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2|回复: 0

[中级经济师] 2011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模拟试卷3(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3 12: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案例分析题:
3 `. ]# V7 z" K7 ~                        81. 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提升地方政府管理水平有极大的促进意义。过去只强调经济发展速度,政府管理者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只注重决策的经济效益,因为经济发展速度是影响个人升迁的关键因素。以人为本的理念则不同,它要求地方政府不仅要考虑经济收益,更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待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重视群众的生活满意度。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但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效地减少了各种社会矛盾。* {* N2 g7 [! J7 N: b' F0 n
                        81. 传统的只强调经济增长的决策更符合(  )。- J( {0 J5 t; F, w) C8 g$ c- F" @
                        A. 社会模型/ }! x+ R+ S' F
                        B.经济理性模型! m- P/ W: c/ @6 Q4 S3 h2 w: f
                        C.有限理性模型
2 [1 r* {) H  q# @3 X                        D.非理性模型
4 N$ L. z0 k3 P. b                        82. 强调以人为本的决策更看重决策的(  )。' \$ T" i6 r: g% J6 f" O( E
                        A. 组织盈利最大化- y, N. C0 W1 Z1 |
                        B.结果让群众满意
( C' c4 J  s9 P+ c- h$ o- B                        C.经济利益最大化
' ~2 D, ]8 `; G) P5 P. }: T; ~8 x$ S                        D.利益分配公平化/ q: c! J5 {- j8 Q8 t( w0 E
                        83. 下列观点中,与经济理性模型相符的是(  )。
2 T. c+ E+ U1 a                        A.决策不完全是理性的. s8 m0 q# y6 r/ l* L- J" I# K, t3 ?
                        B.决策者可以知道所有备选方案
2 _7 y+ B, {$ {4 a) U) r9 ?2 `                        C.决策者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找到最佳方案6 n4 a; T% t. |3 l
                        D.决策者可以采用启发式原则进行决策9 [- s5 M4 F+ t' f% |( s
                        [答案]:B,B,BC
7 t. b  l+ f& z! H# z$ K                        [解析]经济理性模型强调经济增长。教材:P19,教材内容有变化,仅供参考。
) C* a( u: O9 {  G2 c( B                        [解析]以人为本的决策更看重决策的结果让群众满意。; S$ H7 R( ^& D- ]2 P  S9 z
                        教材:P19,教材内容有变化,仅供参考。
' ?5 w( t) S  s- s                        [解析]根据经济理性模型,决策者在任何方面都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具备以下特征:从目标意义上分析,决策完全理& l1 s4 U' u3 z  B- @: s
                        性。存在完整和一致的偏好系统,使决策者在不同的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决策者可以知道所有备选方案。对计算复杂
' O1 t$ h! W0 }" \& p5 ~; e                        性无限制,可以通过计算选择出最佳备选方案“对于概率的计算不存在任何困难。1 u. u/ w- C# X  T+ a" f
                        教材:P19
' k) F3 G7 m$ P/ @& F  Q7 b                        82. 某公司现有生产及维修工人850人,文职人员56人,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24人。近五年来,生产及维修工人的年均离职率高达8%,销售人员年均离职率为6%,文职人员年均离职率为4%,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年均离职率为3%预计明年不会有改变。按企业已定的明年生产发展规划,文职人员要增加 10%,销售人员要增加I5%,而生产及维修工人要增加5%,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可以不增加。人力资源部经理老张要求助理小王在两星期内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
5 _' V* q. V# b( x- J. ?% ]8 X                        84. 关于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正确的是(  )。
4 s* x; E. G  U+ q; R" l                        A. 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需要补充2人
. v! s: D8 ~- I1 ?" ]                        B.销售人员需要补充4人) d& t  y* C) l7 J0 ?% f
                        C.文职人员需要补充5人6 H5 D1 T  c* ^
                        D.生产维修人员需要补充111人
( W. A* i1 m( S  |% ~! L                        85. 小王在编制明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时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
  H4 t5 |6 ]1 A8 j# w! K2 c& M                        A.10年后组织人员的总需求1 w, s* y" \) N( H% ?/ P
                        B.现有人员数量) M5 x' _5 N; b4 C2 {9 Z8 C
                        C.1年后人员的留任比率/ |7 A/ v5 N$ A- `+ _/ q  ^
                        D.5年后可能离职人员的数量
1 b! u' t. W7 W9 M* j8 j( Z( |3 c                        86. 小王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还可以称为(  )。5 z4 x2 t8 }' ?9 P. k1 n
                        A. 战术性入力资源规划4 y/ r& w. c/ C+ N% x4 ^3 V( T2 _$ N
                        B.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E, H- B* G+ S9 h) F8 ]  ?
                        C.培训规划
$ v6 o8 ]% _2 \                        D.晋升规划* b$ P: L6 o- a6 O# V6 V
                        [答案]:AD,BC,AB
7 r* |! X9 O7 D: x, x                        [解析]:预测期需要补充的人数=现有人数×预测期人员增加比例+现有人数×预测期人员离职率。计算过程如下表
% {# f1 h! A, c  U6 o$ }+ E9 L. D: [                        [解析]在编制下一年的人员补充规划时,需要收集现有人员数量和1年后人员的留任比例。
2 a' T; \0 ^% R" @" K                        [解析]战术性人力资源计划,主要指三年以内的人力资源计划,又被称作是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4 S. U* Y( ~. v5 a" q# L
                        教材:P538 f4 r6 M3 F' X" O# c/ }
                        83. (三)$ b9 B( P& A/ p4 o6 l# ^. s; k
                        某公司是一家发展十分迅速的企业。随着企业发展,公司的组织结构、技术条件等都发生了改变。公司在发展中不仅设立了新的职位,而且原有很多职位的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也发生了变化。但公司仍然沿用原有的职位说明书,造成职位说明书严重脱离实际。公司逐渐意识到了问题,决定聘请咨询机构重新实施工作分析。由于没有与公司进行充分的沟通,咨询机构对公司的状况和业务情况并不了解。由于前期的动员和宣传工作没有做好,多数员工并不了解工作分析的重要性和意义。在确定了工作分析的目的后,咨询顾问在人力资源部门的配合下,在公司内发放问卷,进行访谈,但收效甚微。在公司的催促下,新的职位说明书终于制定出来了,但由于与现实情况有较大差距,所以遭到了很多部门的指责和批评。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实施的工作分析最终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O3 m- q) P% @3 t9 E                        87. 该公司原有职位说明书严重脱离实际的原因是忽视了工作分析结果的(  )。
  t: d# \, N7 B3 s& Q                        A. 标准化原则  k6 b! n) i: p3 J5 h0 Z
                        B.--致性原则6 ?$ G/ V# U" D1 O2 U* Q! t( x
                        C.动态应用原则
3 `6 D3 M  h" }4 |  J0 ^+ q                        D.规范管理原则; z! q9 ?& X" b# @
                        88. 该公司聘请外部咨询机构作为工作分析的实施主体,其缺点是(  )。
5 i5 e% C' J4 m; p/ i( T+ w                        A. 耗费企业人力: ~. }) O2 g2 ?7 S+ h" ]/ i
                        B.耗费资金
3 \5 q" E- a, ?1 ^. s, Y+ B/ t                        C.缺乏说服力和公正性0 n  H; R, l. Y0 f
                        D.外部人难以在短期内对企业有深入了解
$ e1 J3 z2 p: r" Z                        89. 为做好该公司的工作分析,应使员工明确(  )。
( r- W; v3 Z4 l                        A. 工作分析的目的
6 [5 {, T& _% D2 ~0 S1 Q                        B.工作分析的成本效益3 m& I. O' m2 E/ |$ P# @
                        C.工作分析的产生和发展
/ W- _  y* I8 a- r! w+ ^3 e  K                        D.工作分析过程中员工应给予的配合
8 ]( j7 J' S" t% C4 _                        [答案]:C,BD,AD
5 \* O/ M  N  b( t                        [解析] 工作分析结果形成之后,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动态应用的原则,根据变化及时调整。7 \3 t' b3 y8 d
                        教材:P96
& W  u  |& j1 M/ J6 Y                        [解析]聘请咨询机构实施工作分析,缺点在于耗费资金,且对企业不了解,企业需要花费时间与其进行沟通。
5 U& Q1 b" b( v6 X" M                        教材:P98* i. o' R0 G& |% }! Q- J; h
                        [解析]一般员工应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工作分析过程中自己需要给予哪些配合。, V/ O0 ~4 |5 ?' z+ t/ v# K) Z
                        教材:P98
: @9 ~; k) p4 F5 G                        84. (四)
/ x# ]' |7 [# \* y, y: _                        某地区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该地区2008年年底时共有130万人,其中就业人口99万人,非劳动力人口30万人;第二,该地区2009年上半年的失业率明显上升,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流量一存量分析可以发现,劳动力的流动比较活跃,但是流动的方向却不利于就业;第三,该地区最近几年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第四,该地政府正在准备通过政府投入一部分资金的方式,对失业者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尽快重返工作岗位。(注:以下解答在新教材中没有相关的理论,教材改版此内容已经删掉)6 Y3 b" Q  `% d6 G$ P: C) c! w  _0 K
                        90. 该地区2008年的失业率为(  )。
6 O$ Q8 o. L& G2 `2 [                        A.4%
( N: R( C" e6 r: W/ ]/ e5 h                        B.2.94%, T5 ]5 T' N; B  m3 O7 w6 J8 b
                        C.1.1%
8 O8 h5 P3 }" ?4 E                        D.1%9 v" o/ {( J- Q9 H7 s- Z+ a2 a  n
                        91. 该地区2009年的劳动力流量一存量变动方向中,会起到推动失业率上升作用的流向包括(  )。
( v1 o" P' B6 z3 a. l                        A. 就业者变成失业者
# |* K) _' D( x. T$ E  F$ _+ c- ^                        B.失业者变成非劳动力
4 ]; t* c/ V% y" p* {3 [                        C.非劳动力变成失业者) d4 A* [- N, o& H
                        D.非劳动力变成就业者- p" c6 n0 [5 ^/ n
                        92. 基尼系数持续上升这一情况表明,该地区(  )。
% W, q. h: P% H7 N& ^# U( l                        A.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在进一步加剧' A- P! z% d& ]
                        B.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得到缓解, q# L) x2 O, W7 d
                        C.就业水平会进一步下降0 d" c% l7 o# j# N3 B- f
                        D.就业水平会进一步上升
* Q8 a4 w! l+ W1 Y- j                        [答案]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5 00:44 , Processed in 0.3042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