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0|回复: 0

[考试辅导] 中国海洋大学 货币银行学第4讲 外汇与汇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1 09: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汇; v! v, X1 }* `) m, L& h! @" I
  汇率2 ~2 ~+ l1 f! ]
  汇率的决定0 Z- Y' q( }3 }2 u6 }8 H
  汇率的作用% z7 p( r- z- k! l  }- D
  一、外汇
! a4 ?( [7 ?0 M$ n3 C  (一)外汇的界定- l- l+ F( X1 Y* f  O2 J) P
  1.外币资产或支付手段作为外汇的三要素:$ ^/ i8 g- @! |
  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
( J6 _* N7 L; f; ~& @4 s  国际间的结算支付手段
- V& R: d2 R0 s0 s  充分可兑换性$ K: C& ^- _$ ^  n! g2 E
  2.我国的规定:# ]3 }' W6 s$ _/ n
  (1)外国货币;(2)外币支付凭证;(3)外币有价证券;(4)SDRS;(5)其他外汇资产
" O: P/ K. e/ Z. Y3 G, T4 Y  3.离岸货币:欧洲美元等
8 b4 D6 {- j2 B. S6 }  (二)外汇管理(管制)
4 Y6 e' o, r" d# k- ?) y  1、外汇管理:政府对外汇收、支、存、兑进行的管理
( b2 f% a2 M" J: K! E9 R  2、外汇管制:政府对各经济主体取得、支用、携带、保管外汇等行为实施严格限制$ O- D6 |$ s& M% H
  (三)货币兑换问题) U( ^! C' X0 ?1 I: ^( O
  1、完全可兑换(自由兑换)% g: z: O* a) z% S# A( k2 e! r3 z9 k
  本外币自由兑换,自由出入境
) V3 z1 o& [: {! q' ^  居民与非居民均可持有外汇,彼此支付无限制0 t* Y. u5 |  x2 Q3 Z$ g2 E# I% c
  2、不完全可兑换3 R# C* W7 [7 n3 U' A0 {
  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不可兑换
6 @$ V0 O. a3 J- [$ ~* Y( f  3、完全不可兑换. B; e* d' |3 f% Q8 j" I/ V
  二、汇率$ ?. u: A* h, ^9 t
  (一)汇率与标价法
1 o. M6 u% ]; n! o  1、汇率:
; {2 L2 V7 t: ]# p9 \  一国货币折算为他国货币的比率,也称汇价或兑换率6 W/ q1 g/ c' n& Z9 _" I: R) S4 |
  2、标价法
3 _! Q% c2 t) L: C: S  直接标价法 :外币×汇率=本币& M$ ]) A6 M) O/ I( S, S
  本币为标价货币,本币标明单位外币价格4 N9 Y! o) ?/ i7 L0 A7 b) X9 s+ _
  间接标价法 :外币÷汇率=本币
  o5 L7 b8 E2 u" }. d* c! s  本币为基本货币,外币标明单位本币价格
' V+ n, ], l4 p" l  (二)汇率制度
# j, F. B1 M2 c# B0 v9 E  1、固定汇率6 B8 _' F' {) t/ q' k& G, b
  2、浮动汇率" T6 j# ^) m$ [" R) i* \
  单独浮动
- f: b: j( a* w# _' M  管理浮动; G& K8 x' @2 X2 w- |( ~0 e, A2 |  u5 |
  钉住浮动
( `3 g6 J$ _6 V5 F$ D3 J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 @1 l: U$ V7 L
  1、单一的4 l& o2 v, p1 P5 h
  2、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 ~+ f: n9 f1 T$ Q5 h  3、有管理的浮动8 ]! m. h3 V7 m1 t1 Q% H, N1 c
  (四)汇率的升贬值1 l) n6 J4 Q0 O( l
  1、升贬值的计算; y8 k4 `  D: Z+ _( u
  直接标价法:( Z: n+ K+ Y; H$ K$ [
  汇率升贬值率=(旧汇率/新汇率-1)*100" w* i) H$ t( U
  间接标价法:) j) M4 z) M. _
  汇率升贬值率=(新汇率/旧汇率-1)*100. \' M, R1 ~) y/ O
  结果是正值表示本币升值,负值表示本币贬值4 e' s3 I0 A2 h( c* P1 V! @8 \
  例如:2003年底人民币汇率为8.28元/美圆;2004年底为8.27元/美圆。: }. q8 b$ V7 g( g
  人民币汇率变化率= (8.28/ 8.27-1)*100=0.12%
6 G7 ?0 x. m: w7 H0 e  2、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 c6 J2 O0 ~7 B) M( v  本币实际汇率=本币期初名义汇率*(本国物价指数/外国物价指数)! ~9 d& w0 K7 v6 a( A
  例如:2002年中国和美国的CPI分别为99.2和102.4,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年初为8.277元/美圆,年末没有变化;计算人民币年末实际汇率和高估率。4 Y. I$ ~# |7 e2 a$ c2 y
  人民币实际汇率=8.277*( 99.2 / 102.4 )=8.018
# j3 D, v" g3 c! W: l  人民币高估率=(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名义汇率=( 8.018- 8.277)/ 8.277=-3.13%
& d. d4 G3 g  ~  1991-2003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 U5 p3 ^& j+ U5 u  (五)汇率与利率
$ c6 F' m! d% Y1 W# l& Q/ c  1、汇率与利率的关系
: G/ x. R/ ]% V( G9 _& F4 ?  本币利率高于外币利率,资本流入,本币汇率升值
% b" G9 ^8 W3 R! B  本币利率低于外币利率,资本流出,外币升值* y2 e. m3 s/ m7 @0 G
  如果存在严格外汇管制,前者会造成外汇黑市汇率走低,后者会导致外币在黑市上高涨
- e2 Q6 N0 i  O4 s  2、中美利差与汇率变化0 n- x8 q+ M# `1 m' h
  1997-1998年人民币贬值压力# C2 d% H, |; [+ B9 N6 J$ e3 l& d
  2002-2003年人民币升值压力0 U9 j# G* L& E# x4 |4 [
  中美利差与人民币汇率高估率7 n( P; z; m- k' u& u: m) x
  三、汇率的决定7 d$ U6 T; f9 s( S
  (一)金币本位制:铸币平价7 k* t2 a  M  x# y
  1 .主要特征
/ A$ ^. g# m" I) O5 r) ~  金铸币有一定重量与成色(法定含金量)
6 H4 [, u& r7 X  u0 \) O- n  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自由输出入,无限清偿
6 l) P$ v! H/ e4 s( c  ?辅币和银行券可按其票面值自由兑换金铸币! O2 B/ j# l5 o% M
  2 .铸币平价
8 @4 p+ h9 n  E% n  3. 黄金输送点6 }, e# H3 V  V( F# X
  4.8665+0.03=4.8965; R/ _( Y+ J, Q
  4.8665 -0.03=4.83651 }' ]% K: @% Y6 b8 J% q8 E
  (二)金汇兑本位制与金块本位制:黄金平价
1 g4 b: N6 o1 z6 X, a* w0 t  1.共同特点:金币不再自由铸造、自由流4 n9 ^' ], B5 d; B* {% v9 x5 V
  通,只流通银行券$ P8 |! b- [6 r4 F2 m: K/ _
  2.黄金平价 :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量
' T3 r  R: g" l! p# G/ V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平价
8 e6 x* u, d; a$ G: |  黄金美元本位制、固定汇率制
0 j1 w6 o5 m3 p+ @5 ~: ?1 I  双挂钩1 美元= 0.888671克纯金=1/35盎司2 M" M& {; x) V. k2 n
  (四)汇率决定理论- O3 k8 m' B" f* r* F! n4 y
  1、国际借贷说(国际收支说)  K, j# J. T9 _7 |4 s. [) V/ k. U
  英国经济学家戈申1861年提出
, U( b; j1 v' [' h! t  解释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变动的原因8 Z$ L5 C) g4 {8 {. v% d. x3 A
  流动债权大于流动债务;外汇汇率下跌;! u; }, J& |) t; X( M# V
  流动债权小于流动债务;外汇汇率上升, V( B. V. s. f& R& {, P) b: j; }! e
  2、购买力平价说PPP$ C, l1 C6 T2 z4 i  @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1916提出
3 P( ?+ z4 m, W  绝对购买力平价: e = PT / PT*: y/ h' D0 j( t0 \
  相对购买力平价:
. |* Q7 j! {$ ?. F7 T! C$ ~  e ’ / e = (PT ’ / PT ) /( P*T ’ / P*T)3 n5 ]# [$ l% K
  e ’ = e (PT ’ / P*T ’ )( P*T / PT )
3 a  L% z; c9 @8 v; u, [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简单评价:
. T$ R0 B! o! r& U# y  前提条件严格:两国具备相同或相似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价格体系。局限性:
- b) V. r9 U  [; O1 [  A计量检验中存在技术上的困难
7 Z7 w8 [! A1 B5 g1 ?  B短期看,汇率会暂时偏离购买力平价- F6 N: }6 i1 M  G) P0 M
  C长期看,实际经济因素变动使名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产生永久性偏离4 j9 I+ A: `& P' R4 y0 f& Z' e
  3、汇兑心理说6 D: w+ }5 n/ H" p
  法国经济学家阿夫特里昂提出人们心理判断与预测是决定汇率的最重要因素/ \1 ]& b. ]' u" }: x$ C$ \
  4、货币分析说, y1 |% H& u7 g  A* m4 G* k# \
  20世纪70年代H.G.约翰森倡导提出
- F0 \: @, h& Z" o# }3 Q- K# U  基础:购买力评价
4 @" t% k" T9 h! d- v( C4 h  模型:e = PT / PT*=(M/KY)/(M * /K * Y *)=(M/ M * )(K * Y */ KY)
$ d/ ~0 R5 U4 ?$ N& {" t  5.金融资产说
6 q+ e: F' j6 {! ~  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理论
3 A7 X" p! {' k: E& Q+ J! `3 p( Z7 n+ y  认为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引起资本跨国流动,从而影响汇率变动: q! t3 \% S8 r% Z& `
  四、汇率的作用
( Z) W3 u6 k* j, j) s* \  (一)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 Q) T# {1 a- P" v, E! n( V* l& W
  1.汇率与外贸进出口
2 }7 ]1 L$ D; i, C  本币汇率下降可以起到抑制进口、刺激出口的作用,改善贸易状况。反之,不利于贸易平衡
. G. U, [5 m1 X' r1 C; j  2.汇率与物价9 W! s$ {1 i( j2 v: S5 e( H
  本币汇率下降引起国内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其他商品的价格上涨起到拉动作用。汇率上升,有助于抑制国内物价上涨) _! m: \7 ~7 d3 F; n
  3.汇率与资本流动
& `0 G% H1 M% D; V  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小,长期资本主要受利润和风险影响。
. e+ N+ i  k; {% Q  汇率变化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大,本币汇率下降可能引起短期资本外流,从而进一步加剧本币汇率的下跌
; y. b* e, q( w% t4 }  (二)汇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 V6 b9 f5 i1 H1 _9 ]! e  1.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y8 K; s) g; ?0 {/ w$ ?
  2.市场体系与市场调节机制的发育程度. \2 A$ U& i* }- o
  3.汇率制度的安排选择(固定与浮动汇率之争)5 x. _+ o: V" ~5 @6 B. v
  (三)汇率风险
: I9 e! p& y) s' M  1、风险类别& H8 P- K+ P- b' L' L
  交易汇率风险:涉外经济活动中发生
& F* s  c3 r/ N. `' W  折算汇率风险:跨国公司会计核算时发生) M) i% _* F2 q; W
  经济汇率风险:对经济长期发展产生影响
! k" ?. r" k2 \3 v3 p  2、影响领域
/ l" M& ~$ v7 N1 k! ?- w3 W  进出口贸易:外贸企业承担的由于支付时间差产生的风险
8 B5 l7 f+ ]& X  外汇储备:货币当局承担的储备资产结构不合理产生的风险- R: k1 v$ A1 |4 }$ L  {
  外债负担:本国政府、企业等经济主体承担的债务货币升值带来的负担8 O, f8 \% M4 V4 M6 X$ \
  本章思考题
2 [7 t8 Q1 X9 x+ ^3 a, N  1、简述人民币实现兑换的进程。1 B$ r  N3 g5 X$ {6 ~6 W3 R
  2、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 {: k8 g# z( d/ k  3、简述购买力评价的内容与局限性。" y1 X; t. J$ `# e" m
  4、汇率变化对经济的那些方面产生影响
! _5 H" n& S' |) E  5、汇率风险对货币当局有何影响
% E9 k6 v& A/ O: M5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9 05:08 , Processed in 0.34688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