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7|回复: 0

[名师指导] 名师指导:雅思考试在他们眼中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4 21: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雅思(IELTS 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方面是留学,比方说留学英联邦国家,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另一方面是移民,移民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IELTS考试包括两类: 学术类(Academic) 目前主要适用于留学。培训类(General Training)目前适用于移民。
% z' l! T3 v5 c, y6 i3 ?$ F( H  最近几年,雅思考试有不断升温的趋势,但仍有不少人认为,雅思考试只对那些去特定国家留学和移民的申请者有意义。对此,雅思专家指出,中国学生参加雅思考试的意义远不止于此,综合起来有以下三大益处: 5 l: W& D1 W- T% K7 T: J5 Z
  一、雅思成绩是进入英联邦国家高校深造的通行证。目前,所有的英联邦国家高校都认可雅思成绩,澳大利亚还把雅思作为唯一认可的英语水平测试考试。对想留学英联邦国家的人士来说,只要雅思成绩达到大学要求的分数,就无需再参加其他类型的语言考试。
4 q% U0 O! K, U) `; [+ \3 q+ I  二、雅思成绩被越来越多的外国驻华企业所认可。英语水平是外企招聘中国雇员的重要标准之一,而雅思成绩则被外企作为客观、全面反应应聘者英语水平的硬件指标。具有雅思成绩的应聘者,在应聘外企特别是英联邦国家的外资企业时,往往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7 m  \9 I7 G1 ~, F1 k
  三、准备雅思考试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英语水平的过程。由于雅思考试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四个部分,相对于托福或国内其它的英语考试,更能够全面锻炼学习者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对国内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来说,口语和听力是薄弱环节,而通过参加雅思考试,可有效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 & }6 B# j' h1 R+ t; y: @
  因此我们可以用“留学新途径、移民直通车、课堂、外企通行证”这四句话涵盖雅思考试的所有用途。
. ~5 l9 J  A& i/ d" T& T/ e& K  雅思考试是以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的流程来进行的。考试总时间为2小时55分钟。雅思考试的听力部分中,30分钟内通常考生会听到4段语音(独白部分及2人或多人对话部分)。共给40题作答,你将只听到(一次)语音,不会重复。阅读部分中,60分钟考生必须完成3个部分的文章(A类是的三篇长文章,G类是五篇短文章;字数在2500-2750),也是40题。写作部分要求写2篇文章,要求完成时间为60分钟,建议第一篇用20分钟,第二篇用40分钟。其中第一篇至少150字,A类为描述图表,G类为书写社会功能信函。第二篇至少250字,主要是辩论性文章。口语为10-15分钟的一对一谈话(考生与外籍主考官)。 7 ~) f2 u& s! R+ t  s% f. T
  备考雅思,首先需要具有英文本身的功力,然后针对雅思考试的特点,进行系统的专项强化。但是在系统强化以前所要达到的是如何具备应考的实力。最基本的实力包括以下两方面:词汇和语法。任何形式的英文测试,都离不开词汇的准备,雅思也不例外。雅思学员最头疼的事情有两个,一个是词汇量,另一个是听力。头疼词汇量的原因在于,四/六级,托福,GRE 都有词汇表,照着背就是了,而雅思考试既未规定词汇量,又未提供词汇表,让考生觉得摸不着边际,无从下手。道理很简单,雅思考试测试的是你到国外学习和移民后在英语国家生存的语言能力。不论是留学,还是移民,到了英语国家,你接触到的全都是实况性的东西,没有人会牵就你的词汇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自备词汇。 ( }! K9 n# ^0 E/ e0 D; Q' @
  但由于考生备考时间和精力所限,如果再重新一点一点去啃庞杂狰狞的语法,又会得不偿失。因此选择完全针对雅思题目的语法强化方案,就极为重要。一个好的语法方案,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完全针对雅思考题、高度浓缩、讲练结合、易于快速掌握。   除了语法和词汇外,对于雅思考试的强化训练也是备考的重点,我们将陆续推出听力,阅读,写作,口语四部分的介绍以及应试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1 22:11 , Processed in 0.2129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