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回复: 0

[网络管理员] 2011软考网络管理员考前冲刺习题及答案(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 08: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择题:# k4 w) x1 j( S! V- O; w
  1、局域网是将小区域范围内的计算机及各种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的通信网络。下列关于局域网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f7 M/ \( }& j
  A.局域网具有大范围、高数据率、高误码率的特性+ I+ U1 x! j5 p7 t. _, x
  B.局域网具有大范围、低数据率、低误码率的特性. h( g& @- ]# a4 t4 C4 h
  C.局域网具有小范围、高数据率、高误码率的特性
* Z- F6 j  }$ _& @  D.局域网具有小范围、高数据率、低误码率的特性; v  p' h: |% k* B1 j
  2、下列哪一项不是LAN的主要特性()。
$ z2 c# P/ Y3 j" c- b2 _1 f( ]  A.运行在一个宽广的地域范围    B.提供多用户高宽带介质访问
6 v# n' ~( v  r2 r8 q. U. c7 F; t! l  C.延迟低、可靠性高、误码率低D.连接物理上接近的设备: R* k: v5 n! s; V
  3、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比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 [% I. }$ |  t7 J! V+ y" r% U
  A.高B.低C.相同D.不确定
5 e5 @. [3 W, |" w5 v  4、局域网的协议结构主要包括()。( |0 e# p' d7 R
  A.物理层1 ~- @$ a; ~6 A# B' a$ W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_5 O' K: x( t$ A" o
  C.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2 m4 w1 G7 U4 l% r  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3 J9 K5 \) b3 G# y
  5、MAC层是()所特有的。
, N7 |- Y: T/ C" E- N5 r( l  A.局域网和广域网B.城域网和广域网
! z" ^& N5 E2 T& T0 J; H6 D  T  C.城域网和远程网D.局域网和城域网5 f! `/ p( {; F5 m8 }1 g
  6、LAN参考模型可分为物理层、()。# E5 u( N, ~) e+ e% \  n/ q
  A.MAC,LLC等三层B.LLC,MHS等三层
' T( k0 _& I% d+ @% I1 ?9 N  C.MAC,FTAM等三层D.LLC,VT等三层
3 ?+ e: }. i3 F# Y. S4 l  7、局域网的核心协议是()。
4 x6 r+ G3 f& K  A.IEEE801标准B.IEEE802标准C.SNA标准D.非SNA标准
- u2 {% ?6 o3 \  8、在决定局域网性能的各种技术中,对局域网影响最大的是()。
8 R# [- v5 j9 D, G/ N. }$ G  A.传输介质B.网络拓扑结构C.介质访问控制方法D.操作系统
% E  {6 S6 n0 B" T  Q  9、由于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比较复杂,所以局域网的标准主要建立在()上。& T8 }9 ?9 ?0 n2 n. O! Q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S  K8 T  _% s. M& X
  C.逻辑链路控制LLC层D.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3 F$ F( ?: k3 v2 `  10、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目的主要是()。3 G% T$ T! `3 L9 N6 ]
  A.合理分配传输介质的资源给各站点
; t! `  y7 k; E$ U  r1 a  B.合理分配传输介质的使用时间给各站点
9 q) i$ x4 B7 P0 s! J1 x  C.将传输介质的容量与站点数目对应起来5 ?  q  l, _7 B5 U/ b0 _/ U
  D.将传输介质的使用率与站点数目对应起来# h% b$ e" M; [
  11、在总线结构局域网中,关键是要解决()。
  k$ v  ?' Q/ v% O  A.网卡如何接收总线上的数据的问题
3 Q8 }/ [5 X4 v/ Z  B.总线如何接收网卡上传出来的数据的问题
( ^( s: ~  M# R) h+ d  C.网卡如何接收双绞线上的数据的问题  w: h# A8 n3 n. d7 a
  D.多节点共同使用数据传输介质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控制问题8 E& Z) Z2 x( D9 X
  12、IEEE802.3标准是()。
0 g, V" _% q1 ^0 T  A.逻辑链路控制B.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 }: w. h& I2 w# P5 q  C.令牌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D.令牌环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8 L# v% b. F9 s% Z  13、CSMA技术中,算法规则为1)如媒体空闲,则立即发送;2)若媒体忙,等待一个随机重发延迟后再重复1)。该算法规则称为()。
2 E! P$ N! Q, |, s7 i* k  A.非坚持性算法B.1-坚持性算法" V. f: E" m2 C. V2 [/ ]6 M# r# D
  C.P-坚持性算法D.CSMA/CD算法
( t3 m: q. s/ l' c& \! v6 K4 G( \  14、CSMA/CD指的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它在CSMA的基础上增加了冲突检测功能,当网络中的某个站点检测到冲突时,它就立即停止发送,而其他站点()。: e) r8 T, A) a% Z+ _: |. h
  A.都会接受到阻塞信号B.都会处于等待状态
7 v" x- y/ S1 t4 |& ~  C.都会竞争发送全D.仍有可能继续发送# b: l8 H$ v/ V, R3 f
  15、采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它的通信工作在下列哪一种方式。()
4 r( O; @8 ~0 K" Z3 d* m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都可以4 F* Z- ~6 ]/ S# ?9 w& T6 g+ V
  16、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 _. \& @1 U: O6 i9 K
  A.CSMA/CD方法B.令牌总线方法
- b* l$ |5 d" i1 k2 W) }  C.令牌环方法D.载波侦听方法
# ~  K# p% Y! f0 S. V4 K  17、以下各项中,是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标准是()。
/ G$ v- p2 h/ B/ Q  A.IEEE802.3B.IEEE802.4C.IEEE802.6D.IEEE802.5
9 l/ i' V& x* S1 M1 `  m: _  18、令牌环网中某个站点能发送帧是因为()。
' e- p7 ^8 c( ~  A.最先提出申请B.优先级最高C.令牌到达D.可随机发送1 y/ g% a$ Y9 `" b/ A
  19、控制令牌是一种传输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H8 m8 V9 X  R% T! F- U
  A.一个站即使不拥有令牌时,同样可以发送数据帧7 u, \% N; B2 p+ g) g: @
  B.一个站发送完数据帧之后,其占有的令牌不能释放
( x1 }6 x7 J9 ]/ ]1 j4 R  C.一个站占有令牌时,不一定能够发送数据帧
" B  O5 U  s9 [" Z: m2 j% G/ l9 {  D.一个站只有它占有令牌时,才能发送数据帧
$ [& x* \8 Q4 v  20、令牌总线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是由()定义的。
+ x) B/ b: g$ b# N  A.IEEE802.2B.IEEE802.3C.IEEE802.4D.IEEE802.5# a; m. @5 }# M
  21、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有许多优点,下列哪一条不是它的优点。()9 [' J" M! Q4 \+ a3 \8 u% `, t
  A.介质访问延迟时间有确定的值B.在轻负载情况下,传输延迟小6 e; g# \( k6 V9 w: a
  C.支持优先级服务D.不会发生冲突,重负载下信道利用率高
* E  M; Q5 e7 v! D8 Y- n! a0 @  22、令牌总线网和令牌环网与CSMA/CD相比,它们的主要缺点是()。
& ]9 ^0 H% V6 V0 w2 h# h! n1 C  A.延迟大B.环维护功能复杂
4 A; L6 y0 s* R5 P& x  C.重负载时线路的利用率低D.没有优先级服务* R+ W: F1 z3 ~! C* U* L
  23、在10Base-T的以太网中,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最大的网段长度是()。" I# B/ ^6 A+ Y/ l) H$ P
  A.2000mB.500mC.185mD.100m: H( |2 h2 ]2 |/ j9 f
  24、10BASE-T标准能支持的速率是()。
* p' ~: V/ H: Q  A.1MbpsB.10MbpsC.100MbpsD.1Gbps
4 ~! x' D) U8 Z: P  _  l3 c/ D  25、与广域网不同,局域网侧重于()。
; D7 c7 f9 S% ]! o2 @& s  A.共享信息B.传输的安全性C.共享位置准确性D.数据通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 07:42 , Processed in 0.3158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