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2|回复: 0

[技术与计量(安装)] 2012造价工程师《技术与计量安装》第一章工程地质(1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9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内力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地壳振动现象,其中绝大多数伴随岩层断裂错动产生。火山爆发、洞穴陷落、山崩等也可引起地震,但其所占比例很小,且强度低、影响范围小。此外,也有由人类活动导致断层错动而产生的诱发地震,如水库诱发地震等。目前,世界上有两个地震活动频繁的地震带,即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前者约占地震总数的15%,后者约占80%,这两个地震带都延伸到我国境内,所以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尤其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区,强烈地震经常发生。
1.地震震源
震源是深部岩石破裂产生地壳震动的发源地。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地震所引起的震动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其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地震波首先传达到震中,震中区受破坏最大,距震中越远破坏程度越小。地面上受震动破坏程度相同点的外包线称为等震线。地震波通过地球内部介质传播的称为体波。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一致,周期短、振幅小、传播速度快;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垂直,周期长、振幅大、传播速度较慢。体波经过反射、折射而沿地面附近传播的波称为面波,面波的传播速度最慢。
2.地震震级
地震是依据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来划分震级的。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中国科学院将地震震级分为五级:微震、轻震、强震、烈震和大灾震。目前国际通用的李希特~古登堡震级是以距震中100km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的最大振幅的μm的对数表示。如记录的最大振幅是10mm,即10000μm,取其对数等于4,则为4级地震。
3.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破坏的程度。其不仅与震级有关,还和震源深度,距震中距离以及地震波通过介质条件(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地下水埋深)等多种因素有关。我国已制定出地震烈度表,可供工程建设参考。
地震烈度又可分为基本烈度、建筑场地烈度和设计烈度。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建筑场地烈度也称小区域烈度,是建筑场地内因地质条件、地貌地形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相对基本烈度有所降低或提高的烈度。一般降低或提高半度至一度;设计烈度是抗震设计所采用的烈度,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永久性、抗震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性等条件对基本烈度的调整。设计烈度一般可采用国家批准的基本烈度,但遇不良地质条件或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建筑物,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对基本烈度加以调整作为设计烈度。在工程建筑设计中,明确建筑区域的地震烈度是很重要的,一个工程从建筑场地的选择到工程建筑的抗震措施等都与地震烈度有密切的关系。
4.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震级与地震烈度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如表1.3.1所列)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就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震中周围地区的破坏程度,随距震中距离的加大而逐渐减小,形成多个不同的地震烈度区,它们由大到小依次分布。但因地质条件的差异,也可能出现偏大或偏小的烈度异常区。
表1.3.1 震级与烈度关系表
震级(级)  3以下  3  4  5  6  7  8  8以上 
震中烈度(度)  Ⅰ~Ⅱ  Ⅲ  Ⅳ~Ⅴ  Ⅵ~Ⅶ  Ⅶ~Ⅷ  Ⅸ~Ⅹ  Ⅺ  Ⅻ 
例:(C)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破坏的程度……
A.地震等级
B.地震能量
C.地震烈度
D.设计烈度
【答案】C
【解题思路】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破坏的程度。地震烈度又可分为基本烈度、建筑场地烈度和设计烈度。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建筑场地烈度也称小区域烈度,是建筑场地内因地质条件、地貌地形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相对基本烈度有所降低或提高的烈度。一般降低或提高半度至一度;设计烈度是抗震设计所采用的烈度,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永久性、抗震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性等条件对基本烈度的调整。设计烈度一般可采用国家批准的基本烈度,但遇不良地质条件或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建筑物,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对基本烈度加以调整作为设计烈度。在工程建筑设计中,明确建筑区域的地震烈度是很重要的,一个工程从建筑场地的选择到工程建筑的抗震措施等都与地震烈度有密切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4-25 23:25 , Processed in 0.3643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