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6|回复: 0

[托福听力] 避免误区,把握新托福考试听力六个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4 23: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同,英语听力能力的考察在托福考试中占很大比重,而且也不仅是填写选择题这么简单。对于刚开始接触新托福考试的同学来说,完成新托福听力如何避免误区呢?全面了解新托福听力的几个特征非常关键。  " h2 G+ r$ z1 X% E' h5 O
  首先,Academic atmosphere 。侧重学术是其重大特点,考题中4篇lectures 和两篇long conversations大都涉及到各个学科专业知识,仅在两篇长对话中会出现校园服务等一般性话题,数量较小。最常考的十五大学科为:Zoology, botany, biology or microbiology, geology, geography, meteorology, astronomy, archeology, physiology, law, business and economy, literature, arts (music and architecture), history, philosophy。因此,在考生正式进入听力练习之前,务必要先通过专业学术词这一关,推荐书籍为《词以类记》,选择报班上课的同学坚决不能“裸听”。
5 f1 C/ N$ ]6 i$ g: T% z & ?! c1 Q5 a( ]$ X
  其次,Degree of difficulty。新托福听力有难度是达成广泛共识的。听力时间为60-90分钟(根据有无加试题而定),大部分水平可以的考生,由于缺乏长时间持续性的专注练习,听到中后期就floating in the air了,从而导致分数不高。其“三不原则”也是让考生觉得很茫然的,自然增加了难度--不可看,不可逆,不可改。考前看不到选项,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选完不能修改。寄期望于分析选项和前后联系选题的考生就要大大失望了,不过考前失望总比考后绝望要好的多,“丑话总是说在前头”嘛。% r; c/ N" ]+ \( s9 H5 m' d- A( R

, \7 H1 K3 `5 I! G& c  }% v; }  第三,Macro and micro。这是针对题型的,既有微观又有宏观题。考生在以往没见过的多选题(四选二,五选三),排序题,复听题等让考生眼花缭乱,所以对各种题型的分析和研究非常必要。这个蓝色DELTA和绿色的Barron 都有分类专项练习。$ c- P% H6 E0 r9 c0 V- c  [

) R+ c" Q& ?* w, }  第四,More characters。在考题中,考生会发现常常不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在讲,总是会一个教授和几个学生,或者好几个同学之间的讨论,角色多元是其另一大显著特点。; X  V( o2 ?. f6 ~  Z
+ \' K0 l* W0 P/ n) h
  第五,Focus on practical tests。因为是IBT(internet based test)考试, 所以真正的实战就显得尤为重要。ETS唯一的官方教材OG(Official guidance), TPO (Toefl practice on line), DELTA 等套题或模考是考生必须要认真分析拿下的,因为新托福考试纸上的练习和上机练习有很大差别。顺便讲下,很多学生关注最新的CET四级和六级,其实新托福考试就是我们CET4和CET6的风向标,新的CET考试和听力相关的部分会占到70%,也是无法事先看到选项,采取网考的形式。另外,“机经”对于初识新托福的同学也会有较大的帮助,应该予以关注,这也是实战后的产物。( `- b: ~1 Q8 n7 G; \

. P" |- \& O/ @, n  最后,Note-taking。新托福听力每篇文章都在4-6分钟,长度是大部分考生之前没见过的,为了弥补短期记忆不足,就必须要记笔记。记什么,怎么记是笔记训练的关键。一般是三种境界:什么都记 (记中听) —有选择的记(边听边记) – 边听偶尔记 (听中记),要达到第三层境界,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需要一些有效点拨,当然内功到了,一点即破。
) h9 i% \3 f% }5 }$ u " [* k* `2 ^/ {6 n- y, g, X  F/ b
  还是那句话,考托福并不一定为了出国,it can be a means to an end or an end itself。做任何事情,越是有挑战,越是艰难,就越能够激发我们的斗志和潜力,年轻的时候不能总是图轻松、图享乐,能把硬骨头啃下,我们也能变得坚强而有厚度。不要期望别人给你什么,把自己变得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9 22:16 , Processed in 0.7127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