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2|回复: 1

[C语言] 2011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辅导实例编程(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1 21: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动态规划实现导弹拦截  某国为了防御敌国的导弹袭击,开发出一种导弹拦截系统。但是这种导弹拦截系统有一个缺陷:虽然它的第一发炮弹能够到达任意的高度,但是以后每一发炮弹都不能高于前一发的高度。某天,雷达捕捉到敌国的导弹来袭。由于该系统还在试用阶段,所以只有一套系统,因此有可能不能拦截所有的导弹。
) `6 R8 o! N* e  输入导弹依次飞来的高度(雷达给出的高度数据是不大于30000的正整数),计算这套系统最多能拦截多少导弹,并依次输出被拦截的导弹飞来时候的高度。! f3 z6 x+ R- E8 L5 L3 F% Z3 G. ~; Y
  SAMPLE INPUT:% m% v1 h! B6 v" L" U
  389 207 155 300 299 170 158 65
: s3 z% u' U) O# L+ p# N6 K  SAMPLE OUTPUT:
' ~9 O# ^- c& e4 Q  6
2 t: \6 {6 y: z2 e6 v  389 300 299 170 158 653 d' P9 B5 X6 z) @, f' H
  因为只有一套导弹拦截系统,并且这套系统除了第一发炮弹能到达任意高度外,以后的每一发炮弹都不能高于前一发炮弹的高度;所以,被拦截的导弹应该按飞来的 高度组成一个非递增序列。题目要求我们计算这套系统最多能拦截的导弹数,并依次输出被拦截导弹的高度,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在导弹依次飞来的高度序列中寻找 一个最长非递增子序列。+ [5 f% b) q6 \6 k' U9 G# R
  设 X={x 1 ,x 2 ,…,x n } 为依次飞来的导弹序列, Y={y 1 ,y 2 ,…,y k } 为问题的最优解(即 X 的最长非递增子序列), s 为问题的状态(表示导弹拦截系统当前发送炮弹能够到达的最大高度,初值为 s=∞—— 第一发炮弹能够到达任意的高度)。如果 y 1 =x 1 ,即飞来的第一枚导弹被成功拦截。那么,根据题意“每一发炮弹都不能高于前一发的高度”,问题的状态将由 s=∞ 变成 s≤x 1 ( x 1 为第一枚导弹的高度);在当前状态下,序列 Y 1 ={y 2 ,…,y k } 也应该是序列 X 1 ={x 2 ,…,x n } 的最长非递增子序列(大家用反证法很容易证明)。也就是说,在当前状态 s≤x 1 下,问题的最优解 Y 所包含的子问题(序列 X 1 )的解(序列 Y 1 )也是最优的。这就是拦截导弹问题的最优子结构性质。
% F, M: @* Q# ^% X/ ~  设 D(i) 为第 i 枚导弹被拦截之后,这套系统最多还能拦截的导弹数(包含被拦截的第 i 枚)。我们可以设想,当系统拦截了第 k 枚导弹 x k ,而 x k 又是序列 X={x 1 ,x 2 ,…,x n } 中的最小值,即第 k 枚导弹为所有飞来的导弹中高度最低的,则有 D(k)=1 ;当系统拦截了最后一枚导弹 x n ,那么,系统最多也只能拦截这一枚导弹了,即 D(n)=1 ;其它情况下,也应该有 D(i)≥1 。; g: Z3 j: z, j2 e& ^/ w
  假设系统最多能拦截的导弹数为 dmax (即问题的最优值),则 dmax = max(D(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21: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辅导实例编程(5)

所以,要计算问题的最优值 dmax ,需要分别计算出 D(1) 、 D(2) 、…… D(n) 的值,然后将它们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最大值。根据上面分析出来的递归方程,我们完全可以设计一个递归函数,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计算 D(i) 的值。然后,对 i 从 1 到 n 分别调用这个递归函数,就可以计算出 D(1) 、 D(2) 、…… D(n) 。但这样将会有大量的子问题被重复计算。比如在调用递归函数计算 D(1) 的时候,可能需要先计算 D(5) 的值;之后在分别调用递归函数计算 D(2) 、 D(3) 、 D(4) 的时候,都有可能需要先计算 D(5) 的值。如此一来,在整个问题的求解过程中, D(5) 可能会被重复计算很多次,从而造成了冗余,降低了程序的效率。  其实,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知道: D(n)=1 。如果将 n 作为阶段对问题进行划分,根据问题的动态规划递归方程,我们可以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依次计算出 D(n-1) 、 D(n-2) 、…… D(1) 的值。这样,每个 D(i) 的值只计算一次,并在计算的同时把计算结果保存下来,从而避免了有些子问题被重复计算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程序的效率。算法代码如下:
8 s+ P- F7 X2 {% z, m  for(i=n-2;i>=0;i--){ //从后往前计算d
6 G) c# p! Y3 q5 }" u5 C6 P4 O: Y
% [) Q+ ^" a1 {+ X0 d1 o$ o: \  for(j=i+1;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4 00:57 , Processed in 0.4960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