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2|回复: 0

[经济法基础] 免费讲座:2012年会计职称《初级经济法》辅导 第一章(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2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年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已经开始了,不知道大家准备好了没有?希望这个讲座可以帮助考生通过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4 q* v, z* J- o% q: t- i3 n 4 v) P' [# C+ b' d% h( e

) ~, i7 D! Q2 p; p5 n& T5 |4 O
1 R/ a* X$ P9 x( L  P , B" @/ q; @/ X& e6 }. b
刘丹 主讲《经济法基础》5 A: q; _& l, Q' _6 a4 Z( Y
: ?) [, T2 B! e- q* n
第一节 法律基础( R5 e* _; i0 T+ I, M' k
知识点1:法和法律
# G* K) m6 p. E- k5 F
9 i6 u; {& Z. k& [一、法和法律! n0 @) X! e' E3 `6 l& c5 s
法的本质和特征
6 s$ a% ]0 ~0 A1 K- o  ^. Q法的本质
- H9 u2 [$ F/ g. p  ?5 o5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7 U, d8 b" J# O% V# M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A$ Y3 F) o) X+ G) S
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T/ U9 o( F" a8 Z" f3 n
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法的特征
( g7 U0 e4 Y# |2 L* j$ `& G9 Y(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1 H0 S' ^/ U5 Y9 j. i0 m
【提示】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m8 P9 |. u* E/ ^1 ^2 [  r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 o1 x2 Y" V, p3 S2 ^* a: O  V(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
: _: l( F5 I+ W. x! }7 Y(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内容明确可预知,普遍适用)【例题1·单选题】(2008年)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0 U' E+ F( i/ _& q' J2 B6 j1 P9 S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0 J1 d& v$ Y' h* d/ t& N! B' i9 v. y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o, F  b/ z9 x: Y0 z& J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2 q. Y1 j6 u( z! g' r* L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i" L) Y7 n  e. C! c4 ]& k: |4 y
【答案】B4 H( W7 M% M7 L
【解析】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而非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s6 `, P3 q6 h% Q% ^3 D* P0 w
【例题2·多选题】(2009年)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S9 c8 A: J. S, ~2 E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 S+ x$ r  }) N0 x* [" j' M; c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 ]1 @, ~' P! A$ v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8 l/ u- p  Z4 G* C2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 J4 }9 k; i+ r3 v* ^1 J) x【答案】ABCD
% u7 Z5 y: r3 ^+ C( r/ z# L【解析】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 |/ h+ ]$ o$ D# a/ ~
; I4 q9 {# k- k  L8 h知识点2:法律关系
' b! {+ {+ m  @4 [% n& ?; L1 u8 T
; G2 i7 L# `3 Z5 C0 m8 R二、法律关系
: h0 g5 n, O7 J" r; [$ D1.概念: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 ^3 p0 L4 I# H2.法律关系的要素
' y  o6 C/ C& q0 M* s, ]9 t5 ~) e例如:二个公司签订了建筑材料购销合同,则二个公司均为法律主体,客体是购销的货物建筑材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法律关系的内容。 # ^* ^8 [# o) f& t& v# |3 o0 `& q
主体权利、义务当事人
, {( N: w2 v6 V& @2 \! i" W$ G' B) B包括: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客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 Z2 r; K# o% t) ]0 e/ I包括:(四类)
  ?( S: ~. Z7 R. C1.物:指能满足人们需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并能为人们现实支配和控制的各种物质资源。
9 W% K  x/ Q. n2 i包括:自然物(土地、森林)、人造物(建筑、机器)、货币及有价证券。
! {, |. M& ?* a$ B" p* q2.非物质财富:精神产品或精神财富
& @) O, n- ^, W% l包括:知识产品(智力成果,包括著作、发明等)和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等)。) K& T4 Q0 ^; }, t7 B, u; ~
3.行为:法律关系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极行为)和不作为(消极行为),是人有意识的活动。6 x& R1 y- P  ]0 e& U
包括: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等。  P0 r# E9 L7 u6 W/ N2 ~
4.人身: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有机体)。( D% }! d  a* q5 X
注意:活人的整个身体不能作为法律上的物。内容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5 G& }; @4 ^) I, O
1.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作为)和消极义务(不作为)。9 o: y' {" Y) i6 k3 T/ e4 ^
2.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Q0 H% b5 }) B& O, W
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例题3·多选题】(2007年)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 {8 X3 p3 O1 Q: RA.公民 B.企业4 w2 k; |7 ]& e9 b* s4 U( I$ {
C.物 D.非物质财富
3 g& J9 L8 p0 V8 [6 B* V【答案】AB
5 f9 N; D9 w! f* B+ u( H- B【解析】选项CD均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
7 l- W( K  [& J& V, u【例题4·多选题】(2010年)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 E! G) E3 K+ w. |0 h3 u+ R) @A.国有企业
8 ]6 T4 U$ r% M: ]% s4 [8 P% VB.集体企业' D3 ^4 F9 ]% I  F, F
C.合伙企业
& _( Y, T0 O: i2 hD.个人独资企业
8 q, r  \- s6 E4 m. r2 p【答案】ABCD3 t1 j3 E) z1 c8 J0 a2 T( y3 {
【解析】各种企业事业组织属于“机构和组织”,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 U, [6 |7 Y) x! X* A7 P2 V5 X: X! B6 c2 K
知识点3:法律事实4 v( G  S9 M- T" J

! J. x# w9 S6 G' x) l7 G, ~三、法律事实+ Z4 v9 v) A9 f5 z! A: X/ Q
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
8 S* s/ V, v7 J( V! a0 P& |1.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主观意识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0 ^+ o4 T0 w0 L  `% x7 J! \5 M3 x9 x包括:自然现象(绝对事件,如地震、海啸)和社会现象(相对事件,如战争、重大政策改变)$ [% K' a0 ~' p$ X. o/ B: \
2. 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 k! _8 [0 x2 L5 ^【例题5·多选题】(2011年)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有( )。9 k5 J. C* _- }
A.自然灾害
7 _% d, c# p, j. x9 k+ TB.公民死亡9 v$ k. B/ C) h' a) m" e
C.签订合同
- F* F9 Q9 z- A. j& Y3 AD.提起诉讼
1 _5 `- X! n+ Q2 y) Q【答案】ABCD
4 U: ?+ j2 A- g4 o) D【解析】选项AB属于法律事件,选项CD属于法律行为。  `( h7 }- x& D, ?) l8 Z
【例题6·多选题】(2005年)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
9 g' @) x2 l: t% _" L: k# vA.订立合伙协议% j0 s& }* H' M! R
B.签订合同" W- l" N5 J! q3 L" T
C.签订和解协议
$ C- J7 N! Q) {- J' ND.签发汇票3 _9 V/ y8 y7 ~
【答案】ABCD* X8 I" l: J1 \/ Z7 u
3 j7 }, d3 t/ C* p4 p: k0 l
知识点4:法的形式
/ S1 v& O; O7 L/ n, I
2 ?6 ]" y) v4 c3 X# X% P四、法的形式. B* w( Z3 F( Q/ ?
(一)法的形式
8 R9 L( Y8 A  m$ w) t$ H- p9 p法的形式制定机关举例效力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高法律效力法律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刑法(1)效力仅次于宪法
' W3 Z; ]4 |! Y2 L% {4 n1 X1 Q(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还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决定,它们与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计法、公司法、税收征管法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办法、规定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特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i; `+ W6 S* _, _
(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c% S7 O2 h3 d1 `- y! T2 \4 V
(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a- N  W9 |7 g- M2 G6 _
(3)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P5 _; h1 X+ I- M5 }0 U9 L+ a4 E
(4)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1)地位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不得与它们相抵触
! Y) y5 n1 j. O# ^(2)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是地方司法依据之一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特别行政区的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基本法
& T# \4 H3 r' X; d1 Y+ X7 ]% c特别行政区依法制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规范性法律文件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  4 M+ d0 M3 T/ u# l
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各部委8 F2 p7 f% J8 e4 s! K
国务院所属的具有行政职能的直属机构  ! j) Q, q2 x; ~
办法、细则、暂行条例(1)在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7 g! t: h0 B6 _(2)地位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不得与它们相抵触。- f; M' ^5 z. d: Z! `) n
(3)地方政府规章还不得与上级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政府规章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民政府国际条约      【例题7·单选题】(2011年)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规定国家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
8 n* e+ {- @! ^& F5 yA.《人民共和国宪法》$ _$ I" ]# g; U7 F! H$ T4 i7 M. _6 A
B.《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f7 J) I7 t  w  B" h3 H
C.《人民共和国型法》3 X4 R8 H) X3 k  j
D.《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R, E$ E5 X9 Y  p& @! m
【答案】A
# ?8 {8 D$ V/ u, w0 k/ i6 u* C' {' Y【解析】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也具有最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 d. Q1 b1 T, u% a【例题8·单选题】(2005年)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 a0 z. S4 y0 `) ZA.宪法
) E' ~6 o: g( G* GB.同级政府规章
7 ^( M: W! q: H$ W5 dC.法律
, T6 [: F# L1 W, u. {4 aD.行政法规
) z/ [5 }2 h! i5 ^4 o# O! z【答案】B
/ ^& J( o/ J+ `$ w3 I【解析】政府规章法律地位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不得与它们相抵触,同时还不得与上级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Z5 r& M. K" i# L3 D5 p
【例题9·单选题】(2010年)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是( )。! P# g) _) b* [
A.宪法% c1 h9 {& x+ [. h: R" ~8 S+ @
B.法律- y7 r7 b! ~* X& b- }
C.行政法规
4 ^) W/ E; O: ?# p* C$ }D.行政规章
$ A. ~% A( B3 U. N: J' H6 G* C& N: I【答案】B
3 [/ D2 k' n: I5 o6 I5 b( D) H$ k【解析】(1)选项A:宪法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选项C: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为实施宪法和法律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3)选项D:行政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z/ o  B6 w% B# G5 k
(二)法的分类
$ L8 [4 W2 n8 f+ Y分类标准具体内容法的创制形式和发布方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和普通法法的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国际法和国内法法律运用的目的公法和私法【例题10·单选题】(2011年)在下列法的各项分类中,以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的是( )。- w$ [7 N3 \5 {3 x; p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1 [- s, l; G* f1 W9 h8 H" |
B.根本法和普通法
) U, o; F, K, J! X0 k8 m% ZC.实体法和程序法3 q3 D% k0 l. ?
D.一般法和特别法
1 x) y" Y1 `0 a【答案】A
+ w2 G# e- o0 a【例题11·单选题】(2008年)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进行分类的是( )。, o. |5 [) E8 W) J3 q. e2 r; C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 Y; j1 F6 A. \0 O. e0 ?B.根本法和普通法
# \8 h% ?8 b7 \( w0 i# i4 r) W3 bC.一般法和特别法
4 g2 V* A& J" \6 l* m' o) S" J/ n  {D.实体法和程序法$ {8 W3 s9 F' I/ E5 C* c0 w- S7 E
【答案】C
1 N( y+ ?/ e0 n7 N
! W! @9 q" X0 o  @& v3 ~& \知识点5: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q. v( B$ q" M6 ]/ j, W; A
# z* E) T# w9 a1 U/ `2 c' m$ C
五、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 w/ d( d  q0 C(一) 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法律调整的对象,法律调整的方法。
4 ~9 _, i8 f2 J8 y  v$ }(二) 现行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8 ]' W1 H2 W: t" F4 l( g1 a
七个法律部门
5 J# \# n* N4 X; }5 d$ G; r【例题12·判断题】(2008年)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分为若干个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构成一国的法律体系。( )9 n' p* s( d/ k1 b) |. e7 l
【答案】√
& c4 ^3 G. a- z8 Q4 Y9 @
5 x+ S+ h* @6 U& _/ U9 @% \ # T- ^$ i1 v  v3 X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o: y2 ]: V) v( |  ]
. }( u/ ~3 g4 S) @* `
+ d2 ^: X( |$ k" |) y! N4 G
    编辑推荐:
( b. k3 e# d* v# P- p 8 a$ n4 i# P/ J) f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备考测评:看你到底行不行?
; E; r2 S, k3 u8 D' q& i  ·2012年备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学习计划表 6 }3 s9 ~5 ?+ `& C
  ·2012年初级职称《初级经济法》每日一练汇总  ) Q$ J0 a$ V6 I9 z& K% Y4 s# s
  ·免费讲座: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辅导课程试听 ; t( [1 X* u1 ~" H  |# k9 w$ ~
" ^8 q$ {  N; O; `9 _
. i, B: o5 g  p' s

. z: g: |( h! F! o2 I+ {
1 [/ H3 _  Z: q9 f  L. _
" m+ ~: R, R3 z
+ ~8 T! s6 R1 ]& D6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7 04:53 , Processed in 0.2280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