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友 发表于 2012-2-23 13:15:06

2011年《审计理论与实务》串讲:第4章(1)

观点: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审计程序是实现审计目标的途径和步骤安排。由于审计目标不同,具体审计程序也不同。
考点一审计目标(掌握)
一、审计目标概述
1.审计目标和目的的关系
联系: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目的的具体化。
区别:A目的具有全面性与长期性,目标具有局部性和阶段性。
B审计目的取决于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审计目标取决于(1)社会的需求(2)审计界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目标是两者的平衡点)
2.审计目标的指导作用www.ExamW.CoM
审计目标是审计的方向,不仅影响审计方案的制定,还影响审计的实施和报告。
二、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划分为总体审计目标(审计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和具体审计目标(总体审计目标的细化,针对审计项目具体内容所确定)。
1.总体审计目标
总体审计目标
国家审计(依据《审计法》)
内部审计(依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社会审计(依据《审计准则》)
真实性(基础)
真实性
公允性(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合法性外语学习网
合法性
合法性(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效益性(实现经济、效率、效果;最终目标)
效益性

2.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具体审计目标→证据→底稿→报告
                               ↓      ↓            ↓
                        再认定    程序         合法、公允、效益
具体审计目标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均应达到的目标)和个别审计目标(特定的审计项目)。
财务审计项目而言,其一般审计目标与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密切相关。审计的过程就是获取支持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的审计证据的过程。
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包括:①存在或发生(真实发生)、②完整性(均已记录)、③权利和义务、④计价和分配、⑤反映和披露
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可以归为三类:
(1)对各类业务(交易和事项)的认定——利润表
(2)   对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资产负债表
(3)   对报表列报的认定——附注
▲      总结:
1.权利和义务是期末账户余额的特色。
2.对交易和事项表述为发生;对期末账户余额表述为存在。
一般审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合理性:记录或列报的金额在总体上的正确性程度。(分析性复核方法等)。
2.真实性:记录或列报的金额是实际存在或发生的。——防止多计
3.完整性:实际存在或发生的金额均已记录或列报。——防止少计
4.权利和义务:记录或列报的金额确属本单位所有或所欠。
5.计价正确性:记录或列报的金额经过正确的计量、计算与分摊。——金额正确
6.截止期正确性:各类业务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时间正确
7.过账和汇总正确性:记录或列报的金额经过正确的过账和汇总,勾稽关系正确。——过账、勾稽正确
8.分类正确性:各类业务记录于恰当的账户,列报的金额经过恰当的分类和描述。——科目正确
9.披露正确性:财务报表正确反映了记录的金额和有关的披露要求。
10.合法性:记录的各类业务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出题方式:(1)概念题,问表述的是哪项认定
(2)理解题,问事项影响了哪项认定——一般结合第二部分考核。
【例题1-单】(2007)财务审计项目中,“完整性”审计目标指的是( )
A.各项业务记录于会计的正确的会计期间   
B.实际存在或发生的金额均已记录或列报
C.记录或列报的金额经过正确的计量、计算和分摊
D.各项记录或列报经过恰当的分类和描述               
【答案】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审计理论与实务》串讲:第4章(1)