ w- r' G5 }. k! u" L6 j% S
  吸收定期存款,准备金比率低、风险小
7 s8 {3 [9 {& G) d( }7 z2 T  吸收储蓄存款,准备金率低,创造派生存款, p) z0 F  W1 I" R. V7 R' W
  2.其他负债3 W+ ?2 e8 s* `: [  a
  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直接(抵押)借款
0 z7 R/ b( a+ u$ ~  银行同业拆借,金融机构之间短期拆借,调剂头寸- K( Y3 v: Q8 |6 Q$ l5 M
  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吸收定期存款、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出售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和债券
& m3 K: j$ P* x8 K$ y# _  结算过程中短期资金占用,时点资金沉淀
! l3 _# U4 B# j1 x7 Z; h  发行金融债券,筹集指定用途的资金
+ |+ }- B( ?# b; I  (二)资产业务( O* r3 `4 G1 T
  1.现金资产: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的款项、存放同业款项、托收中现金( N8 O  v+ l9 Z& a3 S* x
  2.贴现资产:商业票据、政府债券$ r/ A$ I2 `2 _: g" `7 C
  3.贷款: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0 x! V1 s: A8 X) i9 \  I
  4.证券投资:国库券、金融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国际债券* S. q) |0 N: F
  5.租赁业务:经营性租赁,银行下设专业租赁公司;融资性租赁,银行不设专业租赁公司
0 a6 I7 M8 ~* V& j  (三)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e. J2 l! n- W: \& M6 P
  1.中间业务: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8 F) \. U1 r; g# K
  2.表外业务: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负总额的业务,如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期货期权、FRA等8 {9 s: C4 e3 K, w
  3.汇兑业务:汇兑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
* H4 T$ C8 Z& @. i  4.信用证业务:银行保证付款业务、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和异地购销结算中
, u$ P/ I' @0 ~7 ?9 w2 q  5.承兑业务:为客户开出的汇票和票据签章承诺,保证到期一定付款的业务,主要是汇票承兑
' K! \) i5 m9 q! m( ^  6.代理收款业务:代理客户收取证券利息、公用事业费等1 f8 z$ K; r, {  h' `# C" r9 P
  7.代客买卖业务:接受客户委托买卖有价证券、外汇和贵金属等
) w- n( p& O+ l8 {3 F# Q  8.银行卡业务: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取款和转账支付的新型服务工具,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和智能卡
6 q2 F: \( I1 L& m4 W8 h: h  9.代理融通业务:代客户收取应收账款并向客户提供资金融通的业务6 K0 O7 z" ~! n, t2 F2 Y* @
  10.信托业务:银行以受托人身份,接受客户委托代为管理、营运、处理有关钱财的业务活动
( H& P; A; h% o7 i  三、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管理
7 B: j/ ?. l; a8 Q  (一)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0 v$ Y: h+ y4 T6 P
  1、分业与混业并存# R1 G  `# d% d4 C
  20世纪30年代开始分业与混业并存:1933年美国通过了《Glass-SteagallAct》,银行分为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分离
- X; |) i# U5 ]' W3 q  德国、瑞士和北欧国家继续保持混业经营,理由是业务多样化可以吸引客户、了解客户、增加利润、分散风险% {4 c7 _0 v% K3 C. H
  2、美日等国的转向! X" E' H$ W' U+ @& u1 ~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能化、综合化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主流
$ E2 B4 m7 L4 |* N( n  1998年日本颁布《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称为金融Bigbang)允许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业务
6 {+ ]) M. t, f. h: i  N0 f  1999年10月,美国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相互渗透
3 r. q' H' [$ [8 ~3 M$ y0 Y  3、混业经营模式$ @# n1 R" C4 t4 A$ D$ R6 g
  一家银行开展信贷、保险、投资、信托等业务
8 ^+ Y- M- x. x  金融控股公司控制不同金融业务的公司# f" m; z7 ]4 K8 R9 i! B
  (二)金融创新3 M6 d6 p. q  e: z
  1.金融创新
. w7 Y) h9 V* O. |7 ~) @6 m  金融创新是指突破金融业传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了明显的创新与变革' [. [) g: c, Q
  2.避免风险的创新5 D# m+ O3 W2 `" }
  可变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可变利率存单、抵押契约、可变利率贷款$ U* s! ^. t( R. O0 S
  开发金融工具远期市场,发展金融期货2 c8 e% ?0 n5 o8 V4 z
  开发债务工具期权市场
7 }0 I% L7 @6 T. k7 Q  3.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 ~. w$ v$ P7 u8 Y
  自动转账制度ATS,避开了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的规定
) H4 }7 n, u# H9 [! ?  可转让支付命令NOW,储蓄账户可以开出具有支票功能但名称不是支票的支付命令
7 U: N# c' N% f  [" o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避开了利率上限的规定
# r% o9 U% }6 U$ ?8 |  吸收欧洲美元、回购协议来规避准备金要求7 o2 e" A) A2 U6 {/ w  z3 l
  4.技术进步推动的金融创新$ |2 E4 k$ c9 u* L- h
  结算、清算系统和支付系统创新. x5 K4 r: V  _4 O
  为复杂金融工具提供技术保障
  P$ `  Y/ u) F- S  使金融市场一体化3 v1 J* V: y7 F+ k6 I" ~& _, U2 ?
  (三)网络银行
. H2 d& O% h/ K# Z  1.网络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渠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
: e% s& D2 @: J* I8 S  2.网络银行的类型
7 W9 R) ?7 a2 I! K5 S. d! f  纯网络银行,只有一个站点和办公地址,无营业网点和分支机构,1995年10月18日美国亚特兰大成立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
0 U- {% i0 j1 f  分支型网络银行,传统银行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服务手段,建立银行站点,提供在线服务/ c) Q$ x( D+ E* F" |
  3.网络银行的特征:方便快捷\成本低\拓宽服务领域\客户导向型营销
) W. L, }' [. P( l7 h5 G3 @- u8 E  4.网络银行发展的障碍:安全问题\法律规范问题, m% d, ?" ?. l- z; w6 ]/ A7 I
  (四)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 d3 B! x% Z: G# G: l9 |0 w5 ]  1.经营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s9 e/ K5 w; ~/ T3 B4 A0 I
  2.经营管理理论: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0 p' V- h5 G$ k) ?4 ?. c
  3.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初60年代前)
8 ]( F* v" }% p' B3 ?6 e, Q  商业贷款理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贷款应有自偿性,应发放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贷款
  U* ?+ T6 J; t. ]  可转换理论:为保持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 s  ?6 o8 j( p; t  C. o; E; N
  预期收入理论:一笔好的贷款应以借款人未来收入或现金流而制定的还款计划为基础
8 ]1 L7 }7 k' }4 c2 C- |  5.负债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8 W3 X# h/ q% u$ ^" t& `
  通过负债业务创新,主动吸引客户资金,扩大资金来源,并根据资金业务需要调整或组织负债,使负债适应资产业务的需要,负债管理有效,就无须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 _5 _1 Q/ K! Z- A. j6 C
  负债管理为银行业务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创造了条件,但存在一定的缺陷:提高了融资成本、增加了经营风险、不利于稳健经营. M6 U2 G: q- M7 V
  6.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5 M" P! p; r9 y3 M
  从资产负债两方面预测流动性需要,同时从这两方面寻找满足流动性的途径
1 D7 ]1 R$ ?$ n2 }# V  重视对流动性资产和易变性负债之间缺口的分析以及贷款增长额与存款增长额之间差距的分析监控日常流动性头寸,保持随时调节、安排头寸的能力
) ^- s" f! l# A1 P% o9 D5 c/ z  管理手段: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
, ^& ~7 o' x- g, |) g& H; l  (五)不良债权4 R7 K! v* c, Q% r% ^
  1.不良债权,也称不良资产或不良贷款,在我国是指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
4 a7 l" Q" B8 R4 k% `# \$ @  2.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
1 ]& I* v/ J5 s+ E2 r/ z5 Y. i  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能够足额还本付息
% V9 d& G* ^( Q8 }+ O7 K2 F  关注类,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 H  T, r* u/ A# `- d  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1 E/ w7 Q1 V6 T  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造成一部分损失
9 s: i6 y( `, h! b8 X9 Z) L  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T( @' x: v; d( b4 ]% J
  (六)存款保险制度! ?! k" H* i7 E) H
  1.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对存款人利益提供保护、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凡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需按照吸收存款数额和规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一旦存款机构破产,保险公司承担支付法定保险金的责任。1933年美国组建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 ^9 X5 T6 r) Z% V: X  2.组织形式; s, m; n) u# l! w
  官方建立的保险机构:美国\英国\加拿大
. T& m1 x! y1 y1 D! Z3 v; m  官方与银行界共同组建的存款保险机构:日本\比利时等# i6 E* _- r3 M( |0 S
  官方支持下银行同业组建的保险机构:德国\法国\荷兰等& l8 s0 ^3 y8 U: H, p
  本章思考题
! L' O  ?% \6 Q6 c( ]  1、存款货币银行的表外业务有哪些?. q  Z  `$ g2 ~! }1 U' ]8 d% ~3 |
  2、简述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理论。0 x$ w6 G  z2 K  B% t
  3、论述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k$ i6 ]4 P" V* r
  4、不良贷款的五级分类法的优点。6 [; k6 w4 a9 w0 C3 }7 I
  5、存款保险制度有哪几种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6 15:52 , Processed in 0.4031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